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9篇
  免费   229篇
  国内免费   636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48篇
地球物理   417篇
地质学   1263篇
海洋学   15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3篇
自然地理   4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冻融循环对黏质粗粒土单轴抗压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循环冻融作用下粗粒土的力学性质对于高寒地区边坡稳定性分析意义重大。以藏区某一排土场土体作为依托,开展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后不同级配黏质粗粒土的单轴压缩试验,研究冻融循环作用对黏质粗粒土单轴抗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冻融循环作用对黏质粗粒土应力-应变关系曲线性状及破坏模式有一定的影响,可使其应变呈现由脆性破坏(软化)向塑性流动(硬化)变化的规律。当提高冻融循环次数时,该类土体的弹模和抗压强度均显著减小,其中5~9次冻融循环前减小幅度较大,之后基本保持不变。单轴抗压性能的弱化与土样循环冻融过程中伴随的细颗粒团聚、大中孔隙增多、密实度下降有关。20次冻融循环后,该土质土样抗压强度、弹模最大降低幅度各自高达43%和77%。可见随着提高细砾组的含量,土样的抗压强度和弹模均呈现下降的趋势,这与该土样内粗、细土颗粒的比例及强度发挥机理密切相关。粗粒土单轴抗压破坏应变随冻融循环次数和细砾组含量的增加有一定的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992.
温良涛 《探矿工程》2019,46(6):88-93
在软弱富水砂层地质条件下,盾构接收施工是盾构法施工过程中主要的重大风险之一,也是整个盾构施工过程中的重大难题之一。本文结合福州地铁2号线桔园洲站—洪湾站区间在软弱富水砂层中盾构接收施工,对盾构接收端头加固、降水施工、盾构接收姿态控制、二次注浆等施工工艺进行阐述,为后续类似地质盾构区间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3.
针对柱状节理岩体的构造特性,采用水泥砂浆等材料制作出具有不同柱体倾角且含有横向节理分布的柱状节理岩体模型,并通过单轴压缩试验,研究柱体倾角和横向节理对岩体各向异性力学特性及破坏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峰值强度和变形模量随柱体倾角变化曲线均近似为U形,并体现出典型的各向异性特征;随着柱体倾角的变化,试样单轴压缩破坏模式可分为垂直于柱体轴向的劈裂破坏、沿纵向节理面的剪切滑移破坏、滑移破坏与劈裂破坏同时发生的复合破坏和平行于柱体轴向的劈裂破坏4类;横向节理的存在降低了柱状节理岩体沿柱轴方向的完整性,并影响了劈裂破坏裂纹的分布与扩展,因此,横向节理切割柱体是影响柱状节理岩体承载能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4.
王松珍 《探矿工程》2019,46(7):34-40
气举反循环钻进工艺在漏失地层施工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经过几个工地正反循环工艺的对比,发现相比于正循环,反循环钻进有钻具易折断的明显弱点。为了指导施工、充分发挥反循环钻进的优势和摒弃其弱点,对钻具在孔内的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反循环钻具易折断的原因,提出了预防措施,有效地减少了施工中钻具折断的事故。  相似文献   
995.
为研究三点弯曲梁在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采用颗粒流程序PFC2D对含不同位置和高度的预置裂隙的三点弯曲 梁破坏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预制裂隙的长度与位置共同影响梁的破坏;当预置裂隙的位置离加载点较远时,主 要是预置裂隙的高度对梁的破坏产生影响,当裂隙高度超过70 mm时,试件的破坏模式发生变化;当预置裂隙高度一定 时,预置裂隙的位置是试件发生破坏的主要影响因素,当距离支撑点的距离超过100 mm时,试件的破坏模式发生了改 变;试件的破坏过程伴随着能量的积累和释放。相比较于有限元法和有限差分法,离散元法能更好的模拟出材料裂隙产 生和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996.
Due to variety of current pile bearing capacity methods based on cone penetration test (CPT) measurements, there is always a need for evaluating performance of existing methods to make proper choices of methods as well as safety factors for optimum design. In this regard, geotechnical databases are known as useful tools which facilitate evaluation of existing methods. This paper deals with axial bearing capacity of driven piles in sand using CPT-based methods. A database of seventy-six records is employed to analyze different criteria of interpreting static pile load test results to select the most consistent approach with the CPT-based methods. Then, performance of nine commonly used direct CPT-based methods was evaluated. Finally, via a failure probability and cost optimisation approach, optimum safety factors are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Analysis of different failure criteria shows that the Hansen 80% criterion leads to more consistent results with the CPT-based methods. In addition, almost all of the investigated methods showed promising performance. The attained safety factors range from 1.6 to 3.1 for all records, 1.4 to 3.1 for piles in compression, and 1.4 to 2.2 for the piles in tension. Then, efficiency of methods was evaluated and the methods with higher efficiency are introduced.  相似文献   
997.
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中,为了使结构在整个生命周期内费用达到最小,不仅需要确定各个性能水平的目标失效概率,同时还需要确定不同性能水平目标失效概率之间的合理关系。本文针对这个问题。研究了在结构造价一定的情况下,不同性能水平失效概率的合理比例关系,使得在设计基准期内结构损失达到最小。在本文中,根据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条件,仅考虑“小震不坏”和“大震不倒”两个性能水平。  相似文献   
998.
基于断层相互作用理论的强震成组孕育发生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应力触发理论原理,基于断层相互作用理论,研究了川滇地区6级以上地震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初步结果表明,后续强震大多发生在前一地震所触发的应力增长区,这证明了强震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即强震是成组孕育、成组发生的,这对强震的地点预测有一定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99.
马步坎高边坡采掘沉陷变形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现场地质调查及变形观测分析后提出.近百年来马步坎高边坡T33岩组中煤层普遍被开采.使T33上部坡体发生向坡外的掀斜沉陷.是导致坡顶后缘拉裂一沉陷进一步发展的直接原因。如无新的采掘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将会自行稳定下来。并通过有限元计算.模拟再现了采掘与坡顶后缘拉裂一沉陷变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00.
渗透破坏情况下土坡失稳的模糊概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渗透破坏情况下土坡失稳的模糊概率的计算方法,工程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优于其他传统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