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47篇
  免费   7414篇
  国内免费   1869篇
测绘学   554篇
大气科学   165篇
地球物理   30391篇
地质学   8056篇
海洋学   936篇
天文学   77篇
综合类   1456篇
自然地理   295篇
  2024年   167篇
  2023年   824篇
  2022年   871篇
  2021年   1174篇
  2020年   847篇
  2019年   1099篇
  2018年   682篇
  2017年   693篇
  2016年   587篇
  2015年   938篇
  2014年   1543篇
  2013年   1402篇
  2012年   1702篇
  2011年   1528篇
  2010年   1504篇
  2009年   1671篇
  2008年   1617篇
  2007年   1281篇
  2006年   1371篇
  2005年   1244篇
  2004年   1256篇
  2003年   1245篇
  2002年   1382篇
  2001年   1287篇
  2000年   1156篇
  1999年   1146篇
  1998年   1117篇
  1997年   1159篇
  1996年   1236篇
  1995年   1281篇
  1994年   1170篇
  1993年   1203篇
  1992年   1209篇
  1991年   1038篇
  1990年   953篇
  1989年   661篇
  1988年   95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44篇
  1985年   48篇
  1984年   42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46篇
  1981年   38篇
  1980年   41篇
  1979年   44篇
  1977年   19篇
  1976年   18篇
  1974年   21篇
  1954年   3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数字化前兆数据库是一个分布式网络数据库SQLServer,数据库的建成运用为预报人员的日常数据分析提供了一个准确的、完整的资源平台。为考虑数据库设计完整性规则 ,本文着重讲述建立两套前兆数据库的过程中 ,主键约束在数字化前兆数据服务软件EPDS的建库及入库中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2.
福建省数字地震台网是我局“九五”期间的重大项目。它是利用了中国地震局“八五”攻关项目所研制的地震计、数采以及系列软件建设起来的。现有 2 9个子台、3个中继站以及台网中心组成。在信道传输上充分利用了DDN专线与无线扩频微波相结合的传输方式 ,在台网运行过程中 ,各种线路或仪器故障时有发生 ,下面就故障现像与个人维修经验做个总结。  相似文献   
993.
川西北倒三角形断块东部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带,地跨川西北高原及其与四川盆地过渡带的高山峡谷区,属我国著名的南北向地震带的中段,因其特定的大地构造环境和强烈的现代地壳构造运动,导致其在强大的近东西向构造应力场的驱动和平卧“A”字型控震构造体系的控制下,沿两侧边界断裂向东强力楔入,于“构造急剧收口带”之西侧形成了一个近SN向地跨三大构造单元的强震带,强震沿该带有规律的往返迁移和重复发生,且地震活动强弱具有较明显的分形特征。  相似文献   
994.
超音频电磁-大地电磁测深在铀矿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简要叙述了工作区的地质概况、地球物理特征及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EH-4)的工作原理和方法.通过对测区内两条典型实测反演电阻率断面图的地质推断解释,总结了该方法在工作区应用所取得的地质成果.分析了区内不同地段的铀成矿条件,为区内进一步开展铀矿勘查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95.
地质是保障煤矿高效安全生产的前提,在解决矿区地质问题的若干手段中物探方法以其精度高、成本低、速度快的优势而成为主要手段。根据物探特性可探明矿区煤厚、断层、沟造水、压煤等地质问题。针对当前煤矿生产的实际需要,结合实例介绍了煤矿安全生产中解决地质问题的物探方法,这些实例对今后利用物探技术手段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6.
瞬变电磁法在煤矿水害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煤层附近的富水区(带)严重威胁着煤矿的生产安全,探明地下煤层附近富水区的赋存和断层、裂隙的发育情况,可以有效地指导煤矿水害的防治工作。对于含水地层及富水区,瞬变电磁法在多测道剖面上具有典型响应特征,据此可以查明地下水分布情况。在山东某煤田和河南某矿,应用瞬变电磁勘探,准确地查明了煤层顶底板富水区。.  相似文献   
997.
受地物影响,炮点的理论变观方法(恢复性放炮法)只能是三维地震数据采集过程中的一种补救措施而已,它只保证了设计覆盖次数不变的目的,而不能保证道集内炮检距和方位角不变的目的。一方面,变观后要求所有的炮检距均满足最大炮检距的限定条件显得过于苛刻;另一方面,对地层倾角较大或煤层埋藏较浅的勘探区,一个区的最大炮检距允许值也不一定是一个确定的值,通常的做法是取平均值。据此,提出了三维变观80原则,即在变观炮点不多或不集中时,只要变观炮点记录中有80%的炮检距或不低于80%的道满足最大炮检距要求,就可认为变观是成功的。这种实用的变观方法,对三维地震勘探野外数据采集工作有较明确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8.
瞬变电磁法在甘肃寻找地下含水构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甘肃省部分地区的地下水勘查工作中,用常规物探方法难以划分地层的结构、确定断裂构造的位置、查明基岩面的起伏形态及判断地下水的赋存状况。通过TEM勘测并结合钻孔资料分析,对上述水文地质问题有了一些突破性的认识,证明了瞬变电磁法在地下水勘查工作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9.
第32届国际地质大会通过按地域和构造作用过程等形式划分11个专题会场,展示了地球动力学的研究成果。其成果主要包括特提斯域构造演化及其不同阶段的块体裂解、拼合及后期改造的细节过程,地质历史中的超大陆分布和成因,俯冲—碰撞带深部构造和变质机制,安第斯山(Andes)缓倾角平坦式俯冲过程及其地壳变形和岩浆作用的响应,显微构造对动力作用过程的影响和控制,地壳和上地幔熔融、流变学和动力学意义,大洋岩石圈构造与演化,大陆地盾区构造和再活动,稳定大陆区地震,空间大地测量学和现代板块运动等方面。这些研究成果充分显示了地球动力学研究具有多学科、多手段(如古地磁、超深钻、地球物理、大地测量和GPS等)、多尺度(宏观、微观)和多时期、全面、综合、并逐步接近定时、定位和定量地探索和研究的特点,它从地球(主要为上地幔和地壳)的组成、结构构造入手,逐步认识地球(主要为地球岩石圈)的演化和动力学。  相似文献   
1000.
西藏高原西、中、东的分段性及其意义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进  马宗晋 《地质学报》2004,78(2):218-227
经过近几十年的研究,人们已经普遍认为青藏高原是由几条近东西向的块体先后拼贴而成,大型的东西向构造是高原内部最明显的构造特征。然而根据最近所获得的有关西藏高原以及附近地区的重力场、地震层析成像、地震活动性、水平位移速度场以及地质等资料,发现整个西藏高原内部存在着明显的两条重要的南北向或近南北向构造和一些小型的南北向构造,它们将西藏高原划分为西、中、东三个有各自构造特点的部分;西侧的南北向构造沿84°~85°E延伸,东侧的近南北向构造位于92°~94°E之间。这两个构造带在上述的多种地球物理资料中均有良好的显示,是重要的重力异常变异带、重要的热结构边界带、重要的地震活动带,也是明显的地貌陡变带,等等。高原西部地形崎岖,剥蚀最深,布格重力异常最高,目前向北北西方向运动;中部地区地表平坦,发育众多的南北向地堑裂谷,东西向伸展活动最明显,海拔最高,集中分布了7座超过8000m的高峰,目前向北东东方向运动;而东部地区地形也比较崎岖,发育许多目前仍在强烈活动的走滑断层,在这些断层之间,地块相对转动,目前向北东甚至南东方向运动。造成西藏高原东西分段的原因现在还不清楚,笔者等倾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与欧亚板块发生碰撞的印度板块在横向上也是西、中、东分段的,印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