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07篇
  免费   7857篇
  国内免费   2492篇
测绘学   7471篇
大气科学   1816篇
地球物理   30349篇
地质学   8488篇
海洋学   1902篇
天文学   255篇
综合类   2933篇
自然地理   1242篇
  2024年   264篇
  2023年   1188篇
  2022年   1548篇
  2021年   1914篇
  2020年   1239篇
  2019年   1722篇
  2018年   1111篇
  2017年   1201篇
  2016年   1041篇
  2015年   1446篇
  2014年   2235篇
  2013年   1871篇
  2012年   2243篇
  2011年   2006篇
  2010年   2013篇
  2009年   2270篇
  2008年   2296篇
  2007年   1818篇
  2006年   1760篇
  2005年   1663篇
  2004年   1604篇
  2003年   1649篇
  2002年   1685篇
  2001年   1499篇
  2000年   1342篇
  1999年   1254篇
  1998年   1246篇
  1997年   1292篇
  1996年   1331篇
  1995年   1407篇
  1994年   1303篇
  1993年   1261篇
  1992年   1261篇
  1991年   1112篇
  1990年   982篇
  1989年   693篇
  1988年   98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41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44篇
  1981年   40篇
  1980年   42篇
  1979年   44篇
  1977年   19篇
  1976年   18篇
  1974年   20篇
  1954年   2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卫星的设置计划是为了加速3维地震调查数据处理往返时间,就经济效益而言被视为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62.
163.
自中印度洋被确认为是大洋岩石圈活动压缩变形的场所以来,人们已经竭尽全力来确定该地区的缩短量.其目的是了解在很高压应力下的板内变形会对周围板块的运动学起什么作用以及大洋岩石圈的机械反映.使用了下面4种不同的方法来定量分析变形速率:  相似文献   
164.
165.
利用Delphi结合MapX开发的可视化船测海洋重力测量数据处理软件系统MGDPS,从专业角度详细论述了软件各模块的功能。使用实测数据对该系统进行了测试,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具有准确可靠,易掌握,方便使用等特点,对我国海洋重力测量具有重要意义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6.
南沙群岛海区珊瑚礁灾害性地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珊瑚礁是一种特殊的岩土介质,有独特的灾害地质类型。珊瑚礁灾害地质研究是现代工程地质学的一个新课题。通过珊瑚礁的地质记录研究了内动力灾害地质类型(包括活动断裂、地震和火山活动等)、外动力灾害地质类型(包括海底槽谷与地形突变带、崩塌、滑坡、峰礁与埋藏礁、泥丘、埋藏负地貌等),同时还分析了人类活动对珊瑚礁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7.
以前的研究表明密度和核磁共振测井数据可用来精确计算储层的天然气饱和度。传统的气体储层中开发的用于天然气饱和度计算的密度-磁共振法也可用于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分析。在不使用复杂方程或假设的情况下,基于经验方程,密度-磁共振方法可得到精确的地层孔隙度、气体和(或)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本文通过密度-磁共振响应方法来识别Mallik 5L-38井所穿沉积剖面中的天然气水合物带。结果证明密度-磁共振方法可以计算经气体校正后的孔隙度和精确的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  相似文献   
168.
海平面上升趋势数据的诊断及中国沿海海平面的上升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列出不同作者发作的海平面升降趋势的统计结果,指出不同作者所得结果之间的分散性以及造成这种分散性的原因,提出了我国海平面绝对上升率的推荐值。  相似文献   
169.
在地壳中除一般的地震外 ,还可能发生其他不那么快速的地震过程。例如 ,在火山附近常记录到相当持续的振动 ,被称之为火山的抖动。2 0 0 0年日本开始起动由安置在全国各地、深度为 2 0 0~ 3 0 0m钻孔中的由 60 0台数字地震仪组成的“Hi 网络”。按仪器的灵敏度及其分布的密度 ,它超过了世界上所有其他类似的网络。“Hi 网络”记录到发生在南海俯冲区范围内地壳下层延续数分钟至数星期的振动。日本地震学家ObaraK成功地记录到离火山活动中心非常远的地壳振动。如果没有“Hi 网络”和在集中处理过程中所收集的资料 ,这些振动也许未被注意到…  相似文献   
1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