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22篇
  免费   1274篇
  国内免费   2010篇
测绘学   81篇
大气科学   402篇
地球物理   793篇
地质学   6538篇
海洋学   750篇
天文学   64篇
综合类   259篇
自然地理   219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254篇
  2021年   266篇
  2020年   234篇
  2019年   329篇
  2018年   256篇
  2017年   267篇
  2016年   329篇
  2015年   321篇
  2014年   389篇
  2013年   397篇
  2012年   411篇
  2011年   467篇
  2010年   349篇
  2009年   417篇
  2008年   406篇
  2007年   380篇
  2006年   425篇
  2005年   391篇
  2004年   316篇
  2003年   335篇
  2002年   290篇
  2001年   252篇
  2000年   267篇
  1999年   185篇
  1998年   211篇
  1997年   151篇
  1996年   140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2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The use of shale gas is commonly considered as a low-cost option for meeting ambitious climate policy targets. This article explores global and country-specific effects of increasing global shale gas exploitation on the energy markets, on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on mitigation costs. The global techno-economic partial equilibrium model POLES (Prospective Outlook on Long-term Energy Systems) is employed to compare policies which limit global warming to 2°C and baseline scenarios when the availability of shale gas is either high or low. According to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 high availability of shale gas has rather small effects on the costs of meeting climate targets in the medium and long term. In the long term, a higher availability of shale gas increases baseline emissions of greenhouse gases for most countries and for the world, and leads to higher compliance costs for most, but not all, countries. Allowing for global trading of emission certificates does not alter these general results. In sum, these findings cast doubt on shale gas’s potential as a low-cost option for meeting ambitious global climate targets.

POLICY RELEVANCE

Many countries with a large shale gas resource base consider the expansion of local shale gas extraction as an option to reduce their GHG emissions. The findings in this article imply that a higher availability of shale gas in these countries might actually increase emissions and mitigation costs for these countries and also for the world. An increase in shale gas extraction may spur a switch from coal to gas electricity generation, thus lowering emissions. At the global level and for many countries, though, this effect is more than offset by a crowding out of renewable and nuclear energy carriers, and by lower energy prices, leading to higher emissions and higher mitigation costs in turn. These findings would warrant a re-evaluation of the climate strategy in most countries relying on the exploitation of shale gas to meet their climate targets.  相似文献   

972.
沈熙  徐海明  胡景高 《气象科学》2017,37(6):718-726
本文采用1979—2014年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CMAP和GPCP月平均降水资料,分析了北半球平流层极涡崩溃早晚的环流特征及其与南亚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北半球平流层极涡崩溃时间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极涡崩溃偏早(偏晚)年,自3月开始异常信号从平流层向下传播,之后的4月,从平流层到对流层高层极区温度异常偏高(偏低),极涡异常偏弱(偏强),极夜急流异常偏弱(偏强)。结果还表明,5月南亚降水异常与平流层极涡崩溃时间的早晚存在显著相关,5月南亚降水异常与平流层极涡崩溃早晚年平流层异常信号的下传有关。当平流层极涡崩溃偏晚年,4月平流层极区表现为位势高度异常偏低,而中纬度则位势高度场异常偏高,并伴随位势高度异常场的向下传播,5月该位势高度异常场下传至阿拉伯海北部大陆上空对流层顶,形成有利于降水的环流场,导致南亚降水偏多。反之,则相反。  相似文献   
973.
本文基于一个水平分辨率为50 km的区域气候模式RegCM4(Regional Climate Model,version 4.0)的模拟与预估结果,对我国汛期江淮暴雨低涡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统计特征与合成结构进行分析,进一步对两种温室排放情景下未来中国汛期的江淮暴雨低涡特征进行预估。结果表明:RegCM4模式对环境要素及低涡都具有一定的模拟能力,低涡的伸展高度、生命期及暴雨位置模拟结果与观测较为接近,但模拟的低涡个数、最大暖区高度以及温、湿要素分布均比实际略偏低,而风速和低涡的强度模拟则偏强;在未来两种温室排放情景预估方面, RCP4.5(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s,简称RCP)典型浓度排放情景下,暴雨低涡数量比例减少,强度减弱,但低涡发展高度仍以850 hPa为主,生命期多为2 d以内,低涡雨区分布及最大暖区高度均与历史时段相近;RCP8.5情景下,暴雨低涡比例明显大于RCP4.5情景,低涡发展高度以700 hPa为主,生命期达3 d的增多,强度增强,最大暖区厚度范围显著伸展。两种情景下均有低涡中温度锋区减弱,而湿度锋区增强,但RCP8.5情景减弱与增强更显著,显示更高的温室气体排放将导致未来出现更强的暴雨低涡,造成伴随暴雨的低涡灾害性天气的增加,因此应进一步深化对低涡暴雨灾害性天气发展趋势的研究。  相似文献   
974.
基于城市记忆视角,选取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作为传统文化旅游地的典型个案,以古代六朝至近代中华民国时段为界,分类梳理古地图、古诗词、古画卷、老照片等图文史料,结合符号学和质性研究方法,从地理和文化空间2个层面,溯源其历史发展过程,探究其空间演化特征。研究结果凸显了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在南京城市发展变迁中担负的城市记忆表征、民族文化传承、市井生活繁衍及地方特色沿袭等重要功能,为传统文化旅游地及城市文化空间的科学规划和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75.
刘世翔  薛林福 《测绘科学》2007,32(2):151-152,148
以往的油气资源评价系统主要是在商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上开发出来的,其主要缺点就是专业应用模型与系统平台之间不能实现无缝集成。鉴于此,笔者设计实现了基于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油气地质信息与评价系统,实现了油气地质信息管理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之间的有机结合。利用ESRI公司生产的Ma POb-jects组件,开发出具有通用地理信息系统功能和油气地质信息管理功能的应用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油气地质信息管理、分析和评价等常用功能。  相似文献   
976.
刘玉纯  刘薇  刘军 《安徽地质》2007,17(4):263-264
采用化学光谱法测定钨钼矿样品中痕量金时,活性炭在富集金的同时也富集了钨、钼等杂质元素,灰份中这些杂质元素均以氧化物形式存在,对铂(内标)的激发行为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现为铂的黑度值显著偏低,因而不能沿用铂作为测定金的内标,另外分析线Au267.6nm还受钨的谱线叠加干扰.鉴于此,作者采用干扰较少的Au242.8nm/左背景作为分析线对进行测定,测定值与泡塑吸附富集-ICP-MS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77.
电渗析法对四川威远气田水进行脱盐和浓缩试验取得良好效果,脱盐淡水符合农业灌溉用水标准,浓缩液的组成具有综合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78.
MTT-92型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探测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电磁辐射法预测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基本原理、MTT-92型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探测仪的技术指标、电原理框图及在白皎矿的试验效果,从而说明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探测仪可以作为预测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一种新型物探手段。   相似文献   
979.
作者通过对新疆北部泥盆纪火山-沉积岩系中6个习性类、9种遗迹群落中28个遗迹属的野外和室内观测,首次从遗迹化石个体或群体间排列状态和空间分布角度提出了遗迹化石共生组合关系的概念,并将其区分为3类15型.遗迹化石共生组合关系的研究对详细的古环境、古生态分析和对蕴含在遗迹化石中尚未揭示的奥秘的探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80.
兼顾主要元素和微量元素的部分熔融模拟计算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岳龙 《现代地质》1993,7(2):161-168
本文提出了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非线性最优化方法,同时拟合部分溶融过程中的主要和微量元素;通过对新疆东天山某些花岗岩类成因的实际模拟计算,取得了良好效果;此方法解决了以往单纯考虑微量元素时难以解决的源岩矿物发生反应、残留相矿物含量难以确定等困难,赋予部分熔融程度更为实际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