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2篇
  免费   222篇
  国内免费   124篇
测绘学   357篇
大气科学   52篇
地球物理   1079篇
地质学   677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116篇
自然地理   17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3篇
  1948年   4篇
  1946年   4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3篇
  1941年   5篇
  1939年   1篇
  192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992.
993.
卵型曲线是高等级公路设计中常用的一种线型,详细介绍了将卵型曲线分解成几个相邻的大圆曲线连接的基本平曲线,然后对基本平曲线进行测设的方法.这种方法较传统的卵型曲线的计算与测设更为简便,测设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94.
2020年5月18日21时47分云南省巧家县小河镇发生MS5.0地震,本文结合震区背景信息和现场调查结果,详细阐述了此次地震人员伤亡、房屋震害、地质灾害情况及致灾原因。分析认为,震区易发生小震致灾现象,与当地民居抗震性能较差、次生地质灾害严重、人口密集且居住地多位于山坡及山底等因素有关。为避免小震致灾,应提高震区及周边地区建筑物抗震能力,进行合理规划,迁移高风险区居民点。  相似文献   
995.
外廊式教学楼是中小学校典型的建筑形式。汶川地震后,外廊式教学楼震害引起大量研究人员重视。2021年5月21日21时48分,云南大理州漾濞县发生6.4级地震,本文作者详细调查了位于漾濞县的4所典型框架结构外廊式教学楼,以震害较为严重的漾濞一中和花椒园小学为例,分析了结构各部位发生破坏的原因。以震害现象为佐证,得出以下结论:由于横墙的约束,楼板沿纵向平动,各轴构件的本构关系可在同一坐标系下进行对比分析,结构破坏取决于构件沿纵向的极限位移。并在此基础上,从新的角度探讨了多层建筑的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996.
地震损失分析对于防灾减灾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实际破坏的地震损失分析是比较直接有效的手段,但是由于缺乏大量详细的地震破坏资料,现行的基于实际震害的地震损失分析大都是基于建筑物群体或某类建筑物整体的分析,缺少在建筑物构件层次上详细地分析各个构件的地震破坏和损失,特别是非结构构件的破坏。文中基于新西兰16次地震300余万条详细震害记录,首先从结构性破坏和非结构性破坏两方面剖析建筑物在地震中的损失,然后在构件的层次上详细地分析建筑物主要构件的地震破坏。研究结果表明:地震灾害中,建筑物80%以上损失来源于非结构性破坏,其中墙面装饰物破坏是非结构性破坏损失的主要成分,其次是墙体覆盖层和天花板的损失;板式基础和桩是结构构件破坏损失的主要成分。这个研究结果表明在未来的建筑物抗震设计和施工中需要特别关注非结构构件的地震破坏。  相似文献   
997.
卧式三相分离器是油田地面工程中重要的工业设备之一,预测其在不同强度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模式和破坏等级对油田防灾减灾工作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震害经验和可靠度理论,考虑多种破坏模式,参考工业设施破坏等级的确定方法,给出了三相分离器对应不同破坏模式的破坏等级划分方法以及三项分离器综合破坏等级划分方法。结合实例,采用有限元软件ADINA建立了考虑流固耦合效应的有限元模型进行弹塑性地震响应时程分析,提取目标参数进行了三相分离器的震害预测工作。本研究可为卧式三相分离器等油田卧式设备的地震灾害风险排查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8.
王琳  罗祎浩  杨天青  郝婧  刘浩 《华南地震》2021,41(3):132-140
2019年10月2日,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县发生4.9级地震,地震发生后,贵州省地震局及时派出现场工作队赶赴现场,在沿河开展地震加密监测、烈度与灾害损失调查、地质构造调查等现场处置工作,地震的最高烈度为Ⅵ度,震害特征主要表现为房屋震害.  相似文献   
999.
2021年5月21日,云南漾濞县发生MS6.4地震,震源深度8 km.文中将无人机遥感技术引入云南漾濞县6.4级地震房屋震害评估工作中,结合无人机影像数据和现场地面调查数据,建立房屋震害遥感解译标志,提取漾濞县城部分区域的房屋震害信息,进行遥感定量评估.通过与房屋震害现场调查统计结果的对比分析,房屋震害遥感定量评估结果与现场实地调查结果吻合,表明对震后快速获取的无人机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并结合现场抽样调查,可以对灾区的地震烈度做出宏观判断,对地震现场指挥和应急救援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00.
北京时间2月13日22时07分(当地时间2月13日23时07分)在日本福岛县东部海域发生了MW7.1级地震,震源深度50 km,震中位于北纬37.75度,东经141.75度。此次地震发生在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约10周年之际,震中位置亦非常接近。根据搜集到的资料,部分房屋受损,发生严重结构性破坏的结构相对较少。建筑内部的水管泄漏和柜体倾覆,建筑外部的装饰面板和玻璃等非结构构件的破坏是此次地震的主要建筑震害特征。此外,此次地震没有人员死亡或失踪,仅造成了约180人受伤。非结构的破坏,如柜子倾倒和玻璃破碎是造成人员受伤的重要原因。建筑抗震设防标准高以及居民防灾意识强是此次地震震害轻和人员伤亡少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尽管在日本抗震设计规范中已充分注意建筑非结构部件的抗震要求,但仍主要针对与人员生命安全、重大次生灾害直接相关的建筑非结构部件进行抗震计算设计,对大量与财产安全及功能运行相关的部件仅作一般构造性要求,在地震中仍难以避免因非结构部件破坏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建筑功能中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