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7篇
  免费   355篇
  国内免费   522篇
测绘学   104篇
大气科学   79篇
地球物理   207篇
地质学   1206篇
海洋学   329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146篇
自然地理   15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8年   3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火山岩熔融,结晶,淬火实验及其岩石学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我国福建,江西,河南等地某些典型玄武岩和部分安山岩以及意大利威苏维火山的白响岩质碱玄岩进行了实验研究,其中包括熔融,结晶,淬火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了熔浆成分对首晶矿物的影响,阐明了晶体形态与结晶温度,生长速度及成核密度的关系,研究了斜长石,白榴石的晶出及其矿物学,岩石学意义,论述了橄榄石,辉石的成分特生上春晶出后熔浆成分的演化趋势,讨论了单斜辉石的淬火效应与压力效应。  相似文献   
62.
63.
本文简要地比较了分离稀土的几种方法。重点论述了加压色层法在分离稀土元素速度快、效率高的优点。在采用比常压法高得多的线性流速和低的分配比时,加压色层法的分离效果仍优于常压法,甚至用常压法在低流速下不能分离的,用加压法在高的线性流速下仍然得到很好的分离。  相似文献   
64.
井间地震串联滤波波场分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井间地震波场响应以及多种波场分离方法的性能,采用基于K-L变换的特征向量滤波与中值滤波相结合的串联滤波方法分离井间地震观测到的上、下行反射波。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波场分离过程中,由于同时综合考虑了地震波能量主分量分布以及反射波同相轴时差两个参数,使得分离效果明显、处理更为简便,具有滤波特征矢量的选取条件更为宽松、无需精确确定拉平轴的时间等特点。  相似文献   
65.
提出用VS-Ⅱ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纤维定量富集、硫脲解脱,流动注射在线分离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痕量金银的分析方法。该方法检出限低,金为1.4μg/mL,银为0.35μg/mL,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采样频率为120次/h,用于地质样品中痕量金银的直接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6.
高喜马拉雅结晶岩系中存在的混合岩化现象是地壳深熔作用的结果. 广泛发育于高喜马拉雅结晶岩系中的混合岩(称为高喜马拉雅混合岩)为研究地壳深熔过程及其与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简称为淡色花岗岩)的成因联系, 为探讨地壳深熔在碰撞造山后地壳演化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目前对于混合岩与淡色花岗岩的形成是否存在成因关联, 混合岩与深部断裂构造的形成和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 在认识上存在分歧. 缺乏该混合岩形成的直接年代学资料是产生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高喜马拉雅结晶岩系中的混合岩的3个基本组成单元——中色体、浅色体和暗色体进行了详细的地球化学研究; 对其中的浅色体进行了K-Ar年代学研究. 结果表明Ⅰ-类浅色体的形成年龄约为23 Ma. 该年龄与喜马拉雅主中央断层开始活动的时代一致或略早于其形成时代, 显示地壳深熔在主中央断层的形成中可能起着关键的作用. Ⅱ-类浅色体的形成年龄与淡色花岗岩的形成时代一致, 从年代学上为淡色花岗岩与混合岩中浅色体的成因联系提供了新的约束. 本次研究在聂拉木地区获得了6.23 Ma浅色体形成年龄, 这是目前在高喜马拉雅中段获得的最年轻的淡色花岗岩岩浆活动的证据.  相似文献   
67.
红五地区抱板群经历了漫长的多期变形作用过程,总体呈现出由深层次→中浅层次的构造变形景观,属一套总体有序、局部无序的构造岩层。变形相分析表明赋存于该构造岩层中的晶质石墨矿和伟晶岩型白云母矿形成于固态流变阶段,认为在亚南甫背斜的东、西两侧分别存在新的隐伏晶质石墨矿和伟晶岩型白云母矿。  相似文献   
68.
地幔平衡部分熔融过程中,微量元素在原始岩浆中(熔体)和初始固相母体物质中(地幔)遵循以下关系:C^iL/C^oL=1/[D F(1-D)];分离结晶成因的岩浆岩系,微量元素在残余岩浆中(C^iL)和母岩浆中(C^oL)遵循如下关系式:C^iL=C^iL*F^D-1。微量元素在部分熔融和分离结晶成岩方式中有独立的分布规律,因此利用微量元素对或比值的图解就可判别岩体(或脉岩)的成岩方式。选取微量元素Th-Yb、La-La/Yb、Th-Cr和Th-Ni图解对闽西基性脉岩成岩方式进行判别,发现闽西三个地区的基性脉岩均为地幔部分熔融作用所致,从而印证了闽西基性脉岩不是酸性岩浆演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69.
卤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述评(续完)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总结并讨论了国内外从卤水中提取钾、镁、锂、硼、溴等资源的分离提取技术,并对其技术的应用范围、优缺点及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70.
On the basis of an experimental study and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 the mechanisms of paragenesis and separation of silver, lead and zinc in the hydrothermal system have been studied. At acidic to nearly neutral pH, their chloride complexes are stable, and among them the chloride complexes of zinc are most stable. And the sulfide complexes are the dominant species at nearly neutral to alkaline pH,while the sulfide complexes of silver are most stable. With decreasing temperature, [ Cl^-] ,fO2, and increasing pH, the solubilities of silver, lead and zinc will decrease, leading to their deposition and separation. For sulfide complexes, the concentrations of reduced sulfur and pH are two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ir stabilities. Complexes of different forms and stabilities respond to the variation of conditions to different extents, which gave rise to the paragenesis and separation of silver, lead and zinc in the whole ore-forming process of dissolution, transport and deposi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