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66篇
测绘学   69篇
大气科学   83篇
地球物理   148篇
地质学   90篇
海洋学   40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63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用球谐函数方法(SHM)计算了由Schwiderski海潮图和日本海海潮图引起的M2,S2,K1和O1各分潮波的综合海潮负荷参数.计算中采用了Pagiatakis(1990)地球模型的负荷Love数.结果表明SHM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为了真正实现±毫米的VLBI地壳运动测定精度和±0.1微伽的绝对重力测量精度,对未来海潮图模型,特别是日本海的海潮图模型的精度要求作了讨论.计算结果还表明不同地球模型的负荷Love数对计算的测站位移之差为0.7毫米,在目前测量精度下尚可以不作考虑.中国近海的海潮M2波对台北,上海,Daejeon,Okinawa,和Kagosima站的径向和水平分量位移影响可分别达±22.4~±1.0毫米和±05-±5.5毫米,表明中国近海高精度的海潮图模型对东亚测站的地壳运动高精度测量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2.
根据厦门、漳州、泉州倾斜固体潮观测资料,对海潮影响进行了分析,发现潮港类型是决定固体潮特征的主要因素,最后对其特征进行了地球动力学解释。  相似文献   
133.
东湖主要点源氮 , 磷负荷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贺华中 《湖泊科学》1996,8(3):229-234
根据1990~1992年对武汉东湖水果区几个点源的监测研究,并通过对1982年和1992年入湖氮、磷量的比较,认为武汉东湖富营养化主要在于含氮、磷生活污水的排入;东湖的氨氮污染与可溶磷污染较严重。阐述了东湖水质继续向严重富营养化演变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富营养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4.
地壳中的负荷应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给出由于地壳莫霍面起伏及地壳外动力作用产生的一种负荷均衡应力的计算。计算结果指出,这种负荷应力在某些地壳类型地区会产生数量可观的壳中应力,因此不容忽视。根据我国在华北地区进行的一系列地壳测深结果,发现华北地区莫霍面存在一系列近似正弦波型的起伏,波浪起伏的埋藏深度为-30至-40公里左右,幅差约10公里,波浪起伏单元的构造宽度为50至100公里左右,波浪构造的长度为百公里以上,面积为数千至万余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35.
潮汐效应对高精度水准测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实用理论出发,论述了潮汐效应对高精度水准测量的影响;同时对水准测量的固体潮改正与海潮负荷改正方法,详细地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36.
大气引力负荷格林函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主要研究大气引力变化对地表位移的影响,在经典的负荷理论基础上,从运动方程着手,定义了大气引力勒夫数,并推导了高阶引力勒夫数的渐近表达式、大气引力造成的地球变形的地表位移、重力、地倾斜、应变等格林函数;编写程序计算了引力勒夫数和地球形变格林函数的理论值。  相似文献   
137.
天然矿物材料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底泥掩蔽技术,选取天然红土,添加适量的粉煤灰及石灰粉作为掩蔽覆盖物,对滇池富营养化水体进行现场修复实验。结果表明:用天然矿物材料减小底泥内源营养盐负荷的释放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效果良好;红土是有效的底泥覆盖材料,添加粉煤灰和石灰粉有助于消减底泥中TP、TN的释放量,还可提高对藻类等浮游植物繁殖的营养基础和对藻、藻细胞及其胚胎上浮生长的控制效率,最终达到除藻的目的,为滇池及类似湖库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8.
滇池湖泊磷负荷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磷是滇池湖泊富营养化的限制性营养元素。滇池湖泊磷负荷来源一般可分为外环境发生源输入的磷负荷和内环境发生源输出的磷负荷两大类。累积在滇池湖泊内的磷,主要分布在水体与底部沉积物中,滇池湖泊水体中总磷浓度由北向南含量降低,底部沉积物中P2O5含量分布由北向南呈递增趋势。底部0-3m的沉积物P2O5含量由上至下呈明显递减趋势,表明滇池湖泊磷负荷逐年加重。近几年资料显示滇池湖泊单位面积磷负荷达1.52g/m2·a,超过总磷公认允许负荷量中危险值的11.7倍,滇池已成为富营养型湖泊。控制滇池富营养化,在解决入湖磷外负荷的同时,对湖泊底部沉积物中磷内负荷也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9.
前陆盆地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前陆盆地是指位于克拉通边缘,外侧为活动造山带的沉积盆地,其成因主要与克拉通边缘的被动下弯和造山带一侧的构造负荷作用有关,盆地在形成演化、构造变形和沉积特征方面表现出独特的特征,并与造山带的演化密切相关,目前国内外这类盆地在油 气方面已显示出巨大的潜力,成为石油地质学家和构造地质学家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40.
区域双核结构模式的形成机理   总被引:94,自引:4,他引:94  
陆玉麒 《地理学报》2002,57(1):85-95
双核结构模式是指在某一区域中,由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及其连线所组成的一种空间结构现象。它广泛存在于中国沿海和沿江地区,以及其它国家和地区中。从机理上考察,它导源于港口城市与区域中心城市的空间组合,由于兼顾了区域中心城市的居中性和港口城市的边缘性,从而可以实现区位上和功能上的互补。从形成类型看,可分为内源型和外生型2种类型的双核结构,中国和美国分别是其典型代表。对于后者,还衍生出由新旧首都构成的一种特殊的双核结构现象。双核结构的形成与流域有莫大的关系,据此可建立基于流域的双核结构形成的理想图式。流域自然条件、运输结构的改变,以及运输主通道走向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可使双核结构的形成区域由流域拓展至其它一般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