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11篇
  免费   1201篇
  国内免费   1644篇
测绘学   235篇
大气科学   1086篇
地球物理   1472篇
地质学   3076篇
海洋学   1190篇
天文学   42篇
综合类   539篇
自然地理   616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186篇
  2022年   281篇
  2021年   226篇
  2020年   248篇
  2019年   249篇
  2018年   201篇
  2017年   175篇
  2016年   200篇
  2015年   267篇
  2014年   365篇
  2013年   298篇
  2012年   368篇
  2011年   391篇
  2010年   395篇
  2009年   401篇
  2008年   403篇
  2007年   335篇
  2006年   347篇
  2005年   263篇
  2004年   275篇
  2003年   255篇
  2002年   259篇
  2001年   243篇
  2000年   159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149篇
  1997年   151篇
  1996年   170篇
  1995年   145篇
  1994年   130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101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1942年   1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61.
浮体间距对多浮体系统水动力系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三维线性势流理论,采用格林函数法,对多浮体系统的水动力系数进行了数值分析。数值算例中给出了在固定波频下水动力系数与浮体间相对位置关系曲线。水动力系数的变化幅度随着浮体间距离增大而变小。随着浮体间距的变化,水动力系数极值的出现具有明显的规律,相邻的极大值(或极小值)的间距为半个波长或一个波长。  相似文献   
62.
《热带海洋》1996,15(1):17-23
应用Dean,Bodge和Lee近岸平衡剖面模式,对粤东靖海波控弧形海湾两种近岸剖面作了分析对比。结果显示推拟合的Dean模式与实际剖面偏差明显,由Bodge模式计算的凹度,北剖面小于南剖面,此与沿岩滩面坡度变化趋势一致,由Lee模式拟合的结果导出的波周期与实测值相近。  相似文献   
63.
64.
箱式超大型浮体结构在规则波中的水弹性响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利用三维线性水弹性理论研究了箱式超大型浮体结构在正弦规则波中的动力响应,用Bernoulli-Euler梁解析解计算结构在真空中的动力特性,用弹性体三维势流理论计算结构的水动力系数,浮体结构在单位波幅规则波中的刚体运动幅值与DNV/WADAM程序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并给出了垂向弯曲模态的位移,弯矩随波浪频率的变化规律,由于箱式浮体结构的低阶固有频率很低,相应的弹性振型的响应与刚体运动耦合,结构在波浪中没有发现明显的低阶弹性模态谐振。  相似文献   
65.
浙江台州湾潮滩不同粒级悬沙的动力沉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蒋国俊 《海洋通报》1993,12(5):51-55
本文根据潮滩悬沙粒度,含沙量和水动力资料以及细颗粒泥沙动水絮凝试验资料,分析了潮滩不同粒级悬沙的动力沉积特性。文章认为,粒径大于32μm的粗颗粒以单颗粒重力沉积为特征,大部分在涨急前落淤;粒径在4-32μm的中细粉砂,在适宜的动力条件下(流速小于28cm/s大于18cm/s)发生动水絮凝沉积,其它时间发生单颗粒沉积;粒径小于4.0μm的粘性细颗粒在流速小于21cm/s时发生动力絮凝沉积,流速大于2  相似文献   
66.
提出将基于动态特性的检测方法与局部物理检测手段相结合的探伤思路。利用动力学方法进行实时监测及损伤区域的粗略定位,再由物理探测方法实现损伤程度和位置的精确判断,从而降低对动态检测方法的精度要求。此外,文中尝试直接由结构的动力响应信号构建能量指标识别结构损伤的方法,不需要进行模态参数识别,算法简单,有望应用于海洋平台、高层建筑等可简化为串联多自由度体系的结构的实时监测和损伤初步定位。  相似文献   
67.
用1958—1967年海上调查和船舶报水文气象资料,计算了渤、黄、东海海面热量平衡各分量及其总和的年平均状况;分析了各热量分量的平面分布;估算了各分量的量级;讨论了海面热量平衡与水团分布和海洋环流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海、气界面上,海洋获得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失去的热量主要是由于海水的蒸发;暖流区海洋失热最多,尤其在黑潮主干区明显。同时还指出,年平均各热量分量的总和基本上反映了海洋环流的形势,而海洋内部的平流热输送为本海区带来大量的热量,从而弥补了通过海、气界面海洋释放给大气的热量。  相似文献   
68.
岬间海湾岸线平衡形态神经网络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目前海湾岸线平衡形态经验模型存在的不足之处。从沿岸输沙公式入手,阐述了平衡岸线的机理模式,重新定义了平衡海湾的“下岬角”,给出了模型参数与主波向的具体计算方法,并以华南典型海湾为学习样本,建立了岸线平衡形态的神经网络模型。通过模拟海湾与实际稳定海湾——乌场湾间的对比分析,表明所建神经网络模型是较抛物模型更为理想的平衡岸线模型。  相似文献   
69.
海洋沉积物粒度分布曲线往往同时具有多个峰,而且同一类型沉积物因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同其粒度分布曲线峰的位置也不同,沉积物粒度分布多峰的特点反映了沉积物不同的输运形式和沉降过程[1,2].因此,在沉积物的粒度分布数据中保存了有关沉积物输运和沉降的信息,而获得这些信息对于揭示沉积区域水动力特性、沉积物输运和沉降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0.
南黄海表层沉积物中氮的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分级浸取分离的方法获得了南黄海表层沉积物不同形态的氮,首次探讨其分布的区域性特征:南黄海表层沉积物中各形态氮在不同测线上均呈现出波状分布。B测线的基本上呈现出中部海域高,两边海域低,而西部海域又略高于东部海域的趋势,D和E测线的基本上呈现出西高、东低的趋势,C测线的则呈现出西低、东高的趋势,F测线的变化趋势比较平缓,从整体上看,SOEF—N和TN的分布呈现出西部海区比东部海区低的趋势。受各测线上沉积物种类差异的影响,自北向南各形态氮的变化幅度逐渐减小,其中SOEF-N在各测线上的变化幅度最大,且自北向南降幅最大。受水动力及沉积物粒度的影响,不同形态氮在黄海槽内各站位沉积物中的含量较高。沉积物中各形态氮在不同测线上的分布还表明,陆源输入对南黄海沉积物中氮测线分布有较小的影响,海洋自生氮对南黄海表层沉积物中氮的形态、含量与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