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217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614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40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73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81.
中国碱性侵入岩的空间分布及有关金属矿床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我国碱性侵入岩分布十分广泛,且常沿两大构造单元之间或古老大陆边缘的深断裂带分布。深断裂是控制碱性岩上侵定位和控岩控矿的构造,碱性岩侵入体常呈串珠状沿深断裂作线状延展,形成14条岩带,将与其有关的内生金属矿床分为12类。并对白云鄂博、牦牛坪、东坪和巴哲等矿床的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还将与碱性侵入岩有关的金属矿床分为与正长岩类有关的矿床和与碱性花岗岩类有关的矿床两大类。  相似文献   
482.
中国侵入岩中改造成因金矿床基本特征及成矿机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侵入岩中的金矿床多为改造作用形成。赋矿侵入体岩性多样,从超镁铁-镁铁到中性-酸性-碱性成分均有发现。岩体发育在克拉通、克拉通边缘活化带及褶皱带中,其时代从太古宙到燕山期都有发现。其中超镁铁岩-镁铁岩-闪长岩-碱性岩-斜长岩为上地幔或上地幔-下地壳的重熔或混染的产物,中-酸性岩为地壳深部含金火山沉积岩系重熔形成。金矿床有细脉浸染、石英脉、细脉浸染+石英脉等类型。在大岩体中矿床发育在内接触带的断裂系中  相似文献   
483.
铜陵地区高钾钙碱系列侵入岩   总被引:50,自引:3,他引:50  
邢凤鸣  徐祥 《地球化学》1996,25(1):29-38
铜陵地区侵入岩在化学性质上不属于一般的钙碱系列岩石。它们可能是幔源碱性玄武岩浆同化古老麻粒岩相下地壳为主的酸性组分,同时发生结晶分离(AFC的产物。铜陵地区侵入岩的特点是:以石英二长闪长岩为主,高钾富碱,富Sr,δEu=0.9±。εNd和ISr较低,Pb同位素比值中等,但均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在εNd-ISr图和^207Pb/^204Pb-^206Pb/^204Pb图上,样品投影点的特点是均作陡倾斜  相似文献   
484.
AFC混合与铜陵地区侵入岩的成因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岩浆的混合有多种方式。国内使用较多的是简单二元混合模式,但更为普遍的应该是AFC混合,即在岩浆同化围岩的同时有矿物结晶伴随。根据热平衡原理,岩浆同化围岩所需要的热由结晶潜热提供,否则同化作用将很快中止。Nd、Sr同位素在反映AFC混合时最为有效.根据Nd、Sr同位素数据,结合岩石学资料,应用DePalo提出的公式所做的成因模拟表明,铜陵地区岩浆岩可能是幔源碱性玄武岩浆同化古老麻粒岩相下地壳的产物,幔源组份约占70%。  相似文献   
485.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火成岩油藏都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该类油藏非均质性的复杂程度及勘探难度都远远超出其他油藏类型。通过对临邑洼陷商741典型火成岩油藏的解剖,着重在火成岩岩相及储集层研究等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火成岩相模式及非均质储集层研究方法,并结合临邑洼陷本身特点提出一套勘探初期火成岩油藏评价原则,用以指导同商741类似的火成岩油藏的勘探。  相似文献   
486.
关于岩浆矽卡岩问题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吴言昌  常印佛 《地学前缘》1998,5(4):291-301
岩浆矽卡岩是矽卡岩浆沿构造裂隙贯入结晶的产物,其矿物组成以钙硅酸盐为主体,特征性矿物为碱长石、方解石以及硬石膏;主要矿物晶体中含硅酸盐熔体和硅酸盐熔体流体包裹体。特征的岩石类型为过渡性矽卡岩和矽卡岩伟晶岩。岩浆矽卡岩和与之共生的富碱侵入岩具共轭、互补关系;两者有共同的来源,都是深部(高位岩浆房中)富碱中酸性岩浆在同化混染了部分钙质岩石后,经去气、脱硅和液态不混溶分离作用所生成的两种不同性质和特征的岩浆的产物。  相似文献   
487.
安徽南陵-宣城地区是一个中-新生代火山-沉积盆地,位于长江中下游构造-岩浆-成矿带东北段的东南翼。对该区发育的岩浆岩开展了较为系统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岩石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分析,并与长江中下游构造-岩浆-成矿带其他地区岩浆岩进行对比,旨在确定岩浆岩的成岩时代、探讨岩浆岩成因及其与成矿的关系。南陵-宣城地区岩浆岩一部分侵入于盆地基底中,另一部分喷发形成盆地盖层,还有一部分产于盆地之上的推覆构造(体)中。侵入岩的岩性主要为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辉石闪长岩等,火山岩主要为英安质火山碎屑岩和熔岩。获得的侵入岩锆石U-Pb年龄主要为138~135 Ma,火山岩年龄均小于134 Ma,表明岩浆作用发生于晚中生代(燕山晚期)早白垩世。岩浆岩主量元素显示高Si、K的特征,为亚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微量元素组成显示岩浆岩富集Rb、Th、U、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火山岩比侵入岩较为亏损Sr和P;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均表现为富集轻稀土元素的右倾模式和较弱的Eu负异常。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指示区内岩浆岩具有壳幔混源且以幔源为主的特征。南陵-宣城地区既发育与长江中下游构造-岩浆-成矿带隆起区(如铜陵地区)同位素地质年龄和地球化学特征基本一致的侵入岩,又发育与凹陷区(如庐枞、宁芜等盆地)同位素地质年龄和地球化学特征基本一致的火山-次火山岩,显示该区晚中生代岩浆作用具有长江中下游构造-岩浆-成矿带隆起区和凹陷区的双重特征。岩浆作用的双重特征暗示与其有关的成矿作用也可能具有双重性,即既可能发育与隆起区侵入岩浆作用有关的斑岩型、矽卡岩型和脉型铜金等多金属矿床,也可能发育与凹陷区火山-次火山岩有关的玢岩型铁(硫)矿床。  相似文献   
488.
福州盆地地热水微量元素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州地热田是以燕山晚期侵入岩为主要热储层的中低温对流型地热系统.通过对福州盆地不同类型地下水的取样分析发现,福州盆地不同类型地下水中微量元素质量浓度变化关系较复杂.研究表明,地热水微量元素质量浓度主要受含水介质的岩性控制,也与地下水温度有关.对所检测的19个微量元素,除个别元素外,第四系孔隙水微量元素质量浓度均大于基岩裂隙水;Ga、Rb、Sb、Se、Sr、Tl元素质量浓度随水温的升高而增高.基岩裂隙热水与第四系孔隙水混合形成的第四系热水中,As、Cd、Cu、Mo、Pb、Sb、Se、Sr等元素质量浓度明显增高,说明在混合过程中这些元素又发生了溶解作用.根据地热水微量元素与盆地周围不同期次侵入岩体微量元素质量浓度的聚类分析,得出福州地热水形成的地球化学环境主要与福州岩体、魁岐岩体和文笔山岩体的岩性有关.地热水微量元素是地热水在形成过程中与这些岩体的岩石接触发生水-岩相互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489.
侵入体中黑云母含铜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侵入体中黑云母铜含量的几种测试方法,概述了铜在不同地质环境黑云母中的含量变化特征、存在形式以及黑云母含铜性的实验研究的进展,并提出了黑云母含铜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90.
河南省富碱侵入岩与金矿床关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正伟  戴耕 《河南地质》1995,13(3):161-170
河南省华北陆块南缘富碱侵入岩与金矿床成矿关系主要表现在空间、热动力和衍生关系三方面,与碱性岩有关的金矿床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热液-淋滤富集型、含金剪切带型和熔结角砾岩型。富碱岩石含金背景值总体较高,近矿围岩含金丰度低于远矿围岩,富碱侵入体中的部分金组分参与了成金作用。区域侵入体含金性,其一:沿着栾川-方城深大断裂带分布的富碱浅成侵入体的成矿作用主要表现为区域构造活动引发淋滤富集作用和含金剪切构造带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