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6篇
  免费   186篇
  国内免费   154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227篇
地球物理   162篇
地质学   561篇
海洋学   22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4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堤坝稳定性是评价冰湖溃决危险性的重要指标, 而堤坝的温度特征与其稳定性密切相关. 基于2012年11月-2013年9月对西藏定结县龙巴萨巴湖冰碛坝的0~150 cm不同深度的温度观测数据, 分析冰碛坝地温变化特征及其影响. 结果显示: 冰碛坝表层(<20 cm)地温与气温变化一致, 温度日变化常出现白天为正温梯度而夜间为负温度梯度的特征, 全年日均梯度一般为负温梯度(上部温度高、下部温度低); 中层(20~100 cm)和深层(>100 cm)表现为冬季下层温度高于上层温度的正温梯度, 夏季下层温度低于上层的负温梯度逐渐加强, 但地温日变幅逐渐减弱; 中间层地温变化不到气温变化幅度的1/5~1/10; 深层地温无明显的日变化. 冰碛坝的消融率约为2.1 cm·d-1, 夏季消融深度超过250 cm. 现有夏季消融深度对堤坝的稳定影响有限, 但是湖盆区如果持续升温, 冰碛坝冻土的年消融率和消融深度都将增大, 致使堤坝稳定性下降, 溃决风险增大.  相似文献   
162.
一次曲管地温被误读1℃的判断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气象资料的收集过程中 ,仪器示度误读的情况时有发生。对有自记资料对比的气象要素 ,误读较容易及时发现 ;而地温误读则较难发现 ,要通过与前后几天相似天气特点的地温资料比较 ,误读才能发现。下面对一次曲管地温被误读 1℃的情况进行判断与分析。1 资 料南雄站 9月 1 6日地面温度和各层曲管地温资料 (表 1 )及前后几天的 2 0时地面温度和各层曲管地温资料 (表 2 )。表 1 南雄站 9月 16日地面温度和各层曲管地温资料 (℃ )2时 8时 14时 2 0时地面温度 2 1.5 2 5 .45 3 .12 7.4地面最高温度 5 6.85 6.35cm 2 5 .5 2 4.3 40 .13 1.810cm…  相似文献   
163.
济阳坳陷新生代主要生油岩系底界面温度分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依据济阳坳陷千余口测温井的地温梯度数据和地层岩性描述、分层数据以及钻井资料,计算了该区各生油岩系底界面的温度。统计结果表明:济阳坳陷大部分地带沙河街组地层底界面温度介于90~150℃之间,目前仍具有大量生油的温度条件,而在一些凸起地区和斜坡地带,该地层组段温度普遍小于90℃,未能达到生油的温度指标;孔店组地层也具有一定的生油温度条件。研究表明,地层温度与地层界面埋深密切相关,温度随界面埋深的增大而升高,沉积厚度大的凹陷带界面温度大于沉积厚度小的凸起区或斜坡地带,说明地层界面埋深是决定地温高低的主要控制因素,而地温梯度对地层界面温度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64.
自动气象站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障是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运行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能快速、准确地诊断并处理自动气象站地温故障,确保自动气象站平稳、高效运行,按照CAWS600型自动气象站地温数据采集逆向的故障诊断原则,依次对自动气象站软件参数设置、通信系统、RS232数据采集器、防雷板及信号电缆、地温变送器和地温传感器6个环节进行故障诊断,并依次介绍相应故障的处理方法。在业务运行中,地温故障的诊断和处理存在较大难度,主要是由于缺乏全面系统的诊断方法,结果表明,采用与地温数据采集逆向的故障诊断和处理方法能快速、准确地诊断和处理地温故障。  相似文献   
165.
臧敬 《地球》2012,(1):82-83
2010年4月,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部署,国土资源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做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地质响应与对策”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称《响应与对策》)。通知指出,在浅层地热能开发上,计划用三年时间查清我国浅层地温能和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潜力。中国浅层地热能的分布状况与开发特点是什么?浅层地热资源推广与利用情况怎样?  相似文献   
166.
地方动态     
《地球》2012,(5):77-83
北京市保障房配建项目将会与房屋同步交用搬进保障房,不仅能改善居住条件,还能同时享受到社区配套的同步交付服务。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表示,朝阳区星牌建材厂B07地块两限房和通州区北京制线厂经适房两个项目已经率先公示建设方案。除了具体四至、楼座等信息外,公共服务设施的种类、面积、具体位置都被标注得清清楚楚,保障房未来的居住者上网就能知道自家小区未来的全貌。  相似文献   
167.
程文汉 《热带地理》2013,33(5):617-620
广东省英德市横石塘地区的地热田属于碳酸盐岩型地热资源。文章根据钻孔测温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分析了该地热田的地温场特征、埋藏条件、补径排条件等。该地热田主要热储层为泥盆―石炭系碳酸盐岩,热水径流特征和地温场特征受吴川―四会深断裂带的一系列构造控制。测温曲线显示:地温场形态呈不规则长椭圆形,长轴方向近北西向,可以推断地温场变化与岩石的断裂、裂隙和溶蚀程度有关。本区无附加型热源,深循环为该区热水的主要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68.
巴丹吉林沙漠季节冻土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宁凯  王乃昂  胡文峰  张洵赫  孙杰  王旭 《冰川冻土》2015,37(5):1209-1216
通过巴丹吉林沙漠腹地连续的地温观测和2014年1月的专题考察,发现巴丹吉林沙漠属于季节冻土区,年冻结时间长达4个月.沙漠内部的局地地形和湖泊分布是影响季节冻土分布差异的重要因素.迎风坡和背风坡冻土冻结深度显著大于丘间地冻结深度,湖泊的存在使湖泊周边地区最大冻结深度显著变浅.通过沙漠及其周边地区地温、气温、地气温差的分析,结合我们在巴丹吉林沙漠外围发现的末次冰期砂楔群,表明我国北方沙漠在末次冰期属于不连续的多年冻土区.  相似文献   
169.
以辽宁省为例,采用统计分析方法,根据辽宁省61个气象站1951-2013年0~320 cm地温资料,分析了季节性冻土区地温场结构和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地温最冷月出现时间随着深度增加而推后,辽宁各地浅层地温最冷月基本均为1月,深层地温最冷月为1-5月,深度越深温度越高。地温最热月出现时间也随深度增加而推后,浅层地温最热月为7、8月,深层地温最热月为8-10月,深度越深温度越低。越深层地温受地表影响越小,320 cm深度与地表的月平均最大温差达到19℃左右,40 cm深度与地表的月平均最大温差仅在8℃左右。随着深度增加,地温的季节变化减小,沈阳320 cm深度地温年内温差不足8℃。5~80 cm深度3-8月为储能期,160 cm深度5-9月为储能期,320 cm深度6-10月为储能期。越接近地表,地温日变化越显著,40 cm以下深度基本可以忽略日变化。沈阳地温升高程度大于气温,以向大气输送热量为主。地表最冷月变暖率明显大于最热月,但随着土层加深各土层最冷月、最热月变暖的程度无明显规律。深层地温的年际变化有时会受到更深层热源的非气候扰动。地温变化对气候、冻土区域工程等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0.
以北京地区地热流体中温度和矿物质含量较高的东坝凹陷南部地区作为实例,在完整的地热钻孔及相关地质资料基础上,通过对研究区断裂构造、热储层、热储盖层、地温场、流体水化学特性和富水性等地热地质条件进行分析,研究造成该区地热流体中温度、矿物质含量升高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受太阳宫断裂北段、良乡—前门断裂和楼梓庄断裂的切割作用,东坝凹陷南部地区热储层下落近千米,形成了一个较为封闭的“黑箱子”区域。这种独特的地质结构导致东坝凹陷南部地区接受东南城区地热田侧向补给较少,长期处于较为封闭的还原环境;太阳宫断裂北段存在深部的热源通道,地层深部的高温热流顺断裂上涌在东坝凹陷南部地区的热储层富集,因此该区地热流体表现出温度高、矿物质含量高、富水性差的特征,该研究对我国今后地热资源的开发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