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48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49篇
海洋学   19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滑坡预报的核心是预报模型和预报判据。本文主要选取了一种临滑预报模型:回归分析模型。无论是从对黄茨滑坡的时间预报结果看,还是从位移预测结果上看,回归分析模型精度,都是同类几种模型中精度最高的。文中采用回归分析模型进行预报与分析。  相似文献   
72.
行播作物以其独特的几何结构介于离散与连续植被之间。地面测量此类地物的双向反射系数(Bidirectional Reflectance Factor,BRF)特征,不可回避视场变化所引起的不确定性问题。在Kimes垄行结构模型中加入等效视场的概念,对视场进行分解,从而建立了一个行结构多角度地面测量的视场不确定性分析模型,为定量分析视场变化所引起的BRF测量误差提供了可能。利用该模型较为全面地模拟分析了视场变化对视场内四组分比例及冠层BRF的影响。结果表明:①BRF误差基本独立于植被—土壤光谱对比度。②误差与观测天顶角之间的关系复杂,前向观测表现得尤为明显。③垂直观测视场满1个垄周期后,四组分比例及冠层BRF的误差可保持较小且稳定的状态;满2个垄周期,误差达到局部最小值(局部指垂直视场含2.5个垄周期以下,不排除视场更大,误差更小的可能性)。④垂直视场若仅含0.5个垄周期,BRF误差最大值一般可高达67.8%,最小值亦可达38.7%;满1个垄周期后,BRF误差极大值降至20%以下,极小值可控制在6%以内。其中视场为1个整周期,误差范围为6%~12%;2个整周期,误差范围为0.6%~3.9%。⑤垂直视场大小为1~2...  相似文献   
73.
文章以松嫩平原为例,开展土地利用格局空间变化研究。该区包括白城市、松原市等10个市县,土地面积46930km2。半个世纪以来,该区的土地利用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湿地萎缩、草地退化、土地沙化、土地盐碱化,荒漠化迅速发展,制约该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多元遥感数据为空间数据源,以3S技术为支持,以1km×1km的栅格单元为最小信息图谱单元,构建地学信息图谱-空间分析模型,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土地利用格局及其影响因子的空间回归分析; 及土地利用格局空间变化趋势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到2019年该区的土地利用结构与功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湿地、水域、草地的面积分别减少61.37%,52.45%和45.77%,盐碱地面积增加21.76%。盐碱荒漠化将进一步扩张。因此,必须及早制订相应的对策与方案。
文章将地学信息图谱方法与空间分析方法相融合,构成地学信息图谱-CA­Markov耦合模型,以栅格图谱数据-元胞图形数据进行模型运算,将复杂的、变化的生态景观特征以图谱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而使研究的全过程实现了栅格化、数字化、空间化、动态化和图谱化。  相似文献   
74.
组合橡胶支座及橡胶支座与柱串联系统的水平刚度计算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前基础隔震建筑中应用的叠层橡胶支座都是等截面的,其水平刚度是以遭遇强烈地震为依据设计的,当遭遇中小地震时水平刚度将偏大,致使上部结构的减震效果比遭遇设计地震时明显减小,而由两个不同截面橡胶支座组成的组合橡胶支座在不同强度地震时均能发挥较好设计的隔震效果。  相似文献   
75.
利用ActiveX Automation服务器与DDE技术把Delphi、MATLAB和多元统计分析模型集成起来,开发出功能强大的粤东柘林湾海洋生态多元统计分析系统。  相似文献   
76.
王强  刘海笑  李洲 《海洋工程》2021,39(3):83-94
利用带误差控制的显式积分算法,将一种适用于饱和砂土排水循环动力分析的边界面塑性模型编写成可供有限元软件调用的用户自定义材料子程序。建立土体单元有限元数值模型对Toyoura砂的静、动排水三轴试验进行模拟,验证了模型具备合理描述砂土在不同荷载条件下力学响应的能力。建立饱和砂土中板锚循环承载分析的数值模型,针对板锚在砂土中的单调抗拔特性和循环承载特性进行数值分析,得到了与模型试验一致的荷载—位移响应规律。考察循环荷载要素对板锚循环承载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循环荷载的施加,板锚永久位移逐渐累积,循环荷载会导致板锚持续移动,循环幅值越大,初始位移和位移变化率越大;循环均值越大,初始位移越大,但位移变化率越小。  相似文献   
77.
内陆水体叶绿素a浓度定量反演是水质遥感的热点与难点.本文基于对内陆水体叶绿素a、悬浮物、溶解有机物与水分子的光谱特征分析,从半分析生物光学模型出发,利用太湖实测的水面 ASD 高光谱遥感数据三波段组合,进行迭代优化,得到与叶绿素浓度密切相关而受悬浮物与黄色物质影响小的最优波段组合模型,反演精度较高,其决定系数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 0.8358、3.816mg/m3,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反演高浓度悬浮物主导光学特性的水体叶绿素a浓度.  相似文献   
78.
余培杰  翟燕 《地震工程学报》2019,41(6):1514-1520
为提升剪力墙抗震性能分析精度,以某高层建筑工程楼体剪力墙为背景,将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与能量等效准则相结合,确定房屋剪力墙结构沿2个主轴方向的三线性恢复力参数,通过参数构建房屋剪力墙相近层模型。使用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房屋剪力墙工程楼体,并采用相近层模型模拟该楼体三维有限元模型抗震性能的动力时程。结果表明,随着地震水平和楼层的增加,房屋剪力墙层间侧移角包络值和顶点侧移角包络值都在明显增加。设置黏滞流体阻尼器可改善房屋剪力墙受两种地震波的作用,在Ⅸ度罕见地震作用下,房屋剪力墙结构的X向减震效果比Y向好,房屋剪力墙X向和Y向层间位移角的最大减震率分别约为38%与18%。  相似文献   
79.
山西临汾市地下水动态预测模型灰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将非线性的维尔赫斯特(Verhulst)模型与线性的GM(1,1)残差分析模型结合起来的一种新的综合模型。该综合模型兼具有以上两种模型的优点。它将非线性与不断修正性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对山西临汾市地下水动态分析,发现运用综合模型具有较高的精确度,是一种较好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80.
本文利用约束变分客观分析法构建的物理协调大气变分客观分析模型,通过融合地面、探空、卫星等多源观测资料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建立了青藏高原那曲试验区5年(2013~2017年)长时间序列的热力、动力相协调的大气分析数据集,并以此分析那曲试验区大气的基本环境特征与云—降水演变和大气动力、热力的垂直结构。分析表明:(1)试验区350 hPa以上风速的季节变化非常明显,风速在冬季11月至次年2月达到最大(>50 m s?1),盛夏7~8月风速的垂直变化最弱,温度的垂直变化最强,大气高湿区在夏秋雨季位于350~550 hPa,在冬春干季升至300~400 hPa。(2)试验区6~7月上旬降水最多;春、秋、冬三季,300~400 hPa高度层作为大气上升运动和下沉运动的交界处,是云量的集中区;夏季,增多的水汽和增强的大气上升运动导致高云和总云量明显增多,中、低云减少。(3)夏季的地表潜热通量与大气总的潜热释放最强,大气净辐射冷却最弱,高原地区较强的地面感热导致试验区500 hPa以下的近地面全年存在暖平流,500 hPa以上则由于强烈的西风和辐射冷却存在冷平流。此外,试验区整层大气全年以干平流为主,但在夏季出现了较弱的湿平流。(4)视热源Q1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特征:全年500 hPa以下大气表现为冷源,300~500 hPa和100~150 hPa表现为热源,150~300 hPa则在冬春干季表现为冷源,在夏秋雨季表现为热源,不同高度层的冷、热源的形成原因不同,其中夏季由于增强的上升运动、感热垂直输送和水汽凝结潜热以及高云的形成,因此几乎整层大气表现为热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