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2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5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702篇
地质学   12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7 毫秒
31.
地震定位研究及应用综述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地震定位是地震学中最经典、最基本的问题之一,提高定位精度也一直是地震学应用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就目前各种地震定位方法进行了大体分类并概述了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介绍了目前在国内各实时地震观测系统中应用的台网定位方法,同时将部分台网方法应用于黑龙江省绥棱爆破的定位。  相似文献   
32.
2007年4月2日,当地时间7点40分(北京时间4点40分),所罗门群岛发生强烈地震,地震引发了海啸。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这次地震震级为7.8级,发生在距所罗门群岛首都霍尼亚拉西北350km处,震源约在海底10km处。据USGS观测,震源位于吉佐东南偏南约40km、首都霍尼亚拉西北偏西约345km处,震源深度约10km。震后发生了10多次5级以上的余震。  相似文献   
33.
介绍了临汾区域数字地震台的技术系统建设过程、技术构成及成果应用,并将其与同台基模拟观测系统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其监测地震的能力以及处理地震的速度明显优于模拟观测系统,山西临汾区域数字地城台的建成将大大提高山西南部对震的快速响应能力。  相似文献   
34.
山西数字遥测地震台网于2000年10月1日投入考核运行,为使数字遥测地震台网与模拟地震台网测定的时、空、强地震参数顺利接轨,尽快发挥数字资料在日常工作中的效益,将山西数字遥测地震台网产出的资料与模拟地震台网产出的资料作了全面细致的对比分析,研究了它们之间的相关程度、一致性、差异性。结果表明,数字地震观测系统比模拟地震观测系统具有更高的拴震率,得出山西数字遥测地震台网产出的资料与模拟地震台网产出资料相关性较好、定位结果在误差范围之内、符合《数字地震及前兆观测技术规范》要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35.
以遥测地震台网大量的观测资料为基础,拟合了限幅时间t的对数与近震震级ML的线性回归关系,结果显示二者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67,标准误差为0.2121。检验证实结果是可靠的。得出当台网记录限幅时,采用这种方法快速估算震级进行速报是可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36.
根据中美双方关于CDSN项目台站数据传输和下载合作的协议,2000年7月,美国ASL(AlbuquerqueSeismologicalLaboratory)的系统工程师ChrisLepore在北京和西安进行了将白家疃和西安CDSN台的数据通过卫星信道实时传送到国家数字台网中心(CDSNC)的数据下载实验。并通过在北京建立LISS(LiveInternetSeismicServer)服务器,实验在互联网平台上向国内以及国外的用户提供上述两个地震台的准实时地震数据服务。从实验的结果看,基本达到了中国地震局的技术要求。同时也启发我们LISS系统不仅仅可以应用在CDSN台站的数据准实时下载,而且该项…  相似文献   
37.
辽宁台网记录爆破、矿震与地震的识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1999年6月辽宁数字遥测地震台网正式采用数字记录与模拟台站资料结合,编报辽宁省地震月报目录和地震观测报告,数字地震观测技术具有宽频带、动态范围大、分辨率高而且便于用电脑处理等优越性,改变了传统的模拟台网在地震图上识别和辨认震相,取而代之利用人机交互实时处理地震系统在计算机上识别和分析震相。每天有许多触发事件显示在屏幕上或存储在计算机里,这其中有相当多的事件不是地震事件,需要人为加以排出。有些事件是典型的、具有显著的震相特征,是便于识别的。而这些事件缺乏典型特征,不易识别,需要用多台记录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最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38.
介绍了TCP/IP传输协议及其在广东省数字地震台网联网中进行地震波形准实时传输应用的技术思路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9.
使用Bungum和Huseby方法对地方地震台网的监控能力和可靠性进行了分析。用震源位置的标准计算机码重新定位地震事件。由频率震级分布导出50%,90%和100%的累积监控能力阀值,对这些阀值23年内记录资料的监控能力水平作了估测。分析表明,在台网内发生的地震事件的台网100%监控能力水平为ML=1.7,从台网内固定实时震源对台网震源解精度作了分析。地震事件在台网内发生时,震中误差低于4km。最后讨论了地方地震台网连续运行期间影响监控能力的因素。  相似文献   
40.
山东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地震监测能力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地震仪器的性能对山东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的监测能力进行评估,并利用2000年3-10月地震资料进行了检验。其结果为:山东地区12%的面积监测能力为ML≥2.0级,山东中部及渤海、黄河沿海地区监测能力为ML≥2.5级,渤海、黄海近海地区的监测能力为ML≥3.0级。最后指出台网布局的疏密程度、观测条件及台基条件的优劣等是影响台网监控能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