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2篇
  免费   276篇
  国内免费   301篇
测绘学   440篇
大气科学   509篇
地球物理   181篇
地质学   630篇
海洋学   146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180篇
自然地理   152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43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地基GPS水汽监测技术及气象业务化应用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建立了川渝地区地基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水汽的本地化计算模型,开发出GPS遥感水汽的计算软件包,开展了局域地基GPS观测网遥感大气水汽的试验及业务应用,反演出30 min间隔的高时间分辨率GPS可降水量序列。评估了反演精度,研究了GPS水汽产品在气象业务应用的可行性。研发了可搭建在MICAPS(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process system)平台上的地基GPS水汽监测业务化应用系统,实现了局域地基GPS观测网数据的实时传输、数据解算、可降水量反演和GPS水汽产品的可视化,并在气象业务部门试运行,在强降水、暴雪等灾害性天气预报中发挥了独特作用。本项目组系统性研究了GPS可降水量的时间变化、水平分布,分析了GPS可降水量与气温、气压、比湿、辐射和降雨量等地面气象要素以及与局地环流、水汽输送和循环等大气过程及地形的对应关系。研究了GPS水汽产品在几类典型灾害性天气(西南暴雨、持续性降水、冰冻雨雪、大雾)以及人工增雨中的演变特征,揭示了GPS探测水汽技术及其产品在天气预报业务中的应用方法。进行了GPS可降水量的日循环合成分析,GPS可降水量在华北暴雨、西南暴雨、华西秋雨、四川盆地夜雨等方面的应用研究,以及不同云系降雨过程、不同类型降雨过程中GPS可降水量的对比分析。例如,对不同类型降雨过程中GPS-PWV(precipitable water vapor by GPS,GPS可降水量)的比较表明,在夏季暴雨发生前5~10h,GPS-PWV的激增可很好地预示其后的强降雨天气;而对于类似秋绵雨的一般性持续降雨来说,GPS-PWV的连续大幅递增或递减并超过平均值可作为降雨开始或结束的预报依据;对于不同类型降雨天气过程GPS-PWV具有不同的日变化特点,它能及时反映水汽的局地变化特征,作为水汽异常输送中的强信号,GPS-PWV在降雨天气分析及预报中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52.
梅雨期暴雨系统的流依赖中尺度可预报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尺度天气系统的初值敏感性,导致了中尺度系统预报极限的存在.中尺度系统的初始误差的快速增长及其中尺度可预报性依赖于系统流的特征.梅雨暴雨形成是多尺度天气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决定了梅雨期暴雨的形成机制的多样性,也决定了其初值敏感性的差异性.本文重点对比分析了五种不同类型的梅雨暴雨的误差增长特征及其机制.冷空气抬升、低层涡...  相似文献   
953.
更换地面气象观测仪器应注意的事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面气象观测仪器因性能不符要求、出现故障或使用到期等原因需要更换,更换仪器时,应保证观测数据序列的连续性和准确性,否则会对观测记录造成重大影响。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归纳和总结更换仪器的注意事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4.
简要回顾了20世纪中叶气象学家洛伦茨(E.N.Lorenz)研究混沌现象的历程,梳理其中主要事件及其发生脉络,剖析他的研究思路和科学方法特点,绘制出他研究发现的技术路线图,分析了科学方法论在其中的作用和意义.结果显示,他发现的技术路线遵循科学方法论原则,以质疑为起点,经过猜想提出假设,依靠数学物理建模,最终用数值试验方...  相似文献   
955.
结合佛山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普查项目的开展情况,探讨了城市部件数据普查的前期准备、普查流程及任务分解等要点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为其他城市开展类似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56.
根据影像灭点理论分析建筑物道路特征线与影像平面线段间数学关系,对影像所提取线段进行分类。实验通过立体影像中模拟数据和基于影像边缘提取线段的处理实现了地物特征线段的快速自动分类,无关线段过滤效果显著,是移动测量地物自动量测与影像理解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957.
权威发布     
《今日国土》2011,(5):4
数字51.2%商务部5月4日发布的监测显示,今年"五一"小长假,城乡消费品市场繁荣兴旺,销售较快增长。4月30日—5月2日,重点零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9.7%,日均销售额比节前(4月29日)增长51.2%。83万吨5月5日发布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绿色出行报告》称,上海实施的绿色交通战略,在去年世博会举办期间,共减排二氧化碳83万吨,相当于少燃烧3.5亿升汽油。  相似文献   
958.
联合地基GPS和空基COSMIC掩星的可降水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10年1~2月的COSMIC掩星气象观测数据和IGS地面跟踪站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利用现有可获取的地面CORS网络和中国区域IGS跟踪站联合COSMIC掩星事件进行了处理分析,研究并设计了基于网络的大气可降水量估计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959.
针对GPT2w模型误差累积所导致的天顶对流层延迟(zenith tropospheric delay, ZTD)和大气可降水量(precipitable water vapor, PWV)精度不高的问题,利用2017年长三角地区7个探空站和2个GNSS站的实测数据检验GPT2w模型获取的气压、温度、水汽压、加权平均温度(Tm)和ZTD等参数的精度,并融合GNSS解算得到的ZTD(GNSS-ZTD)与GPT2w模型获取的气象参数,提高PWV反演精度。结果表明:1)近地面处的气压、温度和水汽压的bias分布在-3~4 mbar、-7~7 K和-9~2 mbar之间,精度较高;2)GPT2w模型获取的Tm在长三角地区适用性较好,年均bias和RMS分别为-1.21 K和6.89 K;3)基于GPT2w模型解算的ZTD的bias和RMS均值分别为1.4 cm和9.4 cm,精度明显低于基于实测气象数据获得的GNSS-ZTD;4)参数融合法计算的PWV与GNSS-PWV精度相当,该方法可用于无实测气象参数时实时获取PWV。  相似文献   
960.
采用中国区域2017~2018年与GNSS站并址的49个探空站资料对GPT3模型估算的气象参数的精度进行评估,再利用49个GNSS站结合GPT3模型估算的气象参数反演日均大气可降水量PWV,并采用与GNSS站并址的探空站数据对其精度进行评定。实验得出:1)在中国地区,1°分辨率的GPT3模型的精度和稳定性优于5°分辨率,其气压、气温和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m的偏差均值分别为0.73 hPa、1.34 K和-1.67 K,均方根误差均值分别为4.21 hPa、3.75 K和4.15 K;2)利用GPT3模型提供的气温结合Bevis经验公式反演的PWV与GPT3模型提供的Tm反演的PWV精度相当,且2种方法反演的PWV和探空资料实测地表温度反演的PWV呈现很好的一致性,在我国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反演PWV的精度优于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