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32篇
  免费   1991篇
  国内免费   2933篇
测绘学   361篇
大气科学   648篇
地球物理   1231篇
地质学   8596篇
海洋学   1144篇
天文学   55篇
综合类   545篇
自然地理   876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359篇
  2022年   361篇
  2021年   368篇
  2020年   317篇
  2019年   442篇
  2018年   335篇
  2017年   314篇
  2016年   372篇
  2015年   386篇
  2014年   638篇
  2013年   468篇
  2012年   577篇
  2011年   549篇
  2010年   500篇
  2009年   521篇
  2008年   522篇
  2007年   497篇
  2006年   480篇
  2005年   440篇
  2004年   412篇
  2003年   393篇
  2002年   367篇
  2001年   388篇
  2000年   283篇
  1999年   350篇
  1998年   339篇
  1997年   339篇
  1996年   273篇
  1995年   269篇
  1994年   299篇
  1993年   208篇
  1992年   223篇
  1991年   212篇
  1990年   233篇
  1989年   154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42年   2篇
  193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1.
郯庐断裂带泗洪段全新世活动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炳松  杨一冲 《地震》1992,(5):61-64,71
本文初步研究了郯庐断裂带泗洪孙牌坊区段全新世时期的活动性。利用地质剖面开挖、地质填图、取样分析、土氡测量等手段,获取了较多资料,证实了泗洪段全新世以来有活动。  相似文献   
912.
S_q发电机电流的逐日变化和S_q指数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中国地磁台站的资料,研究了S_q逐日变化的形态学特征,用理论模型计算了磁层环电流、部分环电流、场向电流、磁尾电流、Chapman-Ferraro电流的地磁效应.在消除了这些磁层电流体系的影响之后,得到了电离层潮汐风发电机电流产生的磁场S_q变化.对1973年的资料研究表明,S_q发电机电流的逐日变化主要表现在强度上,即使在磁扰期间,也可以分离出形态稳定的S_q变化.由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地磁指数——S_q指数,用来描述S_q发电机电流强度的逐日变化.  相似文献   
913.
914.
汪素云  时振梁 《地震学报》1992,14(2):137-143
本文对1980年2月14日新疆叶城 mb=6.0,烈度为Ⅶ度地震的震源参数进行了核实.结果表明该地震是——中源地震,深度为90km,微观震中为36.4N,76.9E;而宏观震中则位于其北约90km 处(37.3N,76.9E).中源地震造成Ⅶ度破坏的现象在我国尚属首例.文中还给出了该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指出了逆断层型的断层活动.结合周围地震地质背景讨论了该地震与板块运动的可能关系.本文结果指出,在地震危险性估计中,应对某些特殊部位的中源地震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15.
活断层是地震的潜在策源地。然而不同的活断层上地震潜在能力有极大的差别。客观地评价活断层上地震潜在能力不仅是地震预报研究的需要,对国民经济建设的布局和抗震决策也极为重要。在这个意义上,对弱活动性断裂的研究与对强活动性断裂的研究具有同样的重要性。本文以弱活动的蒲江—新津—成都—德阳断裂带为例,讨论了该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性,断裂带的地质结构以及断裂的切割深度等因素对该断裂带地震潜在能力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916.
福建白垩纪红层主要分布于政和—大浦断裂带西侧,由于受不同时期、不同构造作用影响,各红层盆地发生、发展的时序及其岩石组合、生物群组合序列都不尽相同,本文根据红层盆地形成的构造背景及时序.将红层盆地分为三种类型:沙县—均口型、禾口—上杭型、连城—崇安型。其中,第一类型盆地形成于早白垩世中晚期,结束于晚白垩世最早期;第二类型盆地形成于早白垩世中晚期,结束于晚白垩世早期;第三类型盆地形成于晚白垩世;根据红层盐地岩石组合特征及序列,修订了原有地层单位的含义,将红层盆地岩石地层单位年历下而上划分为均口组、沙县组、禾口组、官寨组和赤石群。并详细论述了红层生物化石组合特征,建立了各门类化石组合序列。  相似文献   
917.
独山中泥盆统独山组宋家桥段的遗迹化石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王约 《贵州地质》1992,9(2):178-183,T001
贵州省独山县中泥盆统独山组宋家桥段中化石比较贫乏,而遗迹化石十分丰富,本文将其遗迹化石分为两个组合,Zoophycos—Scalarituba和Cylindricum—Didymaulichnus遗迹组合,并论述其代表的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918.
华南地区中、下寒武统界线划分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华南地区寒武系片Kunmingaspis—Chittidilla带出现了Redlichia、Bathynotus等重要下寒武统三叶虫,因此该带的归属出现了归中寒武统,归下寒武统及隶属中下寒武统过渡层的三种意见。本文提出了解决中、下寒武统界线划分的工作建议,主要是在过渡区选择剖面、详测剖面、运用多学科研究、整体修正有关三叶虫的时代。  相似文献   
919.
闵伟  柴炽章 《中国地震》1992,8(4):49-54
本文着重研究了罗山东麓断裂的空间展布及全新世以来的活动特征。根据作者在该断裂上首次发现的第四纪断层面擦痕、冲沟右旋及断层快速错动遗迹等资料,认为它是一条与强震活动有关的全新世右旋走滑断层,其最后一次破裂事件的发生可能距今只有几百年。  相似文献   
920.
内蒙古狼山北侧中元古代变基性岩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杨海明  苏尚国 《矿床地质》1992,11(2):142-153
内蒙古狼山北侧霍各乞矿区及外围中元古代地层中存在顺层产出的绿片岩、角闪石岩等变基性岩。长期以来,该类岩石的原岩时代不清,对其性质和成矿意义缺乏研究。文章分析了变基性岩产出的大地构造环境,根据Sm-Nd同位素年龄及野外产状,认为其原岩是中元古代同沉积期形成的火山岩。论述了其岩石化学待征、稀土元素组成特征,初步分析了其在中元古代喷气沉积成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