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3篇
  免费   322篇
  国内免费   451篇
测绘学   488篇
大气科学   494篇
地球物理   246篇
地质学   576篇
海洋学   310篇
天文学   82篇
综合类   160篇
自然地理   150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2篇
  1948年   1篇
  1937年   2篇
  1936年   1篇
  19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基于GeoSOT-3D的空间对象快速可视化与实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空间信息剖组织,在全球海量、多源、多辨率数据组织与管理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优越性。但全球尺度的空间数据往往数据量大、内容丰富,进行对象表达时需处理的数据量,远远超出计算机硬件的处理能力。鉴此,本文在GeoSOT-3D地球空间剖框架下,借鉴已有三维快速可视化技术,并顾及GeoSOT-3D自身的全球多尺度划、无缝无叠、二进制一维整形编码等特性,将现有三维快速可视化方法与GeoSOT-3D剖框架特性相结合,提出了八叉树索引的空间对象裁剪和消隐策略,实现了GeoSOT-3D框架下空间对象的快速剖表达。同时,以空间电磁场的表达为例,开发了试验系统,并对结果进行了析,解决了GeoSOT-3D空间对象表达效率低下的问题。  相似文献   
972.
潘林华  程礼军  张烨  张士诚  王飞 《岩土力学》2015,36(12):3639-3648
页岩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极低,天然裂缝和水平层理发育,常规压裂增产措施无法满足页岩气的开发要求,水平井多段簇压裂是页岩气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技术能够大幅度提升压裂改造的体积、产气量和最终采收率。为确定页岩储层水平井多段簇射孔压裂的起裂点和起裂压力,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水平井套管完井(考虑水泥环和套管的存在)多段簇射孔的全三维起裂模型。数值模型的起裂压力与室内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证明了数值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利用数值模型研究了页岩水平井多段簇射孔压裂的起裂点和起裂压力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射孔孔眼附近无天然裂缝或水平层理影响,起裂点发生在射孔簇孔眼的根部;射孔簇间距越小,中间射孔簇的干扰越大,可能造成中间的射孔簇无法起裂;射孔密度和孔眼长度增大,起裂压力降低;天然裂缝的存在,在某些情况能够降低起裂压力且改变起裂位置,主要与天然裂缝的布方位及水平主应力差有关;水平层理可能会降低起裂压力,但与垂向主应力与水平最小主应力的差值有关。获得的起裂压力变化规律,可作为进一步研究水平井多段簇射孔条件下的裂缝扩展规律的基础,可以为压裂设计和施工的射孔参数确定及优化给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73.
从地质构造、含水层、隔水层、开采条件等方面详细析了赵官井田10煤层底板突水的影响因素,确定了断层强度指数、褶皱维值、"底板充水含水层组"水压、"底板充水含水层组"富水性、奥灰富水性、隔水层厚度、泥岩比率、底板破坏深度8个主控因素作为10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的决策指标,并建立了各主控因素专题图;运用层次析法(AHP)确定了各主控因素的权重系数,建立了基于"脆弱性指数法"的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模型,对10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在井田的南部煤层露头处脆弱性指数小,突水可能性较小;在井田的北部,特别是在井田东北部,脆弱性指数大,突水危险性较大。   相似文献   
974.
以重力位在场源内部满足泊松方程为依据,以重力矢量满足第三类边界条件为切入点,推导了与三度体重力矢量满足的边值问题相对应的变问题,进而利用有限单元法实现了对变问题的求解.立方体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新的系数矩阵存储方式较之传统方式能够更有效地节约存储空间,且为利用预条件共轭梯度技术更加快速地求解线性方程组提供了保障;重力矢量的计算精度与边界长度及单元网格的边长息息相关,其计算效率则主要取决于所要计算的节点总数和大型稀疏线性方程组求解算法的优劣;一般情况下,当单元的边长小于场源体边长的1/10、边界长度大于场源体长度的7.5倍时,能够获得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975.
姚莎  党志良  吴波  赵琰 《地下水》2009,31(1):111-114
对水质进行合理的评价有助于对水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调控。针对汉江安康段8个监测段断面的监测数据,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水质进行评价,采用隶属函数确定评价因子的隶属度以及改进的层次析法(IAHP)对评价因子的权重进行确定,克服了传统层次析法中权值计算和一致性检验的检验的复杂性,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976.
针对地磁变化场的非平稳性、非线性以及物理模型难以预测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长短期记忆网络预测方法并进行了验证。首先应用变模态解方法对地磁台站数据进行去噪,再根据地磁变化的混沌特性引入混沌理论对样本集进行优化,最终以长短期记忆网络预测地磁变化并对改进前后的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优化方法的预测效果较稳定,平均绝对误差小于2 nT,相关指数R2超过0.8,预测值与实测值的拟合度较高,有效预测时长可达2.5天,且在中国大陆的泛用性较好。  相似文献   
977.
基于量子蒙特卡罗的地球物理反演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将量子蒙特卡罗全局优化方法引入地球物理反问题,进而发展了一类新的地球物理非线性反演方法.量子蒙特卡罗方法是基于量子力学机制的随机方法,包括变蒙特卡罗方法、格林函数蒙特卡罗方法、扩散蒙特卡罗方法、路径积蒙特卡罗方法.本文简要回顾了量子蒙特卡罗方法的发展,阐述了其方法理论;随后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量子蒙特卡罗方法应用于地球物理反问题的求解是成功的,它适合于非线性、多极值的地球物理反演问题,在收敛速度和避免陷入局部极小等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且该方法也适用于其他领域非线性最优化问题的求解,其算法具有较强的通用性;最后就量子蒙特卡罗方法在地球物理反问题中的应用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做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978.
传统的评估场地效应的经验转换函数方法需要有一个小孔径台阵,布设若干地震计,其中须有离软土台不远的基岩台,但因北京市位于很大部无基岩出露的大面积平原地区,所以无法实现.我们用Nakamura方法对北京地区进行场地效应评估.北京市"十五"期间建立了数字地震观测台网,位于不同场地上的强震观测点清晰完整地记录了若干有感地震.本文利用近场地面自由场强震三向地震记录,通过Nakamura方法研究了北京地区的场地效应.并与1679年三河.平谷Ms8.1地震时北京地区实际遭受的宏观地震烈度相对比,结合北京地区的地下结构进行了析.结果表明,用Nakamura方法所获得的反映震害的指标(Nakamura谱比率)有3个高值异常区,别在北京东北部的怀柔县(值11.1、北京昌平区西部(值1O.1和市中心区(值8.1,这与三河.平谷Ms8.1地震时实际震害和观测点的地下局部构造基本一致.说明Nakamura方法在与北京地区地质构造类似的城市(平原、第四纪沉积层覆盖)如上海、成都、天津具有推广应用价值.我国正在建设大量自由场、数字化、宽频带、大动态强震观测点,该方法对于工程安全性评价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79.
重力异常分离的相关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重力异常离的相关法,它由测点坐标的多项式方程构建区域异常,由观测异常减去区域异常计算剩余异常,根据最大化已知测点的目标密度界面深度与剩余异常的互相关原则来离重力异常.互相关的最大化目标可写为最小二乘方程,并利用线性或非线性优化算法迭代求解出构建区域异常的多项式系数,进而可计算出全区的区域异常和目标密度界面的剩余异常,实现重力异常离.理论重力异常试验结果表明,相关法直接有效地利用了已知测点的目标密度界面深度信息,离效果良好、反映实际地质情况.  相似文献   
980.
岩体结构三维无缝建模与四面体优化剖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能雄  段庆伟  田红  于沭 《岩土力学》2008,29(10):2811-2816
复杂地质特征给数值模拟的建模工作带来很大困难,针对该问题,提出并实现了岩体结构三维无缝建模方法。将直接法拓展到四面体网格剖中,实现了基于岩体结构无缝模型的四面体优化剖方法,从而为数值模拟提供既符合地质实际,又有较高网格质量的计算模型。利用该方法建立了某拱坝坝肩岩体三维地质模型,并进行四面体优化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