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4篇
  免费   1119篇
  国内免费   946篇
测绘学   396篇
大气科学   289篇
地球物理   1758篇
地质学   2306篇
海洋学   907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391篇
自然地理   1017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226篇
  2022年   265篇
  2021年   292篇
  2020年   248篇
  2019年   281篇
  2018年   166篇
  2017年   195篇
  2016年   193篇
  2015年   216篇
  2014年   400篇
  2013年   320篇
  2012年   369篇
  2011年   348篇
  2010年   333篇
  2009年   303篇
  2008年   321篇
  2007年   255篇
  2006年   222篇
  2005年   215篇
  2004年   204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208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111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2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康西瓦断裂带晚新生代构造地貌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详细调查了康西瓦断裂带发育的断层崖、断层陡坎、地震破裂带、错断山脊、拉分盆地、挤压脊、偏心洪积扇、错断水系等新构造运动形迹,这些新构造运动形迹表明了康西瓦断裂带在晚新生代以来发生了强烈的左旋走滑运动,并兼有正滑运动分量。数字地形高程模型(DEM)分析表明康西瓦断裂西端终止于塔什库尔干谷地东部的瓦恰河谷内,东端与著名的阿尔金断裂带相连。如果以喀拉喀什河和玉龙喀什河为参照系,康西瓦断裂晚新生代以来的左旋走滑累积位移量可达 80~85km,根据断裂带 8~12mm/a的长期走滑速率,推测康西瓦断裂带新生代以来的左旋走滑运动开始于约10Ma。结合我们获得的断裂带两侧岩浆岩的年龄,表明康西瓦断裂带左旋走滑运动的开始时代为晚中新世,现今康西瓦地区的构造地貌格局很可能是中新世晚期以来强烈的左旋走滑运动形成的。  相似文献   
952.
953.
黄土高原植被生长期旱涝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   总被引:25,自引:7,他引:18  
王毅荣 《干旱区地理》2005,28(2):161-166
为了揭示黄土高原植被生长期降水演变特征,主要采用EOF分解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利用黄土高原区域51站1961—2000年降水资料,研究植被生长期降水早涝特征,分析和比较了干年和湿年降水。结果表明:区域响应以一致的涝或旱为主,高原中北部为响应最敏感区;时间演变中1971年之前相对多雨,1985年后明显变旱,存在3~5a、8a左右的年际振荡,3~5a周期明显;高原东北部是干年降水响应最敏感区,是干旱最突出的地方:高原北部是湿年降水响应最敏感区,是降水偏多最突出的地方(易涝);早年降水响应中局地性较强,湿年降水响应以全区一致为主。  相似文献   
954.
河流入海物质通量对海、陆环境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入海河流物质通量研究是陆—海相互作用和全球海洋通量联合研究计划的重要命题。我国是最早开展物质通量研究的国家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项目都开展了有关河流和边缘海物质通量的研究,即将开始的全国海岸带环境调查专项也把主要河流物质入海通量及其海洋环境效应研究作为主要内容之一。根据当前国内外河流物质通量研究的最新进展,较系统地阐述了河流入海物质通量的概念和对邻近大陆和海洋环境变化的响应。并在此基础上强调指出,河流入海物质通量是研究陆—海相互作用及其全球变化效应的重要参量。归纳了河流入海物质通量研究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55.
山西断陷系交城断裂全新世古地震活动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断错地貌调查及探槽开挖表明,晋中盆地西界分布的黄土台地的前、后缘均存在断层,断层的最新活动位于地表陡坎的前缘,地表见到的断层最新活动断面的上升盘是早全新世地层。同时,新民探槽开挖表明,该断裂在早全新世以后曾发生三次古地震事件,最新一次活动接近距今2748a,另两期古地震事件的时间分别距今4037~5910a及8360~5910a。如果取后两次古地震事件时间跨度的中值,这三次古地震事件的间隔分别是2225a和2162a,平均2193a。  相似文献   
956.
带TMD的结构基于动力可靠性约束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运用复模态法求得多自由度带TMD结构随机地震响应解析解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动力可靠性约束的优化设计方法对TMD装置参数的优化取值进行了系统研究,以结构最大位移响应的期望值为目标函数,以TMD装置响应的动力可靠性为约束条件,运用罚函数法获得到TMD装置的优化设计参数.并给出了算例,从而建立了带TMD结构基于动力可靠性约束的抗震优化设计的一整套方法,本文方法也可用于基础隔震结构、带TLD减震结构以及带TMD和TLD抗风结构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957.
This paper presents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semi-active seismic response control of a multistory building with a podium structure using multiple magnetorheological (MR) dampers manipulated by a logic control algorithm. The experiments are performed in three phases on a seismic simulator with a slender 12-story building model representing a multi-story building and a relatively stiff 3-story building model typifying a podium structure. The first phase of the investigation is to assess control performance of using three MR dampers to link the 3-story building to the 12-story building, in which seismic responses of the controlled two buildings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two buildings without any connection and with rigid connection. The second phase is to investigate reliability of the semi-active control system and robustness of the logic control algorithm when 2 out of 3 MR dampers fail and when the electricity supply to MR dampers is completely stopped. The last phase is to examine sensitivity of semi-active control performance of two buildings to change in ground excitat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multiple MR dampers with the logic control algorithm can achieve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seismic responses of both buildings. The proposed semi-active control system is of high reliability and good robustness.  相似文献   
958.
Dynamic responses under the excitation of pulse sequences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This paper studies the dynamic responses of SDOF system under pulse-dominant excitations.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prepare for scrutiny of some near-field pulse-dominant ground motions and their potential to cause structural damage. Extending the single pulse dynamics, we consider the effect of pulse sequences. This kind of excitation was particularly obvious in some of previous earthquakes such as Northridge (1994) and Chi-Chi (1995). Based on the duration,peak and rise and decay era of the main pulse as well as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predecessor and successor pulses, we propose a classification for the pulse sequences. Consequent studi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for acceleration, velocity and displacement response spectra of the main pulse with either a predecessor or a successor pulse. The analysis also includes general response behaviors in different fundamental period segments and special aspects of response at certain points (e.g., the corresponding peak points).  相似文献   
959.
随着海洋战略地位的逐步提高,深远海海底资源开发和海洋工程建设将面临巨大挑战,主要是受限于技术手段,高精度调查资料难以获取,无法全面准确地进行海底稳定性评价.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微地貌特征的深远海海底稳定性评价方法.基于已有的研究工作,本文选取西太平洋菲律宾海中南部某区域为研究区,利用ArcGIS平台建立研究区D...  相似文献   
960.
孙嫒  谢超  何韩炼 《海洋与湖沼》2013,44(5):1257-1262
为了减少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干燥过程的能耗, 在前期实验的基础上,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 以单位能耗除湿值(SMER)和挥发性盐基总氮值(T-VBN)两者的综合指标Y为最终评价指标, 对热泵干燥阶段的温度A、分阶段干燥的转换点含水率B、后期热风干燥阶段的温度C三个条件进行优化, 模拟得到回归方程的预估模型。结果表明, 小黄鱼联合干燥的最优条件为热泵干燥温度A=50℃、转换点含水率B=32.62%和热风干燥温度C=44.01℃, 在此条件下比较热泵干燥(HPD)、热泵-热风联合干燥(HPD+AD)、热风干燥(AD)三种干燥方式下的样品品质和耗能, 联合干燥得到的小黄鱼干品质高于热风干燥, 而且干燥能耗降低了3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