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99篇
  免费   7992篇
  国内免费   2952篇
测绘学   1337篇
大气科学   1215篇
地球物理   30627篇
地质学   10561篇
海洋学   1833篇
天文学   424篇
综合类   3058篇
自然地理   1988篇
  2024年   217篇
  2023年   906篇
  2022年   1223篇
  2021年   1417篇
  2020年   1014篇
  2019年   1267篇
  2018年   824篇
  2017年   797篇
  2016年   739篇
  2015年   1135篇
  2014年   2267篇
  2013年   1869篇
  2012年   2134篇
  2011年   1991篇
  2010年   1969篇
  2009年   2211篇
  2008年   2212篇
  2007年   1718篇
  2006年   1742篇
  2005年   1712篇
  2004年   1492篇
  2003年   1599篇
  2002年   1674篇
  2001年   1587篇
  2000年   1378篇
  1999年   1295篇
  1998年   1255篇
  1997年   1276篇
  1996年   1342篇
  1995年   1397篇
  1994年   1252篇
  1993年   1248篇
  1992年   1282篇
  1991年   1120篇
  1990年   985篇
  1989年   708篇
  1988年   111篇
  1987年   58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53篇
  1984年   51篇
  1983年   43篇
  1982年   54篇
  1981年   42篇
  1980年   47篇
  1979年   45篇
  1978年   21篇
  1976年   20篇
  1974年   20篇
  1954年   2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地震模拟振动台振动对建筑物中人体的舒适感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给出了一种地震模拟振劝台振运对建筑物中人体的舒适感影响的分析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具体分析。文中给出的分析方法和实例计算结果对于地震馆的设计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2.
地震模拟振动台初始状态调节和控制参数的匹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介绍正在研制的三向六自由度电液伺服地震模拟振动台的控制策略和有电反馈三级伺服阀的电液伺服系统初始状态的调节方法,控制参数的匹配原理及其在地震模拟台性能高度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993.
结构参数未知条件下的地震动反演研究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本文运用复合反演的观点研究结构参数未知条件下的地震动反演问题。根据地震作用的力学特性,将其具体化为估计输入的修正条件,文中给出了一类反演算法。理论分析及算例表明,该算法具有稳定的收敛特性以及良好的反演效果。  相似文献   
994.
钢支撑性能对高层钢结构动力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是高层钢结构常用的结构体系。支撑的性能对高导钢框架-支撑体系的动力性能影响较大,其中支撑的工细比是关键的影响因素。文中通过大量的计算分析研究支撑长细比对高层钢框架-支撑体系弹塑性地震反应的影响,所得结论可供工程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995.
高层建筑地震反应全反馈主动TMD控制理论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应用最近提出的全反馈主动控制法对高层建筑地震反应进行了全反馈主动TMD(调谐质量阻尼器)控制的理论研究,考虑了实时控制过程中控制力的时间滞后效应,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的反馈形式以及不同的时间滞后量对主动TMD控制效果的影响。最后得出结论:对高层建筑地震反应实施全反馈主动TMD控制,既能更有效地降低结构的位移反应和速度反应,又能大幅度地降低结构的加速度反应;且当控制力时间滞后量较大时,对主动  相似文献   
996.
基于小波变换的动态地震活动周期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杜兴信 《地震》1997,17(3):257-264
利用Morlet小波变换对华北、中国大陆和陕西的地震活动进行了动态周期分析。结果表明,地震活动既存在比较稳定的周期,也有一定时变性,如华北近500a来存在比较稳定的300a周期和60a左右周期,陕西近20a来存在比较稳定的2 ̄3a周期,中国大陆5级以上地震在1910 ̄1980年普遍存在30a左右周期,但在1980年后变为20a左右周期,小波分析揭示的地震活动周期时变性,一方面提示在依据周期规律外推  相似文献   
997.
全球地震纬度分布特征和北纬35°峰值异常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取1900年─1980年全球Ms≥6.0地震7936次分析后发现,地震发生在南北回归线(23°5N—23°5S)之间占49.69%,发生在南北极因(63°5N—63°5S)之间占99.17%,发生在南北极圈外只占0.83%,即很少发生地震;其中8级地震98次,在35°N线为高峰。又分析了公元648年─1979年全球M≥8级地震257次主要亦集中在35°N线附近。尤其是历史上破坏性极大的地震在35°N线附近者多。这些现象可能和地球自转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98.
梅世蓉 《内陆地震》1997,11(2):97-102
根据新疆及其邻近地区地壳,上地幔三维结构的最新研究结果,联系这个地区的强震震源分布、剖析强震孕良,发生的深部构造特征,结果表明:该区浅源强震与中原强震的震源均位于地壳或上地幔速度结构横向,纵向非均匀性较明显的地区,且位于相应层内的高速扰动区或高低速过渡带中,从而有力一证明了“坚固体孕震模式”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99.
本文简要给出了滇,川及邻区近年短临地震综合预报的经验性作法和预报指标,从不同角度探索了进入强震短临阶段和强震三要素的经验性综合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程式 《四川地震》1997,(4):15-21
在近2年的前兆观测实践中,我们发现了一种十分有趣的,奇特的现象,在1996年3月19日新疆阿图什6.9级强震发生前和1997年3 ̄4月新疆伽师6级强震群发生前,在远隔2500公里外的四川地区观测到了多种前兆手段的群体突变事件。我们称它为强震的“远场效应”。本文还对它的成因机制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