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9篇
  免费   235篇
  国内免费   191篇
测绘学   104篇
大气科学   54篇
地球物理   645篇
地质学   763篇
海洋学   16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92篇
自然地理   385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1.
Because of the large number and remoteness, satellite data, including microwave data and optical imagery, have commonly been used in alpine glaciers surveys. Using remote sensing and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 techniques, the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 multitemporal satellite glacier extent mapping and glacier changes by glacier sizes in the Mt. Qomolangma region at the northern slopes of the middle Himalayas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Glaciers in this region have both retreated and advanced in the past 35 years, with retreat dominating. The glacier retreat area was 3.23 km2 (or o.75 km^2 yr^-1 during 1974 and 1976, 8.68 km^2 (or 0.36 km^2 yr^-1 during 1976 and 1992, 1.44 km^2 (or 0.12 km^2 yr^-1) during 1992-2ooo. 1.14 km^2 (or 0.22 km^2 yr^-1 during 2000-2003, and 0.52 km^2 (or 0.07 km^2 yr^-1 during 2003-2008, respectively. While supra-glacier lakes on the debris-terminus of the Rongbuk Glacier were enlarged dramatically at the same time, from 0.05 km^2 in 1974 increased to 0.71 km^2 in 2008, which was more than 13 times larger in the last 35 years. In addition, glacier changes also showed spatial differences, for example, glacier retreat rate was the fastest at glacier termini between 5400 and 5700 m a.s.l than at other elevations. The result also shows that glaciers in the middle Himalayas retreat almost at a same pace with those in the western Himalayas.  相似文献   
912.
当前湖泊选取方法多采用整体选取的形式,且难以兼顾湖泊的属性特征、分布特征和拓扑特征。通过分析和模仿制图专家人工选取湖泊的认知行为和过程,提出一种顾及分布特征和拓扑特征保持的基于动态多尺度聚类的湖泊选取方法。首先设置面积阈值以选取大面积湖泊,然后通过缓冲区选取"孤立"湖泊,接下来对湖泊群进行动态多尺度聚类来划分出湖泊分布密度不同的区域,对不同区域按开方根规律确定选取数量指标并采用不同选取策略,其中对包含湖泊数量较多的区域依据由主成分分析法定量计算出的重要性综合评价进行迭代选取,直至达到选取数量指标。实验对比表明,该方法在综合考虑重要性的前提下,有效地保持了选取前后湖泊群的形态结构和密度对比。  相似文献   
913.
色林错湖位于青藏高原内部,是西藏第一大咸水内陆湖。研究区剖面选自色林错第三湖泊阶地,利用常用气候替代指标色度,结合粒度、碳酸盐含量[CaCO3(%)]、矿物分析和全有机质(TOC)等进行对比分析,同时采用14C测年方法对剖面进行准确的年代划分,初步探讨了末次冰盛期以来色林错湖泊沉积物色度增强机制的差异性。研究表明: a*b*与中粗粒砂、磁化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亮度L*与CaCO3(%)具较好相关性;因而沉积物色度变化可反应区域古气候变化。同时对湖泊沉积物矿物分析发现,影响色度变化的制色矿物主要是针铁矿,且以还原环境为主。红度a*高值与亮度L*低值对应气候暖湿气候环境,沉积物粒度较粗,碳酸盐含量低,有机质含量高,磁化率较高值;反之,红度a*低值,L*高值,粒度较细,碳酸盐含量高,有机质含量低,磁化率低值,对应干冷气候。在17.4~15.5 cal ka BP阶段,对应干冷的气候特点;在15.5~10.4 cal ka BP阶段,对应温暖湿润的气候;在10.4~5.2 cal ka BP阶段,整体属于温暖湿润的气候特点;其中,在9.7~9.4 cal ka BP和8.75~8.5 cal ka BP为两个重要的冷事件,属于干湿的气候特点;在5.2~1.2 cal ka BP阶段,反映了干冷的气候特征;在4.3~4.0 cal ka BP,3.3~3.0 cal ka BP和2.4~1.75 cal ka BP,反映了干旱温暖的气候特点;在1.2 cal ka BP以后,色林错湖湖水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914.
在南极洲冰层之下发现了湖泊,其面积为2000和1600km^2,深度900m。这些位于4000m厚冰层之下的湖泊,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制图时测到的。在被列入南极洲这个地区冰下湖泊卡片的145个湖泊中,标记为东经90°和苏维埃的2个新湖泊,但与规模庞大的邻湖——面积达14000km^2的东方湖是不能比拟的。  相似文献   
915.
以青藏高原西南部塔若错的34cm浅湖芯为研究对象,对其沉积物样品进行总有机碳、无机碳、总氮、微量元素、正构烷烃含量及碳氮比等多项指标的分析测定。采用过剩210Pb和137Cs计年法对该湖芯进行了定年和沉积速率研究,获得了近300年的连续湖泊沉积环境序列。在明确了各指标气候环境指示意义的前提下,综合对比分析湖芯中各项气候环境指标,并结合定年结果重建了塔若错湖区近300年来的气候环境变化。结果表明:塔若错湖区气候环境变化可分为3个明显阶段:早期为1705~1778年,该地区气候环境温暖湿润,湖区植被广泛发育;中期为1778~1860年,湖区处于小冰期末次阶段,气候环境寒冷而湿润,植被发育受阻;后期为1860年至今,为小冰期结束后偏暖干化时期。其中,后期又可分为3个亚阶段:1860~1924年,湖区气候环境稍暖且干旱,植被稍有发育;1924~1969年,湖区气候环境呈现偏冷干特点,植被发育暂缓;1969年至今,湖区气候回暖,环境干旱化有所缓解,植被开始逐渐发育。在气候冷暖变化上,该湖芯记录与古里雅冰芯记录和青海湖湖泊沉积记录都有较好的可对比性,只是在起讫年代上存在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916.
《矿物学报》2012,32(4):576-578
2012年4月28日,第七届侯德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评选委员会在江苏无锡召开了第14届评审会。会议由评选委员会主任刘丛强主持。本次共评选出10名获奖人,经网上公示(公示时间:2010-06-08至2010-06-17)后,无异议,评选结果生效。现将评选结果公告如下(以姓氏拼音为序)。陈敬安,男,1973年12月生,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请奖项目:湖泊沉积物环境地球化学记录研  相似文献   
917.
通过贵阳市红枫湖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发现红枫湖湖泊沉积物pH值为7.3~7.5,属中偏碱性环境。沉积物具有富营养化趋势明显,C、Corg、N、S、F、P等含量较高且富集度大,存在As、Cd、Hg等重金属安全隐患,其中As含量为(34.6~52)×10-6,平均值40.8×10-6,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的特点。按每月一次对湖水水质进行一年期观测,发现湖水pH值为7.5~8,属中偏碱性环境,湖水总N长期超标。湖泊沉积物地球化学环境极可能对湖水水质产生影响,因此通过湖泊沉积物和水体的综合研究,可以为贵阳市重要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918.
全新世是地球历史上最新的一个间冰期,历时已有一万余年.期间,伴随着气候与环境的快速变化,人类文明也呈现出快速的演化,当前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急剧变化已引起全球各国政府和科学家的广泛而深刻的关注和研究.然而,全新世期间曾多次出现气候波动阶段,对全新世这一间冰期气候与环境变化过程和机制的研究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为现代气候变暖及其影响提供科学借鉴.地处中低纬度的青藏高原这一高耸的巨大地块,堪称“地球第三极”,是一个集冰川、多年冻土、湖泊同时共存的特殊区域,受人类活动直接影响较弱,其冰川进退变化、多年冻土形成与消融、湖泊扩张与萎缩的变化过程则敏感地记录着气候与环境的自然变化.在多年对青藏高原冰川、冰缘和湖泊沉积与地貌的考察研究资料基础上,把冰川进退、冰缘地貌的发育和湖泊连续沉积的记录进行综合分析、相互对比印证,指出青藏高原全新世间冰期气候与环境变化的不稳定性,期间明显存在着千年和百年的波动变化,在距今8000~8500年、6000~5500年、4000~4500年左右、3000~2000年左右以及600~100年都存在明显的冷期.因此,在青藏高原,全新世气候存在着较大幅度的波动,从冰川前进幅度所需零平衡线下降值和多年冻土下界下降幅度来大致估算,温度的波动幅度至少也在3.5~5.0℃左右,甚至更大.  相似文献   
919.
青藏高原湖泊遥感信息提取及湖面动态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闫立娟  齐文 《地球学报》2012,33(1):65-74
青藏高原湖泊星罗棋布,是我国盐湖主要分布区.本文以RS和GIS技术为基础,从Landsat的MSS、TM、ETM三期遥感影像中,提取了青藏高原的所有湖泊信息,建立了我国盐湖空间数据库.用ArcGIS对盐湖空间数据进行统计和空间分析,从时间和空间上分析青藏高原从70年代到2000年左右湖泊湖面动态变化情况.同时,在青海和...  相似文献   
920.
湖泊沉积物中有机质正构烷烃分布特征对有机质母源、沉积环境等有较好的指示作用。本文通过对青藏高原高寒地区可可西里不同盐度的现代湖泊表层沉积物样中有机质正构烷烃的分析,表明正构烷烃分布主要受陆生植被、水生植物和水体盐度的控制。结果表明,有机质以眼子菜为主的沉水植物来源的正构烷烃有较高的C23正构烷烃峰和高丰度中等链长正构烷烃,以及高丰度C31、C29、C27正构烷烃峰;而没有C23正构烷烃峰,仅有高丰度C31、C29、C27正构烷烃峰,代表了陆生草本植物来源的特征。咸水、微咸水还原环境有明显高Ph丰度。C17的高丰度代表了藻类植物来源特征。不同的中等碳数正构烷烃、高盐度沉积物中未见偶碳数正构烷烃特征表明有机母质的差异是沉积物中正构烷烃组成和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同时,C27、C29的存在不一定就是陆生木本植物来源有机质,水生植物也具有相似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