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32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3篇
海洋学   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近几年来,齐齐哈尔市楼房基础普遍应用钻孔压浆桩,该工艺很适合齐市地层情况,承载力高,施工效率高,是北方地区施工期短的优选桩型。由于应用广泛,很多施工队伍前来招标,所以施工质量就难免出现问题,根据多年的施工经验,浅谈一下钻孔压浆桩施工质量的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42.
利用全国1951-2000年的成灾面积和受灾面积的数据,分析我国北方的主要四类农业灾害的变化趋势和周期特点。经分析得出:(1)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的各类气象灾害中,旱灾影响最为严重,其次是水灾,成灾率的线性趋势表明,除水灾成灾率波动下降外,其余灾害均波动上升;(2)我国北方的灾情指数呈波动上升趋势,在不同灾情上,轻灾发生次数最高,重灾和大灾发生的频率最低,灾情指数的主要周期为13 a,预计2014-2017年灾情指数偏高,维持至2017年。  相似文献   
43.
水资源如何能够得到长期和可持续的供应和利用,已成为全社会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中国用水问题突出的是在北方地区。而北方地区依赖“开源”解决水问题已面临极限挑战。本文论证了中国北方地区未来进入用水微增长乃至零增长阶段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其主要依据是近年来的用水增长态势是进入稳定低增长阶段的前兆;农业用水量增长态势呈波动状态,效率有所提高;工业年耗水量在波动中有所下降;生活用水特别是城镇生活用水上升,但占全部用水的比重小。在政府管理和用水理念方面,需要在用水需求、用水观念、节水措施、制度建设上作出与时俱进的调整。  相似文献   
44.
陈荣 《地理教学》2013,(14):41-42
正南方人说今天3度好冷,山东人笑了:我们这零下3度。北京人也笑了:我们这零下13度。黑龙江人听到后哈哈大笑:我们这零下23度。南方人听完后冷笑一声:"我说的是室内…室内…好不好!!!"说罢,其他人顿时沉默不语。  相似文献   
45.
宗志平 《气象》2001,27(9):58-61
6月份 ,全国大部地区降水接近常年。北方地区 ,上旬旱情严重 ,中下旬多阵性降雨天气 ,部分地区的旱情有不同程度的缓解 ,仅东北地区北部、河套和华北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旱情日趋严重 ;南方局部地区出现暴雨洪涝。月平均气温 ,全国大部地区接近常年或偏高。今年第 2号台风“飞燕”在福建福清登陆 ,福建、浙江、江苏以及上海等省市遭受一定损失。1 天气概况月降水量 ,西北地区大部、华北西部、东北地区北部等地小于 50 mm,其中内蒙古西部、甘肃中西部及南疆等地不足 1 0 mm;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有 50~ 30 0 mm,江南东部及两广、福建北部、云南…  相似文献   
46.
越南北方气候与气候生产力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利用越南北方19个代表性站点,近50a的逐日气象资料,分析了越南北方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EOF(Emp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和其他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气候生产力的变化以及气候异常导致气候变率不稳定的时空分布。  相似文献   
47.
中国北方干旱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1,自引:9,他引:31  
文中重点分析了我国北方干旱气候的基本特征,并从影响中国气候异常的主要因子初步探讨了干旱的成因。指出在全球与东亚区域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主要影响因子的年际异常变化和年代际振荡是我国干旱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8.
朱俊凤 《中国沙漠》2004,24(4):518-518
我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因沙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亿元人民币,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全国性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大范围沙尘暴不断侵袭我国的北方地区,严重影响了当地民众的正常生活,引起了社会各界和国家的密切关注。在这种形势下,由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项目  相似文献   
49.
东北遭遇罕见暴风雪北方出现5次沙尘天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珊珊 《气象》2007,33(6):124-125
3月,全国平均气温为4.5℃,比常年同期偏高1.3℃;月内气温起伏变化大。上中旬,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低;下旬,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异常偏高。全国平均降水量为31.5mm,较常年同期略偏多;北方大部地区较常年同期偏多,南方大部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少。月内,东北遭遇罕见暴风雪灾害;西南部分地区发生春旱;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5次沙尘天气过程。上旬,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大部地区,安徽、江苏等地的局部地区遭受低温冷冻害;贵州、山东、江苏等地出现雷雨大风和冰雹等局地强对流天气;  相似文献   
50.
北方水稻低温冷害指标持续适用性检验与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农业气象指标的可持续适用性检验与比较,对提升农业气象业务能力意义重大。应用北方地区代表县(市)1960—2010年逐日气温资料和历年水稻产量资料,计算冷害温度指标界定水稻冷害发生的正确率,对中国北方水稻延迟型冷害和障碍型冷害常用的指标进行应用效果检验,并比较适用性差异。结果表明,界定水稻延迟型冷害的5—9月气温指标稳定适用,正确率达到78%左右,可持续性好;积温差额指标也比较稳定,可以继续应用;但是积温距平指标判定冷害的正确率较低,多数地方不宜继续使用。界定水稻障碍型冷害的日平均气温、日最低气温及其持续时间指标比较稳定可靠,多数县(市)可以继续应用,但少数县市应暂停使用;日最低气温指标界定冷害的正确率略高于日平均气温指标。多年来,这些指标尽管要素和原理不变,但在适用性及可持续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年代和区域差异,应选择使用并及时修订过时的指标,以适应气候变化和水稻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