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3篇
  免费   595篇
  国内免费   462篇
测绘学   1001篇
大气科学   233篇
地球物理   937篇
地质学   899篇
海洋学   268篇
天文学   77篇
综合类   397篇
自然地理   16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136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231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8篇
  1976年   4篇
  1965年   2篇
  1954年   6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搜索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传算法是借鉴生物界自然选择和自然遗传机制的随机化搜索算法,其主要特点是搜索不依赖于梯度信息,能自动获取和积累有关搜索空间的知识,并自适应地控制搜索过程,从而得到最优解或准最优解的通用搜索算法。它尤其适合于组合优化、机器学习、自适应控制、规划设计和人工智能等领域。  相似文献   
992.
刘细元 《江西地质》1998,12(4):262-266
本文阐述了锦江盆地白垩系的基本层序特征,对其沉积环境作了系统分析,建立了12个基本层序,划分了3大沉积体系,探讨了沉积盆地的形成、发展和消亡的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993.
四川盆地海相三叠系地下水驱动条件及水资源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四川盆地海相三叠系(T1j-T2l)地下水按其构造开放程度、埋藏深度及水化学特征的不同,可明显划分出沉积变质卤水和渗入淋滤卤水两种基本类型,分属两个性质迥然不同的水动力系统,它们不存在规律性的演变现象,不是受统一的静水压力控制而构成,由盆地边缘向内部的区域水动力循环;而是两者各自显示了地静压力和静水压力由高压区向低压区驱动的水动力特征,并控制了盆地海相三叠系盐卤、气藏的分布、富集和保存。  相似文献   
994.
小秦岭中生代花岗岩岩性带特征及岩石谱系单位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北颖  陈陇刚 《中国区域地质》1998,17(3):266-272,277
小秦岭中生代花岗岩是由老牛山,华山,闵峪等岩体组成的复式深成岩体,岩体发育多类型岩性带,表明具有多层次熔融分异,侵位的演化规律,具成分和结构演化序列。通过岩性、成分、结构构造和接触关系,时空位态研究,进行了岩石谱系单位划分,建立了华山超单元组合,提出基本岩序是花岗岩地质填图中最基本的观察和描述性单位,是谱系单位划分的基础。  相似文献   
995.
太阳振荡研究现已成为研究太阳内部性质的新手段,也成为检验太阳模型构造时输入物理参量的最重要工具。90年代以来理论与观测日震频率的差别已随输入物理参量及太阳振荡理论的改进而大为减小,可是现有的差别仍远大于观测误差。由日震反演可对太阳内部对流区、表面氦丰度及自转随纬度和径向的分布都有更多了解。太阳振荡的湍动随机激发及激发源的位置都已得到研究,不过现在问题还未完全解决。今后一方面要探测更多的振动方式,另一方面也需要解决不同观测者得到的结果存在系统差的问题,而最外层的非绝热现象及理论与观测存在差别仍是最关键的难题。  相似文献   
996.
安徽宿松,繁昌,江西彭泽间长江两岸的武穴组织透镜体展布,组成岩石类型(1)藻屑灰岩;(2)海绵灰岩;(3)棘屑灰岩;(4)核形石白云岩;(5)白云岩,从四条剖面的研究曲线由下向上明显地区分出三个粒屑含量与基质含量百分比连续变化序列,这种序列称基本单元,一般的变化规律为由下向上,由粗变细的正向序列,但是其中也有由细→粗→细的反向序列,这种反向序列反映出较快的沉积过程,往往起着障壁作用,几乎全由棘屑灰  相似文献   
997.
D型菌解无定形体的形成及其生烃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安娜  惠荣耀 《地质科学》1997,32(2):221-228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部分油藏烃源岩的电子显微镜研究,在大量样品中检出D型菌解无定形体,其母质来源具有二元混合性,形成在弱还原─原环境中,生烃门限Ro值为0.4%,生烃期大约为0.4%-0.7%,是轻质油(或凝析油)和天然气形成的重要组分之一。在低演化阶段,由于细菌参加了对有机质的改造,使ⅡB-Ⅲ类烃源岩中富集氢,生烃能力变好。文章还初步探讨了芳烃化合物含量与菌解无定形体D形成的关系,指出当沉积体系中的硫和硫化氢与铁结合,形成稳定的黄铁矿物后,才有可能在Ⅲ型有机质中形成高含量的D型菌解无定形体。  相似文献   
998.
赵永安 《地震学报》1996,18(3):365-375
控制内陆浅源地震孕育及发生的应力场可视为基本应力场与变化应力场的叠加,后者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讨论两类与地热有关的产生变化应力场的问题:一类是局部高温区问题,包括载热流体侵入竖直或水平裂隙的情况和存在静态局部高温区的情况;另一类是断层在稳态扩展中出现位移间断的同时也释放热能的情况.将它们理想化为热弹性理论的三维准静态问题,并给出各自的解.求得其在地表附近某平面上所产生的若干地震前兆附加场的近似表达式,如温度场、体应变及地下水位场、垂直形变及地倾斜矢量场.讨论它们在该平面上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就诸情况进行对比.为综合利用它们的前兆观测资料,探索阶段性的地震前兆信息提供某些可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9.
通过研究二维准动量无辐散、无摩擦层结大气非线性方程组的行波解问题证明,非线性行波解的本质属性是由参数b的符号性质决定的。当b>0时,为周期解,其周期与相应的线性周期解的周期相等;当b≤0时,为孤立波解。给出了一般行波解的解析表达式。并细致地研究了中性和不稳定层结大气中的孤立行波的特征,发现中性和不稳定层结大气中存在具有类似于飑线结构特征的孤立波。指出了中性和不稳定层结大气中的一般孤立行波物理量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000.
甚低纬哨声低电离层透射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全波解算法模拟哨声波束在甚低纬地区黎明前低电离层透射的三维能量分布,依据波场能量和偏振分布及其对波参量和电子浓度剖面的依赖特征,分析了哨声透射、反射及与大地-电离层波导耦合过程.结果表明,哨声模波存在于90km以上高度,吸收、反射、波束扩展及波模转换主要发生于电离层底部80-90km区间;到达地面的透射能量密度衰减20dB以上,透射衰减随频率变化不大,但随波入射角呈不对称变化;距透射区150km以外区域的测向方位角有很大偏差;入射波能量的很少一部分(对5kHz约为-25dB)被反射并激发起哨声模波,反射波束能量集中于入射波束附近,并随频率下降而迅速增强.计算也表明,地面接收到的甚低纬哨声回波可能与使回波向极侧偏移的电离纬向梯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