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8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153篇
测绘学   180篇
大气科学   119篇
地球物理   52篇
地质学   366篇
海洋学   5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6篇
自然地理   12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51.
新课标提出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本文基于选择性必修一“植被”教学内容,通过“课堂探究—校园调查—专题研究”三个环节,遵循“情境—问题—行动—生成”的基本途径,渗透核心素养水平分级思想,逐级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52.
根据成都地理位置特征,分析了2006年下半年Andersen分级采样器所采集的不同粒径的样品中水溶性酸性离子分布,比较分析雾天的污染水平和分级颗粒物中不同粒径对酸雨的贡献,以及不同污染类型对酸雨pH的影响等.得出污染物质主要分布在0.65~3.3μm的粒径范围,雾天颗粒物污染是正常天气下的1.5~4倍.  相似文献   
953.
针对人工影响天气(简称人影)作业站点安全分级管理实际需要,选取人影作业人员、设备、弹药、环境和信息等5个一级指标和33个二级评价指标,利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简称AHP-FCE法)建立人影作业站安全生产分级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应用该方法对陕西省某人影作业站安全管理水平进行实例分析,表明所建立的人影作业站安全生产分级管理评价方法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54.
在使用雷达资料进行降水估测(QPE)时,对动态分级Z-I关系算法进行大幅度优化后,发现当时间精度较高时,使用CTF2判别函数所得QPE结果误差较大。提出了用同时满足偏差为0且方差最小作为最优解判别式的快速动态分级法(FDC)。通过留出法进行交叉验证,结果表明,快速动态分级法得到的结果整体相关性好,能较好地表现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反演降水的平均误差为-0.13 mm/h,计算速度快,具有较高的业务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55.
杜春萌  焦利民  许刚 《热带地理》2018,38(6):791-798
土地扩张速度快于人口增长速度导致城市建成区总体人口密度下降,研究建成区人口密度的变化规律,对于城市健康发展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285个地级以上城市2006—2016年人口和建成区面积数据,分析中国城市建成区人口密度的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差异,并探讨人口密度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城市建成区平均人口密度由2006年的10 845人/km2降低至2016年的8 279人/km2,平均每年降低2.66%。2)超过5/6的研究城市的人口密度降低,但不同城市人口密度变化率存在显著差异。人口密度快速降低、中速降低、缓慢降低和密度增加的地级以上城市分别占比为13.3%、30.5%、41.1%和15.1%。3)人口密度快速降低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人口密度中速降低和缓慢降低城市主要位于中部地区,人口密度增加城市呈现两极分化,主要包括北上深等人口快速流入城市和经济发展缓慢的小城市。4)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规模、区位因素、城市发展政策是影响人口密度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956.
本文从城市体系和城市内部两个尺度上总结交通网络与城市结构之间的关联.通过中美两国城市的实证案例,从交通网络和交通流的视角,提出了一个城市体系结构和城市内部结构研究的理论框架.其中城市的有序性是其共同理论的出发点,包括城市规模体系和城市内部人口密度空间分布的有序性,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居行的空间分布模式.可采用交通网络位置决定区位优劣,从而影响城市兴衰(城际尺度)、地价高低、人口疏密(市域尺度)和出行模式等加以理论解释.城市体系分布的有序性、城市内部结构的规律性、城市间以及城市内交通网络的拓扑特征,共同影响了微观层面个体的时空间移动以及群体层面的交通流分布,从而为链接微观与宏观两个尺度的地理环境影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57.
基于ArcGIS的低丘缓坡用地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国勇 《东北测绘》2014,(1):113-114,117
结合辽宁省开展的低丘缓坡普查工作,通过对调查工序流程的总结,介绍利用ArcGIS软件提取低丘缓坡用地的关键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958.
蒋雪 《东北测绘》2014,(2):43-45
分析了现有网络地图多尺度表达设计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优化方法,并根据电子地图屏幕显示与阅读的特点,结合地图符号学理论,从地图视觉感受和用户实际需求出发,进行地图载负量设计、地图分级显示设计和符号尺寸设计,并以重庆市地图的多尺度表达设计为例,对提出的设计方法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959.
张辉 《海洋测绘》2015,(2):29-32
针对当前海图抽选过程由于缺乏有效的海图抽选算法,而造成抽选效率不高甚至有可能漏选海图的问题,按照海图抽选原则并利用海图比例尺及海图覆盖区域信息,对船舶航行区域进行分级处理,提出了一种基于航行区域分级的海图自动抽选算法,阐述了该算法的基本思路和实现步骤,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60.
为综合不同模式对不同量级降水的预报优势,设计一种全球模式与区域模式结合的降水分级最优化权重集成预报算法,集成经最优TS评分订正法(optimal threat score,OTS)订正后的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降水预报产品(以下简称EC-OTS)和华东区域中尺度模式降水预报产品(以下简称SMS-OTS)。以泛长江区域(23°~39°N,101°~123°E)为研究范围,基于2018年不同降水量级的TS评分最优化确定SMS-OTS和EC-OTS在不同降水量级时的最优权重系数以及最优集成方案,并以2019年降水数据为独立样本进行预报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最优权重系数,EC-OTS在低降水量级权重较大,随着降水量级的加大,SMS-OTS的权重也逐渐加大;最优集成方案为初始集成降水量预报取SMS-OTS,集成运算迭代3次;集成预报在几乎所有预报时效、所有降水量级的TS评分均高于EC-OTS和SMS-OTS,其平均绝对误差略小于EC-OTS,显著小于SMS-OTS;集成预报12 h累积降水预报的TS评分较省级预报员主观预报高-0.009~0.041,24 h累积降水预报的TS评分较国家气象中心预报员主观预报高0.009~0.0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