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49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20篇
地质学   125篇
海洋学   11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2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2年   1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Xizhang trench is located 10 km northwest of Taiyuan city, Shanxi Province, in front of a NNW-trending scarp of 4.6m height on the northern segment of the Jiaocheng fault zone. The dimensions of the trench are 108m in length, 8m in width, and 10m in depth. There are 18 horizons revealed in the trench. The upper strata are sandy loam; the upper strata of the downthrown block of the fault are gravels, the lower ones are an interbed of brown loam and sandy loam. The strata on the upthrown block of the fault are sandy loam containing gravel. The trench shows 3 fault planes, and the upper offset point on the fault plane is 1.5m below the ground surface, the newest dislocated stratum is (3.74±0.06) ka BP. The trench reveals a lot of deformation traces, such as fault planes, dislocated strata, colluvial wedges and formation til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ata and faults in the trench shows that 3 paleoearthquake events have occurred at the Jiaocheng fault zone since the Early Holocene, they are about (3.74±0.06)- (3.06±0.26)ka BP, (8.35±0.09)ka- (3.74±0.06)ka BP, and( 10.66±0.85) - (8.35±0.09)ka BP. The average interval among the events is 2.6 - 3.6ka. The minimum coseismic vertical displacements of the 3 events are 3.0m, 2.5m and 3.2m, respectively. The significance of Xizhang trench is that the Jiaocheng fault used to be active thousands of years ago, though there is no M ≥ 7.0 earthquake recorded in historical documents. Evidence of new Jiaocheng fault zone activity during the Holocene is important for the earthquake safety assessment of Taiynan city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62.
深渊着陆器技术研究及马里亚纳海沟科考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斗深渊是指海洋中深度超过6 000 m的区域,占据了海洋底部45%的深度范围,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斗深渊科学代表着当前海洋研究最新的前沿领域。面向海斗深渊科学近海底长时探测与采样应用需求,介绍了我国自主研制的7 000 m级"天涯"号、"海角"号深渊着陆器系统,针对深渊着陆器的装备特点,重点研究了生物原位观测、微生物富集与固定、生物诱捕及沉积物取样等技术。描述了深渊着陆器在马里亚纳海沟开展的试验和科考应用,验证了着陆器及采样技术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其对深渊科考的适用性,并取得了多项科考成果。  相似文献   
63.
本文通过端点效应压制的Hilbert-Huang变换, 对大同及沁源台布置的四分量钻孔应变仪记录的印尼8.6级地震激发的应变地震波形进行时频分析, 结果显示印尼8.6级地震的主震和8.2级余震的应变地震波序列各个震相具有不同的时频特征: ① 地震波到达之前的所谓“环境噪声”部分, 瞬时频率低, 瞬时振幅小; ② P波初至时, 高频成分突然增加, 振幅也随即增强; ③ S波到达时, 频率有所降低而振幅剧烈上升; ④ 面波到达时, 振幅进一步剧烈上升达到整个序列的极大值; ⑤ 尾波部分振幅逐渐降低, 但与噪声部分相比频率依然偏高, 振幅依然偏大。 本文也将应变地震波与地震仪记录的地震波进行对比, 虽然应变地震波与地震波波形和Fourier谱具有极高的相关系数, 但从Hilbert-Huang变换得到的边际谱上看, 应变地震波与地震波有显著的区别, 应变地震波比地震波记录的低频成分相对更多。 通过Hilbert谱, 有助于更好地了解非平稳信号的局部特征, 对于突变信号的地震波, Hilbert-Huang变换是一个较好的时频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64.
印尼穿越流连接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调节这两个大洋之间的热量和水汽的交换,继而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印尼穿越流的通量、水体性质和垂向分层受东亚季风和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等气候现象强烈影响.本文研究了钻取于帝汶海区印尼穿越流出口处S018462孔的沉积物,分析浮游有孔虫表层水种和温跃层水种壳体的氧同位素和Mg/Ca比值,恢复了末次冰期以来印尼穿越流表层水和温跃层水的温度和盐度以及垂向温度梯度的变化,并与钻取于西太平洋暖池中心的3cBX孔记录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末次冰期时帝汶海与西太平洋暖池的表层海水性质几乎一致,自大约16ka以来帝汶海相对暖池的表层海水淡化显著,但二者之间的温度差异变化不大.冰消期时,帝汶海和暖池温跃层海水温度均呈现升高趋势,在大约11.5ka达到峰值;之后,暖池中心的温跃层海水温度总体维持不变,而帝汶海的温跃层海水温度逐渐降低;6ka以来,帝汶海和暖池温跃层海水性质总体趋于一致.上述结果表明,早全新世(11.5—6ka),类拉尼娜状态以及东亚夏季风降水的增加,使得区域内表层海水盐度降低,抑制了印尼穿越流表层流,导致温跃层流加强.6ka以来,除了东亚冬季风影响下最终造成帝汶海温跃层变浅外,ENSO的频繁活动也可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5.
印尼大地震震前次声异常信号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12月26日发生在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印度洋海斌的地震震级高达9.0(Mw9.0),引起了巨大海啸.造成了几十万人的伤亡,至今全世界的人们还记忆犹新。美国地质调查局把此次地震列为百年以来全球第五大地震。时隔3个月,2005年3月29日在印尼又发生了Ms8.7地震,5月17日再次发生了7.1级地震。北京工业大学地震研究所在这几次印尼地震前都收到次声波异常信号,本文对这些异常信号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66.
67.
2012年4月11日印尼苏门答腊发生8.6级、8.2级地震,我国大量地下流体台站记录到丰富的同震响应现象,甘肃地下流体观测资料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同震响应。本文分析两次大地震时甘肃地区数字化水位、水温同震变化特征和响应能力,得到大部分井水位的同震响应有较一致的变化规律,且以振荡变化为主,震后较快恢复到原有状态,响应程度也与震级密切相关,即震级越大响应能力越强;由于水温和水位有不同的响应机理,因此水温不遵循这种规律,水温观测只有2个井点记录到同震响应,且记录的幅度基本相当,变化周期较大,恢复时间也较慢。  相似文献   
68.
张锟  任鲁川  田建伟  刘哲 《中国地震》2016,32(4):702-709
以琉球海沟俯冲带作为研究区,将广义极值理论用于估计潜在地震海啸源震级上限,首先分析了琉球海沟俯冲带的地震地质构造特征以及历史地震资料,界定潜在地震海啸源区,然后根据地震活动性特征按时间域进行分割,并提取各时间段发生的极限震级的地震样本,最后通过广义极值分布模型估计了该区域的震级上限值和强震重现水平,并对其进行了不确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69.
《中国勘察设计》2009,(5):71-71
日前,由中国路桥公司负责设计、施工总承包,经过中、印尼承建商3年多的合作,东南亚最大的跨海大桥——印度尼西亚泗水一马都拉大桥(泗马大桥)主桥顺利合龙,大桥的合龙标志着中、印尼两国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塑造了一座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70.
环球360     
《西部资源》2013,(3):53-57
印尼矿业部长称2014镍矿出口税将提高印尼矿业部长称,政府不可能在2014年实施原矿出口禁令,主要由于国内冶炼厂十分有限。但由于修订法律需要数年时间,政府并未考虑修订2009年矿业法案,只是考虑法律条文中是否有漏洞,通过弥补法律漏洞,推进矿主推行建厂计划,同时保证政府税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