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99篇
  免费   989篇
  国内免费   1219篇
测绘学   409篇
大气科学   764篇
地球物理   2122篇
地质学   2672篇
海洋学   653篇
天文学   66篇
综合类   535篇
自然地理   786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157篇
  2021年   232篇
  2020年   234篇
  2019年   307篇
  2018年   228篇
  2017年   247篇
  2016年   244篇
  2015年   282篇
  2014年   375篇
  2013年   364篇
  2012年   384篇
  2011年   386篇
  2010年   361篇
  2009年   404篇
  2008年   355篇
  2007年   412篇
  2006年   380篇
  2005年   292篇
  2004年   297篇
  2003年   265篇
  2002年   211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164篇
  1998年   173篇
  1997年   130篇
  1996年   155篇
  1995年   113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滇东北山区坡耕地土壤侵蚀的地形因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通过在滇东北山区坡耕地上设置18个不同坡度和坡长的试验小区,并进行连续3年实测,得到本区域土壤侵蚀地形因子(LS)的定量关系式,据此求得滇东北山区坡耕地土壤侵蚀的坡面地形效应(LS值)表。  相似文献   
962.
滇东北山区坡耕地土壤侵蚀的作物经营因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建立滇东北山区4种代表性作物种植类型———玉米、马铃薯、黄豆、玉米-黄豆间作对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影响试验小区并进行连续3年实测,分析确定了作物经营因子(C)值,为建立坡耕地土壤流失方程、进行土壤侵蚀预测预报、制定水土保持农业措施奠定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963.
摘 要  太白维山大型银矿床为典型的中低温火山-潜火山隐爆角砾岩型银矿床。其水系沉积 物异常强度高、面积大、元素套合好‚Ag、Pb、Zn、Mn 等单元素异常中心与矿床的产出部 位一致。利用1∶20万水系沉积物资料‚在各单元素异常成图的基础上筛选出主成矿因子得分 图、相似距离评价法、以及 AgCuPbZnCd/(Cu+Zn+Pb)、AgPbZnCd/(AuCuCoNi)等异常综合 指标‚应用到其他银多金属矿化区‚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964.
在野外观测与遥感综合解译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区内已积累的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应用统计分析方法,从7个方面分别计算分析了汾渭与贝加尔裂谷系的相似性系数。显著性统计检验表明,两裂谷系在几何形态、三维构造格局、历史与现今活动性各方面都存在显著的相似性。
结合空间测量与两裂谷系现今构造应力场的实测资料分析,推断汾渭与贝加尔裂谷系高度相似性产生的动力学机制与东亚大陆这一地带南、北块体间不等速西向运动所造成的大规模S形张裂作用存在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965.
民勤湖区水资源与农业发展浅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贡小虎 《中国沙漠》1995,15(1):84-87
本文从湖区水资源现状出发, 论述了水、盐碱是湖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探讨了地下水利用, 因水种植与土地弃耕和轮歇以及储水灌溉定额等问题。提出了解决水的措施; 干旱、盐碱、风沙应统筹考虑, 农林牧水综合治理的观点。建议从有限的水资源中拨出一定数量的水用于种草种树。  相似文献   
966.
神木北部矿区浅部煤层开采地质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木北部矿区浅部煤层顶板开采条件差,小断层发育,受第四系松散沙层含水层影响,综采工作受到一定制约。结合矿区环境保护问题,开采应与环境治理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967.
空间因子分析与沉积地球化学旋回元素组合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5月,引用地矿部“七五”东北太平洋CCA121柱状沉积物的8个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数据,利用空间因子分析方法确定两种周期度(D1=65cm,D2=105cm)内的沉积地球化学旋回元素组合,并据此探讨多金属结核成矿与物源环境的关系,研究表明,与小尺度周期(D1=65cm)对应的元素组合:Ud1(Mn,Co,Cu,Al2O3,SiO2和Ud2(Fe,Ca,Co,Cu)与大尺度周期对应的元素组合为  相似文献   
968.
Oceanic current data in the warm pool region of the western equatorial Pacific measured by upward-looking moored 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s at two equatorial sites (147°E and 154°E) and two off-equatorial sites (2°N and 2°S, 156°E) during TOGA/COARE Intensive Observing Period (IOP) from November 1992 to February 1993 are used to examine short-term variabilities in the upper layer above 160–240 m. In time series of the zonal and meridional currents in many layers, spectral peaks are found at periods around 2 days and 4 days in addition to high energies in a period range longer than 10 days. The signal with the period of about 2 days has significantly high energies at all sites, and its magnitude is higher for the meridional current than for the zonal one. This signal is especially active in the first half of IOP from November to December in 1992. In this period, the quasi-2-day signal in the current field is coherent between northern (2°N) and southern (2°S) stations, but it has no evident relationship with that in the surface wind field around the stations. The quasi-4-day signal with the period of about 4 days has highest energies in layers above 160 m at the southern station, and is coherent between northern and southern stations. Besides, the signal at the station of 2°S has a significantly high coherence with that in the wind at the southern station, suggesting that it is a local phenomenon.  相似文献   
969.
梵净山地区板溪群红子溪组钙质岩系中广泛发育大理岩透镜体。形成此岩系的控制因素可能为振荡频繁的构造运动或气候条件。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大理岩透镜体有条带状、似层状断续产出2种,初步认为透镜体是成岩过程中差异性压实作用的产物,不是某种环境沉积的透镜体。  相似文献   
970.
锡林郭勒盟春季沙尘暴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锡林郭勒地区沙尘暴高发季节15个气象站1961-2008年春季(3-5月)的气象资料为数据源,分析沙尘暴发生的时空分布规律及气象因子对锡盟春季沙尘暴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沙尘暴发生频次与大风、前期降水量等气象因子有关;另外,沙尘暴的发生与蒙古气旋这一特定的天气系统间存在一致的变化趋势。掌握沙尘暴分布规律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在预报和监测沙尘暴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