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49篇
  免费   1648篇
  国内免费   2854篇
测绘学   386篇
大气科学   3294篇
地球物理   2330篇
地质学   2430篇
海洋学   1984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513篇
自然地理   388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208篇
  2021年   275篇
  2020年   318篇
  2019年   340篇
  2018年   283篇
  2017年   335篇
  2016年   320篇
  2015年   350篇
  2014年   489篇
  2013年   517篇
  2012年   520篇
  2011年   521篇
  2010年   414篇
  2009年   481篇
  2008年   453篇
  2007年   573篇
  2006年   497篇
  2005年   487篇
  2004年   445篇
  2003年   421篇
  2002年   364篇
  2001年   360篇
  2000年   335篇
  1999年   294篇
  1998年   276篇
  1997年   214篇
  1996年   236篇
  1995年   214篇
  1994年   171篇
  1993年   158篇
  1992年   113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91.
两种GPS水准综合模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GPS水准拟合中的加权综合模型和混合拟合模型,通过某测区的GPS水准数据对该两种综合模型和几种单一模型进行了计算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综合模型逼近高程异常的精度和可靠性均高于单一模型,并且混合拟合模型比加权综合模型理论上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992.
河南内乡——淅川地区具有一完整的边缘成矿体系。应用边缘成矿理论,通过野外对该区控矿要素的实际调研和室内对比分析,提出了豫西南内乡——淅川地区边缘成矿体系的新认识。一级成矿边缘为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边缘对接处(山阳——西峡断裂带两侧),控制了两个跨省大型成矿带的形成;二级成矿边缘为区域深大断裂边缘,控制区域成矿带形成;三级成矿带边缘为岩体边缘、次级断裂带边缘和地层交界面等,控制矿田、矿床的形成;四级成矿边缘为岩体边缘不同岩相分界面、不同岩性层间面和构造形态、产状变化处。不同边缘交叉、叠合地段是成矿最有利地段。研究表明,边缘成矿体系的形成与地质异常事件密切相关,板块活动、区域构造、火山、岩浆侵入、沉积环境演化是边缘成矿体系形成的主导因素。根据边缘成矿规律进行了成矿预测,指出主要找矿方向和有利找矿区段(靶区)。  相似文献   
993.
Anomalously high Au concentrations (2.5 to 50 ppb) in regolith carbonate accumulations, such as calcrete and calcareous sands in aeolian sand dunes overlying Au mineralisation of the Gawler Craton, South Australia, show a marked covariance of Au with K, Mg and most notably Ca. This relationship appears to be linked to the authigenic formation of smectites and carbonates within the aeolian dunes in the region.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processes involved in the formation of carbonates under semi-arid and arid conditions. In this study the geochemical properties of aeolian dunes along several depth profiles of 2 to 4 m are investigated in order to asse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u mobility and calcrete formation. In the profiles a strongly systema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Au and the increasing Ca–Mg contents at depth highlights the clos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enrichment of Au in the calcrete and the underlying hydrothermal mineralisation. Intense calcrete formation and concurrent Au enrichment also occurs in the vicinity of roots penetrating the dune. Thin section petrography and cathodoluminescence show that most of the calcrete in the regolith profiles is micritic; some sparic crystallites have also been identified. To demonstrate the presence of microbial processes that may mediate the formation of calcrete, samples from a depth profile in the dune were taken under sterile conditions. After amendment with urea and incubation of up to 24 h, up to 18 mg/l of NH4+ were detected in near surface samples. At depth of 2.3 m 1 mg/l NH4+ were detected compared to a control that contained below 0.05 mg/l NH4+.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genesis of calcrete and pedogenic carbonate in the area may be partly biologically mediated via processes such as the metabolic breakdown of urea by resident microbiota which generates a pH and pCO2 environment conducive to the precipitation of carbonate. In the process of urea breakdown organic Au complexes such as Au-amino acid complexes may become destabilised in solution and Au may be co-precipitated, resulting in the fine, non-particulate distribution of Au throughout the micritic calcrete carbonate. In conclusion, this study suggests a coupled mechanism of biologically mediated and inorganic mechanisms that lead to the formation of Au-in-calcrete anomalies.  相似文献   
994.
再论岩石圈地幔蘑菇云构造及其深部成因   总被引:7,自引:1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学诚 《中国地质》2007,34(5):737-758
根据地球物理资料的分析得到,除了东北吉辽地区太平洋板块向大陆俯冲外,当今中国东部其他地区大陆下都没有俯冲太平洋板块的证据。中生代以来中国东部发生的岩石圈巨变不是太平洋板块向中国大陆的俯冲所造成,而是由于软流圈物质上涌形成蘑菇云构造对岩石圈地幔的改造而引发的重大地质事件。软流圈物质的上涌使岩石圈地幔成为新生地幔与残剩地幔并存的结构,岩石圈被激活,稳定的克拉通地壳褶皱变形,地壳减薄,地震频发,岩浆活动活跃,地面沉降,并形成广袤的西太平洋边缘海。但是岩石圈厚度并未减薄,只是由于岩石圈地幔形成了蘑菇云结构使它的速度降低,与周遍地区的岩石圈结构产生明显差别。蘑菇云地幔发育的地区覆盖整个东南亚西太平洋地区。包括中国东北的中东部、华北的东部、华南的东南缘、马来半岛、印尼、菲律宾、日本海、黄海、东海、南海,加罗林盆地和菲律宾海盆。与这个东南亚西太平洋低速岩石圈地幔相对应,还存在一个巨大的大地椭球面正异常,它应是核幔边界的质量过剩所引起。它与印度洋—西藏地区核幔边界质量亏损引起的负大地椭球面异常孪生,并形成一个控制中国大陆构造的深层动力系统,这个动力系统产生的时代可能为中生代或晚古生代。它们之间的地幔环流造成了东南亚西太平洋岩石圈巨变,并驱动印度板块的北移和青藏高原的隆升。  相似文献   
995.
目前对异常的解释和评价处于以元素浓度论异常,以异常强度定靶区的简单化过程中。本文试图拓宽异常解释思路,将次生异常的形成机理、地球化学环境、异常特征及地质背景一并考虑,通过综合分析,充实异常解释依据,建立地球化学标志,增强找矿信息。  相似文献   
996.
综合物探技术在石家庄凹陷地热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岩石密度、磁性、电性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用重力资料反演广义新生界基底,利用航磁资料研究太古宇、下元古界结晶基底的研究思路.根据大地电磁测深资料,对新生界、中生界和古生界垂向分布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重力剖面反演进一步予以证实.工作结果在石家庄凹陷内发现槐底低凸起存在,是寻找寒武系、奥陶系灰岩类型的地热远景有利地区;发现石家庄市区内存在南北、东西2个新生界深洼槽,分别为石家庄火车站至永壁深洼槽和永壁至二十里铺深洼槽.  相似文献   
997.
刘士毅 《物探与化探》2007,31(5):386-390,398
列出了不重视推断解释可靠性问题而导致的严重后果;论述了复杂情况下重、磁异常解释的思路和对策,即如何正确、合理使用方法技术;提出了推断成果可靠性划分方案的建议和新的成果表达方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8.
纳米级微粒测量是寻找隐伏矿的新方法,选取实地模拟实验和在已知隐伏矿区,利用液态捕集剂和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测试样品,进行重复测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成矿元素,在地表形成异常的运移富集速率不同,其运移速率主要取决于纳米级微粒本身的地球化学性质,地下上升气流、断裂等裂隙有利于微粒的上升运移富集;纳米级微粒地球化学重复测量时,异常可具有良好的重现性,但异常重现较常规气体缓慢,通常需要2~3个月。  相似文献   
999.
张珍 《四川地震》2007,(3):22-27,48
回顾了1976年8月16日松潘7.2级地震中期、短期与临震预报,以及震后趋势判断的过程,简述了当年预报所依据的各类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1000.
以河北文安5.5级地震为例,分析了地震前天津地区流体测项的异常变化。结果表明,天津王3井、王4井水汞、潘庄井及双桥1井水位在震前都出现了明显的短期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