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3篇
  免费   222篇
  国内免费   323篇
测绘学   93篇
大气科学   167篇
地球物理   119篇
地质学   439篇
海洋学   392篇
综合类   201篇
自然地理   1077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21.
籍传茂 《地下水》2001,23(3):113-113,120
籍传茂同志为国土资源部咨询委员 ,前地矿部国际司司长 ,曾出版“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专著 ,长期从事地下水资源研究 ,主持地矿部的外事工作 ,十分关心《地下水》杂志和“地下水信息网”的工作。结合他参加第30和第 31届国际地质大会及其他国际活动的经历 ,对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和地质指标等问题深有见解 ,并撰写此文。对地下水工作很有意义 ,特在此转载 ,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2.
介绍了水库生态系统模拟模型,对水库生态变化过程及其数学模拟方法进行了分析.采用1995年的水文、气象、水库调度资料、入库河流水质及水库初始水质资料模拟了该年度丹江口水库水体生态逐日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3.
陈钧材  赖良魁 《水文》2001,21(Z1):50-51
通过对典型洪水事件的考察、分析,从洪水对土壤侵蚀、泥沙输移和水环境的影响三个方面,分析了洪水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4.
采用受控定向钻探技术,在我省固体矿产地质勘探中尚属首次,结合栾川冷水北沟铅锌银多金属矿区设计的ZK2701定向孔,探讨总结出了以螺杆钻完成的受控定向钻探技术的操作方法、计算方法及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5.
介绍一种较新的决策方法——层次分析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26.
目前,“可再生能源”这个词已进入技术发展的阶段。我们目前利用的能源是不可再生的。我们生活在都市中。由于太阳光照射1小时的能量即可满足我们一年的能源需要,今后的能源利用必定要考虑太阳能。利用地球内部的热量梯度即地热能在今后亦是诱人的。原子能尤其是聚变能的潜力极大,但尚没有迹象表明,人类非得将精力消耗在利用裂变能上不可,尽管目前这方面的技术有被滥用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7.
以渭北旱原合阳县甘井乡为例,对其物能产投关系进行了研究。氮、磷素及能量的转化效率在产量中等(约2550kg/ha)时最高,低产和高产时都下降;水分转化效率与产量呈正相关。根据物能产投关系及其它有关指标,对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估,其结果能客观反映农业生态建设的成就。  相似文献   
128.
129.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果业,常会涉及到大生态系统的各类环境因子群。龙泉花果山的大生态系统主要是以风化岩体→紫色土容库→蜜桃等构成的向量大系统的综合反映,并呈现非均衡耗散结构的复杂协调性,这些因素直接制约“三高”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0.
肖丽芳  林晓丹  任东 《地质学报》2022,96(5):1654-1679
昆虫植食是昆虫与植物相互作用关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探索地史时期陆地生态系统中昆虫植食行为的起源与演化是探究古环境重建及古气候变化的重要切入点,其结果将更好地揭示现生昆虫取食行为背后的生物学及生态学意义。本文梳理了昆虫植食的研究历史;阐述了植物化石上的生物损伤与非生物损伤的主要区别;介绍了昆虫植食研究的化石证据以及功能性取食组 损伤类型研究体系(Functional feeding group damage type, FFG DT)。昆虫植食多样性在地质历史时期的演化过程分为8个阶段:① 志留纪—泥盆纪(444~359 Ma)为昆虫植食的起源时期;② 石炭纪(359~299 Ma)为昆虫植食的扩张时期;③ 二叠纪(299~252 Ma)为昆虫植食的稳定时期;④ 三叠纪(252~201 Ma)晚期,昆虫植食再次多样化;⑤ 侏罗纪(201~145 Ma)昆虫植食程度进一步加强;⑥ 白垩纪(145~66 Ma)裸子植物逐渐为被子植物所替代,昆虫植食大幅度增加;白垩纪末期,昆虫植食水平下降;⑦ 古近纪(66~23 Ma)昆虫植食水平提高;⑧ 新近纪(23~26 Ma)昆虫植食与现代基本相似。影响昆虫植食的主要因素包括气候环境、昆虫和植被多样性、昆虫口器类型、植物群落组成和微生物等。目前,统一昆虫植食研究体系和方法、填补各历史阶段的缺失信息等问题在昆虫植食研究中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