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0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214篇
测绘学   53篇
大气科学   48篇
地球物理   341篇
地质学   362篇
海洋学   98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67篇
自然地理   28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61.
球面退化四叉树格网的剖分及变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为有效解决经纬度格网与四元三角网(QTM)在全球空间数据管理与操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新的全球离散格网剖分方法——球面退化四叉树格网(DQG),给出该格网的剖分原理与编码规则,并对其进行几何变形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DQG既具有经纬度格网结构简单的特征,又具有QTM几何变形稳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62.
根据揭示沙漠化扩张内在规律的相关气候驱动因子的假说,气候作用影响之下的沙漠化是在具反射率-降水正、负反馈特点的气候系统之中的区域干旱化过程与干旱土壤退化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辐射调节下的地表下垫面温度占主导的条件下,气候成因的沙漠化是由区域气候系统反馈所形成。正反馈的外部调节因子是降水量的变化和极端降水事件(特别是旱灾)的出现频率,降水量减少以及降水频率的降低直接影响沙漠化的程度。20世纪下半叶,人类因素导致的干旱土地退化作为另外的正反馈调节因子,其重要性正在增加。通常正反馈的扩大趋势会被通过蒸腾而进行的地表温度调节的负反馈所抑制。由正反馈到负反馈的转换是通过地球表面与大气层之间的热量交换的调节所确定的,其中非潜热因子处于增加状态。上述情况在反射率和地表温度同时增加的条件下发生。在超出绿色植物生物量及其NDVI指数阈值的条件下,负反馈向正反馈的转换就会发生。人为作用导致的植被退化加快了向绿色植物生物量阈值逼近的进程,从而引起气候因素驱动的沙漠化扩大。一个主要由气候因素影响的荒漠化区域,在大多数情况下,其绿色生物量均在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中达到了阈值。在中度的人为影响的植被退化条件下,这些地域一般都包括部分干旱与半干旱土地。然而有时,人类活动也会导致干旱的半湿润土地退化。本文运用Turan和Sahel地区1982-2001年NDVI指数的监测结果,分析了全球变暖和人为作用导致的土地退化。  相似文献   
63.
《地理教学》2007,(1):45-46
西藏自治区重点科研项目《应用卫星遥感技术研究藏西北高寒牧区草地退化机理》持续两年半的研究表明,由于全球变暖、过度放牧、人口增加和人类活动频繁等原因,藏西北高寒牧区草场退化面积正以每年3%至5%的速度扩大,1988年至2005年间退化了39.64%。  相似文献   
64.
Small runoff, large sediment load, and incompatible relationship of flow and sediment load are very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Yellow River. They are also the crux of the most prominent problems of the Yellow Riv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he regimes of flow and sediment load have to be improved by increasing water, reducing sediment load, and by using reservoirs to regulate flow and sediment load. The results of experiments for regulating the flow and sediment load in the last three years by the Xiaolangdi Reservoir have indicated that this measure is a realistic and effective way to mitigate the prominent problems in flood control of the Lower Yellow River at present and in the near future. However, the regulation system is still imperfect. It is advisable to speed up the pace of research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for regulating flow and sediment load.  相似文献   
65.
An extensive database of reservoir sedimentation surveys throughout continental United States is compiled and analyzed to determine specific degradation SD relationships as function of mean annual rainfall R, drainage area A, and watershed slope S. The database contains 1463 field measurements and specific degradation relationships are defined as function of A, R and S. Weak trends and significant variability in the data are noticeable. Specific degradation measurements are log normally distributed with respect to R, A, and S and 95% confidence intervals are determined accordingly. The accuracy of the predictions does not significantly increase as more independent variables are added to the regression analyses.  相似文献   
66.
王芳  夏丽华 《东北测绘》2002,25(3):12-14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强大的信息管理、空间数据处理分析功能,采用松散耦合式GIS建模方式,在景观格局分析的基础上,对二龙山水库流域退化生态系统进行景观生态规划,期望通过对原有的景观要素的优化组合或引入新的成分,调整或构造新的景观格局,以增加景观的异质性和稳定性,为二龙山水库流域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为可持续的景观管理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7.
论青藏铁路修筑中的冻土环境保护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研究已建青藏公路修筑过程中寒区冻土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破坏特征,分析总结了寒区环境破坏对公路工程的影响。青藏公路工程修建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冻土环境,使得多年冻土退化,上限加深,诱发了一系列冻胀、融沉、热融滑塌等冻融灾害,使得生态环境原本就很脆弱的寒区环境更加恶化,如植被退化、荒漠化等,同时,冻土环境的破坏也使得工程环境恶化,直接影响青藏公路正常交通运输。因此,在即将进行的青藏铁路修筑工程中,必须深入研究其对冻土环境的影响,对冻土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68.
圆形板基础下地基强度和变形非线性性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永法  泮威风 《岩土力学》2002,23(2):250-256
采用Drucker弹塑性模型、SAP91非线性有限元程序、Vizi CAD微机有限元前后处理系统计算、分析了轴对称问题,即圆形板情况下,基础板几何尺寸、基础刚度、边界条件、基础埋深对基础沉降量、塑性区开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础沉降随基础几何尺寸增大而增大,随基础刚度、埋深的增大而减小;基础刚度、几何尺寸、埋深的加大都能提高地基承载力。  相似文献   
69.
动力刚度计算方法-"盐溶”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讨论了采用盐溶法(damping-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争动力刚度时,在某些频率点(奇点)产生误差的原因;提出一种多次逼近的改进办法,提高了计算精度。在一般情况下,动力刚度的奇点是未知的。本文建议的逼近技术可用于校核这一方法所获得的结果。  相似文献   
70.
抗震拟动力试验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全面论述拟动力试验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刚度多自由度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的拟动力试验技术新方法,即以力控制方式为基础的力-位移混合控制方法,这种方法能实现大刚度多自由度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的拟动力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