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3篇
  免费   228篇
  国内免费   321篇
测绘学   160篇
大气科学   321篇
地球物理   181篇
地质学   1170篇
海洋学   125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62篇
自然地理   56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76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9年   2篇
  1948年   6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2篇
  1944年   2篇
  1941年   2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一、教学理念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992.
2001年以来全球8级地震呈现新的活跃态势, 7.5级以上强震在空间上呈优势分布, 强震相对集中在西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 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的汇聚边界带上尤为突出。 2009年全球发生20次7级以上强震, 其中有15次发生在印度—澳大利亚板块, 近期仍具有延续全球强震活动优势空间分布。 本文在以往关于印度—澳大利亚板块运动方式以及相关地震活动研究基础上, 将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分为印度亚板块和澳大利亚板块, 依据强震应变释放资料分析中国大陆西部、 印度板块边界和澳大利亚板块边界之间强震活动可能的相关性。 结果表明, 中国大陆西部地区与印度板块边界的强震活动有较好的相关性, 印度板块边界与澳大利亚板块边界活动也有一定的相关性。 1914—1993年时段的中国大陆西部地区5个完整强震释放时段与印度板块地震活动表现出很强的相关性, 且中国大陆西部地区强震活动相对印度板块边界地区滞后0~5年, 这对于中国大陆地区强震趋势跟踪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93.
肖艳  胡洋 《地理科学》2011,31(5):589-593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衡量一个地区科技进步水平,评价地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及区域经济竞争能力的重要依据。首先介绍了协整理论基本原理,基于1995~2008年吉林省的GDP和吉林省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数据,利用Engle-Granger两步法基本原理,检验两列数据之间的协整关系,在此基础上得出吉林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与吉林省GDP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的结论,并提出在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应发挥政府的宏观引导和调控作用,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运用风险投资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加强科技交流和贸易往来以及大力培养和引进高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994.
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中国西部地区地震风险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游珍  封志明  杨格格  杨艳昭 《地理科学》2011,31(9):1125-1130
利用全国地震目录数据库,系统梳理建国以来中国西部地区5.0级以上地震信息;利用信息扩散理论,从年最大震级和各级地震灾害年频次两个方面对西部12省、市、自治区的地震灾害进行风险评估。在此基础上,将风险估计离散值进行曲线拟合,系统评价中国西部地震最为多发5省区的地震风险分布趋势及差异,定量揭示中国西部地区地震风险,为西部地区地震防灾减灾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5.
位于中国西部戈壁深处的金川镍矿,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镍矿,被誉为中国的“镍都”。金川铜镍矿经过42年的开采,其资源危机、经济结构危机、环境危机开始呈现出来.这让人们无法不担忧:中国镍都能走多远?[编者按]  相似文献   
996.
鄂尔多斯盆地环县地区长6沉积体系展布特征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岩矿资料表明,鄂尔多斯盆地西部环县地区延长组长6三角洲沉积体系物源来自西部。进一步的地震相研究表明,该三角洲沉积体系在虎洞一带分为两支,一支沿环县-樊家川一线呈东西方向展布,另一支顺洪德方向呈北东向延展,并在耿湾-罗卜塬附近与东北物源体系的安边三角洲交汇。  相似文献   
997.
东濮凹陷西部斜坡带油田水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实际测试资料,统计分析了东濮凹陷西部斜坡带沙河街组油田水的水型、矿化度、盐类离子组分和化学系数的纵、横向变化特征,并探讨了油田水特征对油气聚集与保存的指示作用。研究表明,研究区油田水以CaCl2型为主;矿化度随埋深增大而增大,Ⅱ台阶发育高矿化度区;常规离子组成中阳离子为Na^+ +K^+、Ca^2+、Mg^2+;阴离子为C1^-、SO4^2-、HCO3^-,并以Na^++K^+和Cl^-占绝对优势,在深层高矿化度区存在阳离子交替吸附现象;由浅至深、自Ⅲ台阶到Ⅰ台阶,钠氯系数、脱硫系数、碳酸盐平衡系数和钠钙系数呈减小趋势,而变质系数和钙镁系数则逐渐增大;油田水分布特征指示着研究区深层的油气保存条件优于浅层,从西部斜坡带顶部到洼陷中心油气保存条件越来越好,Ⅱ台阶是重要的油气聚集区带与勘探对象。  相似文献   
998.
The dramatic decline of summer sea ice extent and thickness has been witnessed in the western Arctic Ocean in recent decades, which hasmotivated scientists to search for possible factors driving the sea ice variability. An eddy-resolving, ice-ocean coupled model covering the entire Arctic Ocean is implemented, with focus on the western Arctic Ocean. Special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summer Alaskan coastal current (ACC), which has a high temperature (up to 5℃ ormore) in the upper layer due to the solar radiation over the open water at the lower latitude. Downstream of the ACC after Barrow Point, a surface-intensified anticyclonic eddy is frequently generated and propagate towards the Canada Basin during the summer season when sea ice has retreated away from the coast. Such an eddy has a warm core, and its source is high-temperature ACC water. A typical warm-core eddy is traced. It is trapped just below summer sea ice melt water and has a thickness about 60 m. Temperature in the eddy core reaches 2-3℃, and most water inside the eddy has a temperature over 1℃. With a definition of the eddy boundary, an eddy heat is calculated, which can melt 1 600 km2 of 1mthick sea ice under extreme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999.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contribution is to explore the technique to use 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 filers (ADCPs) for suspended sediment flux measurements, which may be applied to coastal embayment environments such as estuaries and tidal inlets for sediment exchange and budget studies. Based on tidal cycle measurements from the entrance of ]iaozhou Bay, Shandong Peninsula, eastern China, statistical rela- tionships between the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SSC) and ADCP echo intensity output are estab- lished. Echo intensity data obtained during an ADCP survey along two cross-sections during a spring tidal phase were transformed into SSC data. The ADCP current velocity and SSC data were then used to calculate the flux of fine-grained sedi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net sediment transport at the entrance is directed towards the open sea, with an order of magnitude of 103 t per spring tidal cycle; hence, although Jiaozhou Bay is a low SSC environment, the tidally induced suspended sediment transport can be intense.  相似文献   
1000.
选取海南岛目前风沙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昌江县西部的昌化地区和海南西部最干旱的地方--东方市八所地区作为研究区,利用20世纪30年代1∶ 50 000、50年代1∶ 25 000和70年代1∶ 50 000 3个时期的地形图,以及1986年和2000年TM影像图,解译了5期土地利用数据,以此为基础资料,并参考了有关文献,对海南西部沿海地区近80年土地利用的变化特点、趋势及其成因进行了系统的探讨.结果表明:近80年来,水田和建筑用地一直呈增加趋势;荒草地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变化很小,以后持续减少;风沙化土地呈现低-高-低的变化特征,以20世纪50年代最多;林地、旱地表现为由多到少再到多的变化过程,其中林地是20世纪50年代最少,而旱地是20世纪70年代最少;防护林地从无到有到大面积增加.20世纪30-50年代是西部沿海地区风沙危害最严重、生态环境相对较差的时期.自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是其基础条件,而大规模的人类活动则是其变化的主要原因,人为因素一直通过正反2个方面起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