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45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93篇
海洋学   16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李国庆  张玉芬  李长安 《地质论评》2021,67(3):67040021-67040021
武汉位于长江与汉江交汇处,江、湖地质环境是造就武汉城市的基础,同时江河水患又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筑堤防洪是武汉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武汉的城市发展史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堤防的修建史,是武汉城市发展的人地关系史。本文以武汉堤防修筑历史进程为主线,探讨了堤防建设的地质环境及对城市空间拓展和城市建设的意义。结果表明:修筑于北宋政和年间(公元1111 ~ 1118年)武昌的花蕊堤是武汉市最早的堤防,距今已有约900年的历史;明代以前为零星堤防建设阶段,主要为保护城廓安全,哪里遇险在哪里修堤,具有局部性、应对性特点。明代堤防兴建已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和一定的系统性,特别是袁公堤的修建开启了武汉围垸发展的历史。清代是武汉堤防大发展时期,开始了较系统的堤防工程,奠定了武汉市堤防系统的基础,大量围垸的修建使武汉城市由沿河、沿江(天然堤)发展开始走向了内陆(围湖)发展的新阶段。民国时期,武汉市的堤防建设在清代的基础做了进一步的局部完善。武汉市的防洪堤防体系真正形成于新中国成立后的20世纪50年代,之后又不断地加固和加高,使之真正成为武汉市的安全保障工程;汉口的形成与发展完全依赖于堤防,城区的扩大大约经历了四个阶段,均是以四次堤防建设—袁公堤、汉口堡、京汉铁路堤、张公堤为前提的。堤防不仅是城市空间扩展的前提,又是城市建设的基础,民国以前武汉城区的主要街道大多数都依堤而建,平时以堤为街,汛期以街为堤,这是武汉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显著特点。分别以袁公堤和张公堤为界,武汉堤防建设中的人地关系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人类部分干预自然”维护生存阶段、“人为改造自然”谋求发展阶段和“人为控制自然”快速发展阶段。本研究可为地处洪泛区的城市地质调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2.
王志磊 《探矿工程》2010,37(11):61-63
塑料排水板在海堤、公路、码头、水闸等软基加固工程中应用较广,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地基,是用塑料排水板将地基中的水排除,以增加作用于土颗粒的有效应力来加速地基固结沉降,达到提高强度的目的。在九江市日元贷款城市防洪工程八里湖大堤软基处理中成功应用了塑料排水板施工技术,结合该工程实例。介绍了塑料排水板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43.
周强 《河南地质》2010,(12):33-33
近日,东莞援建汶川“五一二”震中映秀“交钥匙”工程项目顺利完成并移交当地政府。作为三家施工单位之一的河南地矿建设集团承担了该项目水利工程的部分建设任务。该集团干部职工一年多来顶住余震、飞石、泥石流等生死考验,克服了重重困难,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在满目疮痍的藏乡羌寨,用无私奉献的精神,向灾区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相似文献   
44.
45.
钱塘江护堤抛石铺盖的探地雷达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世坤  王惠濂 《地球科学》1993,18(3):345-351
  相似文献   
46.
堤防工程及穿堤建筑物土石接合部安全监测技术发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堤防工程及穿堤建筑物的渗流破坏多数是沿基土或侧向、顶部填土与建筑物接触面等薄弱部位或存在隐患的部位产生。由穿堤建筑物渗透破坏引起馈堤的事例很多,教训极为深刻。概述了堤防安全监测技术的现状、内容、方法及监测技术的发展,监测目标的选择等;并提出利用先进监测技术对工程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超前预测到险情及险情变化,为堤防工程现代化管理和防汛抢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7.
堤防防渗芯墙质量检测技术及效果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简要阐述了长江堤防检测方法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现状,具体介绍了CSAMT法的基本原理、“K”剖面法资料处理的计算公式以及CSAMT法在堤防防渗芯墙质量检测中的试验效果及应用效果,并指出在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8.
堤防工程安全评估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在对国内外有关堤防工程安全评估研究工作调查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堤防工程的管理现状和发展前景,从堤防工程安全评价的含义、影响堤防工程安全的主要因素、影响因素的量化处理和权系数的选择、评估指标集的选取等几个方面对影响堤防工程安全评估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并对堤防实时监测工作的几个环节给予了讨论。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了堤防工程安全评估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49.
堤坝隐患探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3,自引:14,他引:19  
我国堤防数量众多,质量参差不齐,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很大威胁。利用各种物理探测手段查找堤防隐患对保证防洪工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总结了我国堤防隐患无损探测技术概况并对近年来在此领域内取得的主要进展进行了回顾与总结。文章最后对堤防无损探测技术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0.
刘洪春 《探矿工程》2005,32(5):41-43
CSF-40型薄壁防渗墙造墙机是在CSF-30型基础上重大升级改进推出的。主要介绍了其改进重点、关键部分及其特点、整机的技术性能指标、实际应用效果和推广应用建议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