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19篇
  免费   2376篇
  国内免费   3182篇
测绘学   545篇
大气科学   2566篇
地球物理   1202篇
地质学   7271篇
海洋学   1941篇
天文学   98篇
综合类   627篇
自然地理   927篇
  2024年   105篇
  2023年   363篇
  2022年   440篇
  2021年   497篇
  2020年   421篇
  2019年   466篇
  2018年   332篇
  2017年   367篇
  2016年   359篇
  2015年   411篇
  2014年   679篇
  2013年   488篇
  2012年   602篇
  2011年   574篇
  2010年   526篇
  2009年   559篇
  2008年   499篇
  2007年   505篇
  2006年   472篇
  2005年   484篇
  2004年   442篇
  2003年   495篇
  2002年   559篇
  2001年   550篇
  2000年   433篇
  1999年   373篇
  1998年   358篇
  1997年   392篇
  1996年   370篇
  1995年   332篇
  1994年   304篇
  1993年   256篇
  1992年   263篇
  1991年   238篇
  1990年   229篇
  1989年   175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7篇
  1942年   5篇
  1941年   5篇
  1936年   9篇
  1935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71.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长岭子斜长花岗斑岩位于大兴安岭锡林浩特增生杂岩带内.本文对长岭子斜长花岗斑岩进行了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以及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研究.长岭子斜长花岗斑岩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48.1±4.7)Ma,是早三叠世岩浆活动的产物;继承锆石除外,样品中锆石具有正的εHf(t)值(...  相似文献   
872.
选取19组安徽省地级市的古、新八景,基于“三元传播模式”,总结与对比创作者、传播载体、欣赏者及内容方面的传播特征差异,对大学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通过编码技术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景名审美机制。研究发现:(1)八景从古到新经历了从上流化到大众化的变化;(2)古八景的审美重点在于“虚”的情感感知和理解,而新八景偏向于“实”的了解和体验;(3)景名审美机制模型涵盖美的审视、美的共创、美的转移、美的理解、美的知觉和美的表达6个维度,各维度间的互动反映了“情理入—创想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873.
未来变暖背景下北极气候变化特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六阶段(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6,CMIP6)中对北极气候变化模拟能力较好的模式模拟结果,研究SSP2-4.5情景下21世纪北极2 m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极地陆地的欧亚大陆(Eurasia,EA)和北美-格陵兰(Greenland,GL)对全球变暖具有不同的响应。EA在21世纪中叶前变暖趋势显著,之后主要表现为年代际尺度的冷暖振荡;GL则始终保持增暖趋势。EA、GL分区气温均存在年际、年代际(10~20 a)尺度上的波动,GL分区还存在20~40 a的准周期变化。(2)前冬北大西洋涛动正位相会引起次年夏季北大西洋呈南北向“-、+、-”三极型海面温度异常,并通过影响大气环流导致EA分区气温正异常,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年代际尺度上。(3)北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为正异常时,北美至格陵兰位势高度偏高,GL分区增暖,并且这种影响在21世纪70年代后更重要;北太平洋北部的海面温度正异常对GL分区增温也有贡献。  相似文献   
874.
《内蒙古气象》2021,(1):46-50
文章以STM32芯片为核心处理器,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无线网络传输的温度采集节点,该模块采用气象业务中使用的PT100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检测,通过ZigBee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多个节点通过ZigBee网络组网实现固定区域的多点温度检测。经试验比对,表明该节点的检测最大误差小于0.2℃。  相似文献   
875.
<正>1研究背景青藏高原受到欧亚大陆挤压和印度次大陆碰撞发生隆升,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构造最为复杂的高原地带。复杂的构造也让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成为我国中强地震的易发区,2021年5月22日玛多MS 7.4地震就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  相似文献   
876.
梅冥相 《古地理学报》2007,9(2):117-132
上扬子区特别是贵州及其邻区的寒武系娄山关群发育一套化石贫乏的浅水台地相白云岩,横跨中、上寒武统,厚度上千米,自北西向南东随着沉积环境水体的加深逐渐相变为开阔海台地相灰岩、陆棚相泥页岩等。由于化石贫乏难以进行详尽的年代地层划分,但是发育石盐假晶泥晶白云岩所反映的沉积环境水体变浅以及发育颗粒白云岩所反映的水体加深,表明可以应用从岩相序列到沉积相序列的方法对该套白云岩进行层序地层划分,成为在“海平面变化的框架内探讨沉积相迁移”的典型代表。巨厚的贫乏化石的娄山关群白云岩与下伏厚度较小、产三叶虫化石的陡坡寺组白云质细粒混合岩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它们组成了1个二级层序,并可以划分为7个三级层序。陡坡寺组细粒混合岩系代表了二级海侵作用所造成的水体加深,而娄山关群白云岩自北西向南东进积尖灭则代表了二级海退过程所造成的水体变浅。该二级层序本身即是1个总体向上变浅的沉积相序列,其相序组构与三级层序相似,三级层序的相序组构与那些由岩相序列所组成的若干环潮坪型米级旋回也具有相似性。因此研究区娄山关群白云岩构成了1个复杂而有规律的、独特的层序地层格架,并由此反映了沉积物的时间演变序列和沉积相的空间展布特征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代表了其古地理演变过程既受制于海侵加深和海退变浅的时间过程,同时又受控于沉积环境水体自北西向南东由浅变深的空间变化过程。娄山关群白云岩的层序地层研究表明:层序地层学研究的核心是沉积物的时间演变序列以及沉积相的空间展布形式所代表的规律性,并根据这种规律性进行地层划分和对比。  相似文献   
877.
对北祁连造山带老虎山地区下奥陶统和中、上奥陶统硅质岩的沉积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下奥陶统硅质岩为生物化学作用成因,沉积于被动大陆边缘深海环境;中、上奥陶统下部与玄武岩共生的硅质岩显示热液成因,沉积于洋脊环境;中、上奥陶统上部硅质岩指示生物化学成因,形成于大陆边缘环境。上述特征表明老虎山地区在早奥陶世为相对稳定的被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所含硅质岩和陆缘碎屑岩为大陆斜坡相浊流沉积。中、晚奥陶世柴达木板块向华北板块俯冲在弧后产生离散型活动大陆边缘,形成弧后盆地,硅质岩及其共生的枕状玄武岩和浊积岩应属于扩张弧后盆地的产物。  相似文献   
878.
热测应力为观测地壳应力的动态变化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但它的深入应用强烈依赖于高精度温度测量技术的进步.文中基于低温漂定值电阻与测温电阻组成的平衡桥式四线制温度传感器,考虑了恒流换向驱动和深度Kalman数字滤波等一系列技术改进后,研发了新一版高精度温度测量系统,设计的温度分辨率为0.003mK.经过实际检验:温度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879.
利用1961—2017年中国各省市701个完整时间序列逐日气象资料的台站数据,以《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中的供暖标准为指标,采用滑动5 d平均方法,从气温和体感温度两种角度,分析了中国南方地区省市供暖的必要性.结果表明:从气温计算的采暖期看,江苏省、安徽省北部、四川省西部、贵州...  相似文献   
880.
1961—2017年中国华东区域高空温度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国华东六省一市13个探空站1961—2017年高空温度数据,对850 hPa、500 hPa、200 hPa高空温度的时间变化特征和空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61—2017年中国华东区域对流层中下层增温趋势明显,向上增温趋势减弱,对流层顶增温趋势有所增强.850 hPa、500 hPa温度的年代际变化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