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2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155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06篇
地质学   890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60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根据山东地下水动态观测井记录的2007年9月12日印尼苏门答腊南部海域8.5级地震的水震波资料,对不同类型仪器对水震波的响应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影响其记震能力的主要因素是井孔含水层系统的水文地质条件、地质构造环境和观测仪器的类型.  相似文献   
992.
罗维  杨秀丽  宁黎元  杨荣康  犹俊 《地球科学》2019,44(9):2851-2861
岩溶地区地下水环境脆弱,易受人类活动及区域环境变化影响.目前将岩溶水污染与污染点所在区域的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等结合起来的研究较少.采用改进后的层级阶梯评价法开展贵州省区域地下水污染评价,并结合实地调查分析污染成因.结果显示二叠系栖霞-茅口组,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夜郎组等,中统关岭组、杨柳井组等是全省污染程度最高的碳酸盐岩含水层,原因与含水层岩石类型和出露位置密切相关.含水层岩石类型与特点决定了含水介质组合类型、岩溶发育程度和污染途径污染距离,石灰岩地层天然防污能力差,以中远源径流型污染为主,白云岩地层天然防污能力较好,以近源入渗型污染为主.贵州产煤地层龙潭组上覆嘉陵江组、夜郎组,下伏栖霞-茅口组最易受煤矿开采及其化工影响,污染组分以铁、铝、锰为主;而三叠系碳酸盐岩分布区域与安顺、贵阳、遵义等大中型城市和磷化工、铝工业、锰系铁合金生产等工矿企业聚集区域重合度高,更容易受到生产生活影响,污染组分多为氨氮、重金属、耗氧量及有机污染组分.   相似文献   
993.
含水煤层水害形成机理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煤层常被视作隔水或弱透水地层。然而,孟加拉国巴拉普库利亚煤矿(简称孟巴煤矿)主采的Ⅵ号煤层平均厚度为33 m,富水性较强,开采过程中多次突水,表现出煤层成为含水层的特殊水文地质现象,与我国东北、西北侏罗纪煤田局部地区出现的煤层含水现象类似。综合分析了煤层空隙特征、储水结构及地下水补给条件这3项含水层形成的必备要素,揭示了孟巴煤矿特厚煤体含水层的形成机制。从煤体的微观结构、物理力学性质及区域构造发育特征着手,对煤体是否具有储存地下水的空间进行了研究;结合室内岩石渗透性测试及现场大型抽水试验,分析了煤层顶、底板岩层的透水/阻水特性,对煤层是否具备含水层的储水结构进行了研究;采用水力连通试验等手段,查明了特厚煤体含水的主要补给水源。研究表明,有机质的煤化作用和后期地层应力作用,使得煤体自身结构存在大量的含、导水裂隙,在具备较好的补给条件并满足含水层储水结构的情况下,煤体可成为含水地层。针对煤体含水层的水害特点,提出特厚含水煤层"疏"、"排"结合的水害防治技术,为煤体含水地区煤矿安全开采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94.
刘琦  孙永梅 《地下水》2019,(1):33-34
以铁岭市某工程为例,由于含水层厚度较大,未提供含水层厚度,基坑涌水量无法直接计算,在含水层厚度H未知的情况,针对大口井降水利用马扎林公式计算等效含水层厚度H0,从而可以计算潜水非完整井的单井出水量为27 650 m3/d,从基坑内四口观测井观测结果看,达到了预期降水效果。  相似文献   
995.
《四川地质学报》2019,(3):476-480
以《中国援助柬埔寨乡村供水项目》水井施工为例,介绍了综合物探测井在解释含水层的重要性;结果表明,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均为正向偏移形成的异常、自然电位均为负异常,视电阻率的均表现为低阻异常,利用这三种曲线组合能很好的解释含水层。对于隔水层,三种曲线均表现为正异常,而与含水层对比有很好的极差响应。根据测井解释成果与地质水文资料结合分析,主要的含水层为基岩裂隙水为主,其次为第四系与基岩接触带,本文分别解释了具有代表性磅清扬省CACW-61钻孔和磅士卑省CACW-379钻孔,为后续水井成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6.
《四川地质学报》2019,(Z1):171-175
采用了EH4电磁成像系统,运用电磁法的原理,在缺水区布置了多条物探剖面,采取各种措施有效减小地形、高压电线等干扰,采集到了合格的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反演等一系列处理,判断地下含水层的位置及深度,及时提供物探资料给地质,推荐打井井位。通过打井来印证物探资料的准确性。在这次工作中,物探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以最小的成本换取了缺水区人民群众的最大需要,为抗旱打井找水工作立下了主要功劳,得到了各方的一致好评。本次物探工作说明,电磁法在川南岩溶干旱缺水地区,能够准确区分岩溶的发育程度,从而进一步判断含水层的位置及深度,高效指导打井工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找水方法。  相似文献   
997.
998.
垂向和径向排水的潮汐水位振幅和位相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春平  唐彦东  廖欣 《地震》2011,31(4):68-76
本文根据岩石力学和地下水动力学理论, 分析了潮汐力作用下含水层与隔水层之间垂向水流交换过程, 并提出了垂向排水条件下含水层潮汐孔压-引潮高振幅比和位相差公式。 结合Hsieh等关于潮汐力作用下井水位对含水层孔压(体应变)的振幅比和位相差响应公式, 进一步推导了垂向和径向水流条件下井水位-引潮高的振幅比和位相差公式。 在径向和垂向排水条件下, 应用M2和O1波潮汐水位-引潮高振幅比和位相差的数值关系, 可以识别影响潮汐水位振幅和位相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9.
某矿第四系底部含水层降水井群优化布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目标函数法,以控制点水位为首要约束条件,以总排水量最少为目标函数,对某煤矿6311工作面上部第四系底部含水层疏放水井群降水进行优化设计。以该矿区的突水溃砂安全水头作为控制点水位,对优化设计方案进行计算。采用优化设计,在达到同样水位要求的前提下,可以使总排水量比采用承压转无压完整井公式计算结果减少20%。优化设计计算结果给出单井出水量,对井点位置的安排与单井出水设备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西安白鹿塬黄土渗透性与含水条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景波  邵天杰  牛俊杰 《地理研究》2009,28(5):1188-1196
为查明黄土与古土壤入渗特征和地下水富集条件,对西安白鹿塬中更新世黄土与古土壤进行了10个层位30余个实验点的入渗实验、孔隙度、磁化率与CaCO3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黄土层含水空间发育好,入渗率较大,利于构成含水层;黄土层与古土壤层入渗率与含水空间的差别主要是当时气候与成壤作用不同决定的。CaCO3结核具有致密的结构,常常是非常好的隔水层。将任家坡剖面渗水实验数据用三种入渗公式分别进行拟合得出,经常采用的三个经验公式中考斯加可夫能普遍适用于描述50万年来发育的黄土和古土壤层的入渗规律,计算结果为水文和农业部门应用黄土入渗经验公式提供了重要参考值。本文的研究拓宽了第四纪气候变化理论应用的新领域,表明更新世气候变化在黄土地层土壤水和地下水资源富集条件、富集规律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