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2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198篇
测绘学   730篇
大气科学   374篇
地球物理   122篇
地质学   198篇
海洋学   95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268篇
自然地理   46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以典型断陷盆地——小江流域为研究对象,以1982年的TM影像、2003年的Landsat ETM+影像和2016年的Landsat OLI影像为数据源,结合云南省测绘局所提供的150 000的土地利用状况图,采用 Costanza 公式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精细刻画出云南小江流域“盆—山”共存的地质分异结构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小江流域以农田生态系统为主,研究期内生态系统格局总体稳定,耕地、建设用地、林地和园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水域面积基本不变;(2)1982-2016年,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呈上升趋势,1982、2003和2016年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分别为90.11×108元、105.65×108元和136.81×108元,耕地、林地、园地和水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整体上升,而未利用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3)整体上,小江流域南部和东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明显,而中部和西部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阶段性变化或持续下降趋势,小江岩溶河谷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高,而沉积平坝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密度最低,且为唯一一个衰退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区;(4)研究期内小江流域各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呈上升趋势,调节服务居主导地位,且以气候调节服务价值最高。小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缺乏弹性,水域生态系统面积变化对研究区生态系统价值的变化具有放大作用。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小流域治理工程等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可增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相似文献   
62.
狄靖月  徐辉  许凤雯  杨寅  包红军  张国平 《气象》2019,45(5):705-712
地质灾害气象服务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既有可量化的经济效益,也有不可忽视难以量化的、潜在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根据历年地质灾害调查与分析数据,运用逆推法结合德尔菲法,建立地质灾害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模型,并根据已有研究及防汛经验对模型的系数进行量化。模型以地质灾害气象预报评分和灾害直接经济损失为输入,以防灾减灾效益值、防灾减灾效益百分率、气象服务直接经济效益、气象服务直接经济效益百分率为输出,可同时对各区域、各时间段的地质灾害过程进行气象服务效益分段评估,也可评估年度地质灾害气象服务效益。该模型在2017年地质灾害气象效益评估中表现良好,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3.
本文主要讲述我院在缺少必备的医疗设备维护图纸资料的情况下,岛津SCT—4800 CT机的应用与维修的经验。  相似文献   
64.
移动测量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从地理空间信息服务的关键技术与要求入手,论述了地理空间数据在地理空间信息服务的作用。在对地理空间数据采集与更新技术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移动测量技术的地理空间信息服务数据采集与更新的技术途径,结合LD2000-RM移动测量系统,对其应用的领域和方向进行了介绍,最后对移动测量技术在地理空间信息服务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5.
中国机场体系的空间格局及其服务水平   总被引:30,自引:6,他引:24  
利用定量模型和GIS方法,从空间布局、服务范围以及航空客流分布等方面来研究中国的机场体系及其服务水平。中国机场存在空间布局不均衡和等级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各机场的服务水平空间表现不一致,整体服务格局与全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格局基本协调。航空客流趋向东部沿海地区集聚,空间联系和拓展具有明显的层级性,具有一定的轴-辐式网络特征。整个机场体系表现为以“京沪穗”为核心的“鼎形”空间系统,并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得以维持。研究表明,中国机场体系的结构与全国或区域城市体系结构有一定的相互联系,随着航空运输需求的快速发展,未来机场体系的建设既要注意平衡机场区域布局,又需重视优化网络与等级体系,从而合理引导航空网络结构的演变。  相似文献   
66.
中国GIS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虽然中国GIS产业比十多年前有了显著的进步,但是问题依然很多,集中表现为:GIS产业规模小、应用广度和深度不够;GIS产业服务体系不健全;GIS教育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GIS标准化工作滞后。中国GIS产业的发展壮大,不仅需要地理信息技术的进步,GIS软件产品的创新,而且要建立相应的产业服务体系,加快GIS新型人才的培养。中国GIS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是环环相扣的,我们不应该就事论事、画地为牢,而是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加强当前比较薄弱的产业环节。随着国家信息化进程的推进,特别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兴起,中国GIS产业面临许多新的机遇。正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适宜的对策,中国GIS产业必将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67.
对我国数字城镇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在全国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加快实施信息化战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城镇”。本文从“数字城镇”技术构成出发,分析了我国“数字城镇”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主要科技问题,提出要加强对“数字城镇”数据平台、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业务应用平台构建等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以从整体上提升我国城镇信息化的水平。  相似文献   
68.
基于GML的WFS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显刚  谢忠  吴亮  刘丹 《地球科学》2006,31(5):639-644
网络要素服务(webfeature services, WFS) 是空间数据互操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能为不同GIS数据格式提供要素级的交互.基于地理标志语言(geography markup language, GML) 的WFS能够为Web环境下的空间数据互操作技术和空间信息处理互操作技术提供简单而又有效的基本数据访问、要素编辑(包括添加、删除、更新)、要素的组合查询.通过研究开放式GIS联盟(open GIS consortiumInc., OGC) 的标准规范, 使用MAPGIS基础平台和.NET编译环境实现WFS, 使用XML传输和存储地理信息, 其中包括属性和地理要素的几何属性.最后给出了以MAPGIS平台为基础的基于GML的WFS的体系结构和实现方法.WFS只解决了空间数据互操作的一部分, 为了更好的进行空间数据互操作, WCS、WCTS的实现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69.
城市三维地质调查数据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坤  侯卫生  刘修国 《地球科学》2006,31(5):678-682
将城市地质调查中的基础地理、工程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数据综合起来进行一体化管理, 对城市规划、建设、环境综合评价、公众信息发布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通过分析城市地质调查数据的广泛性、多样性、多维性等特点的基础上, 对数据进行了分类整理, 提出了适合城市三维地质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建设的基于勘测点的数据结构模型, 这种结构具有简单、易维护、可以满足多层次查询需求等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城市三维地质应用设计了C/S (Client/Server) 和B/S (Browse/Server) 混合的数据库体系结构, 达到了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70.
空间位置服务平台的构架设计与服务接口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丹  彭黎辉 《地球科学》2006,31(5):733-738
通过空间位置服务平台对位置服务领域中众多复杂的空间信息数据进行有效地整合和资源共享, 可以为用户提供综合性的位置应用和服务.利用基于空间信息网格(spatial information grid, SIG) 的分布式思想对空间位置服务平台的架构进行了模型设计和技术实现, 完成了地图数据和定位查询的分布式存储和检索.平台服务接口满足开放位置服务(openlocation service, OpenLS) 规范, 利用XML进行信息编码, 通过HTTP进行数据传输, 介绍了相应的接口内容和调用示例.针对定位信息的更新和传递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Push的主动通知机制, 提供与各种定位接口的数据转换和消息处理能力, 高效地实现了位置应用和服务平台之间的消息传递.最后结合MAPGIS平台和CDMA手机定位技术进行了原型系统的实现, 验证了平台理论模型和服务接口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