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9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6篇
测绘学   220篇
大气科学   97篇
地球物理   40篇
地质学   58篇
海洋学   16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96篇
自然地理   4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刘昌雪  汪德根 《地理科学进展》2012,31(10):1369-1376
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为例, 在国际主流CSI 模型基础上, 构建测评旅游者对昆曲满意度的CSI 模型, 并基于SEM分析方法, 得出昆曲的“内在价值性”、“外在观赏性”, 旅游者的“感知价值”、“感知质量”、“满意度”和“忠诚度”这些潜在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昆曲的内在价值性和外在观赏性对旅游者的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有着显著的影响, 并通过旅游者的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旅游者的满意度, 旅游者的满意度继而会影响忠诚度。由此, 应深度提炼挖掘昆曲的内在价值, 重视对昆曲及其附属产品的外在包装, 提高旅游者欣赏昆曲时的感知质量, 从而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相似文献   
892.
The Solar Weather Browser (SWB) is a standalone, open-source software tool designed to display solar images with context overlays. It was originally developed for the space-weather forecast activities of the Solar Influence Data analysis Center (SIDC) but it is more generally well suited to display the output of solar-feature recognition methods. The SWB is also useful in the context of distributed solar-image archives, where it could play the role of a quick-look viewer. The SWB allows the user to visually browse large solar data sets and investigate the solar activity for a given date. It has a client – server design that minimizes the bandwidth from the network to the user’s monitor. The server processes the data using the SolarSoft library and distributes them through a Web server to which the SWB client connects. The client is readily available for Linux, Mac OS X, and Windows at . We discuss the software technology embedded in the SWB as well as its use for solar physics and space weather.  相似文献   
893.
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给防震减灾工作带来新的挑战。玉树、汶川、芦山地震后,防震减灾及地震信息网络工作已成为网络媒体和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来势汹汹的网络舆论给地震工作者带来很大冲击,给地震信息宣传、地震预报等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这飞速发展的网络时代,面对网络舆情提出的挑战,如何化压力为动力,成为众多防震减灾事业工作者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汶川、玉树地震后各类舆情信息的分析,调研信息网络保障的实践工作,阐述了对信息网络舆情工作的一些对策和思考。  相似文献   
894.
长春市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演变格局与机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婧  李诚固  周国磊  申庆喜  马佐澎 《地理学报》2015,70(12):1939-1952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是城市功能用地的主要组成部分,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的集聚与扩散可以更直接地揭示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中心地的演变特征。本文以长春市中心城区为研究范围,利用城市用地现状图、地形图等数据资源,借助GIS软件,采用核密度、斑块聚合度指数等方法,分析了长春市2003-2013年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演变特征与机制。研究发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模增速低于城市建成区的增速;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演变特征的圈层差异明显;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空间结构从“单一化核心+多次级中心”到“多样化核心+多次级中心”,空间格局从“大分散、小集中”到“大集中、小分散”;城市不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类型表现出不同的演变特征;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演变机制为城市功能空间的整体提升、城市功能空间的互动耦合、土地利用的市场竞争、交通设施与网络的完善、城市规划的引导与调控、城市大事件的快速推动。  相似文献   
895.
快速城镇化地区面临建设用地扩张和耕地资源保护的矛盾,农村土地流转已成为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和集约化发展、解决当前快速城镇化地区用地矛盾的重要举措。但由于土地权属不清、土地功能发生转变、流转各方利益冲突与保障措施等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土地流转推进受到阻碍。本文运用产权理论,以快速城镇化地区湖北省潜江市熊口镇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研究不同土地流转模式中土地性质、运作机制、产权关系、流转收益变化等,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评价土地流转各方满意度及满意要素需求。研究表明:熊口镇现存的4 种土地流转模式中,“农户+政府+企业”模式由于流转规模大、推进速度快、各方收益得到保障等而成为比较容易接受的流转模式;满意度评价中,涉及农户流转满意要素重要性远远高于政府与企业的满意要素,但其满意度均比较低;在总共15 个要素中,农户对土地流转的整体评价、企业对土地流转中风险控制、土地流转对地方经济带动等因素获得满意度最高。最后对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96.
王婧  方创琳  罗奎  吴康 《地理科学》2014,34(7):788-793
利用2001~2010年相关统计数据,探讨中国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投资建设的区域差异,并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进行投资效率评价。研究表明:① 全国各省区累计投资差异较大,东部省区各分项设施建设投资均远高于中西部省区,但中西部省区投资的平均增速高于东部省区;② 研究时段内绝大部分省区分项设施建设水平都有较大幅度提高,2010年全国范围设施建设水平大致呈现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递减的格局。③ 设施投资效率区域差异大,在空间分布方面不具有明显的东中西梯度特征。研究认为,应首先着力提高建设效率,并进一步综合考虑投资能力与设施需求,及时调整投资力度,促进设施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协调。  相似文献   
897.
公安业务地理信息关联采集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信息采集是各类业务GIS的基础工作,公安业务地理信息采集常常采用人工地图标注模式进行。公安业务地理信息分为独立业务地理信息和带关联信息的业务地理信息,通过分析带关联信息的业务地理信息的特点,提出主图层、子图层等概念。人工地图采集方式分为:常规独立采集方式和关联采集方式。常规的独立采集方式缺乏关联性,容易重复采集,而关联采集方式既可以保证同一空间位置的多类信息在坐标描述上的绝对一致性,以及其属性之间的传承关系,又可以实现多类信息之间的精确指定关联采集。最后,进行了业务地理信息关联采集方式的流程研究、数据模型研究与功能实现。结果表明,通过这种关联采集方式,极大地减轻了公安行业人工地图采集的工作量,并能使公安业务地理信息之间的关联性清晰化、精确化,满足了公安业务中大量存在的地理信息采集、管理需求。  相似文献   
898.
为进一步了解普通民众对汶川MS8.0地震灾害的认知与响应程度,并为政府防震减灾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地震灾害认知与响应结构体系设计了普通民众地震灾害认知与响应调查问卷,主要指标体系包括地震灾害知识、防震减灾技能、自救互救和震后信息传播等4个方面。基于权重和赋分,构建了指标体系各部分评价模型和地震灾害认知与响应总体评价模型,以此来计算普通民众地震灾害认知与响应的综合得分。测评结果表明:1)勉县灾区民众认知与响应地震灾害的综合水平与能力均处于不及格水平;2)在认知与响应地震灾害方面,民众的防震减灾技能最差,对地震灾害知识的了解水平次之,而震时及震后自救互救与震后信息传播2个层面稍好一些;3)普通民众对地震知识和观点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现象上,对复杂、抽象的地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特别是对地震知识掌握的准确性和深层次理解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4)从震后民众获取地震灾害信息的主渠道来看,加大政府关于地震灾害知识和防灾技能的宣传力度以及使地震信息公开透明化是降低地震灾害风险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99.
SOFTWARE REVIEWS     
Data Desk 3.0 1990 . GISTARS. 1990 . Wayne L. Myers, Codirector Microcase Analysis System , Version 2.1, 1990. PAMAP , Version 2.22. US-GEO-GRAPHICS, Version CGA, EGA. 1987.  相似文献   
900.
司毅铭  张道军 《水文》2004,24(4):13-16,20
研究了以流域机构为主体的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公共信息基础平台的框架。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两类:数字技术,建模和计算技术。目前的公共信息基础平台应采用的数字技术有:数据库技术、3S及其集成技术、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信技术、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技术、智能体技术、多媒体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和中间技术等,必将为“数字黄河”工程的实施,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