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35篇
地质学   134篇
海洋学   2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以富尔江引水隧洞的实例介绍了自由导线应用地隧洞施控网的作法及特点,并提出了自由导线重复测量的最佳定位的平差理论。  相似文献   
192.
通过对该引水工程涉及区钻孔岩心伽玛照射量率测量和区域伽玛照射量率调查以及岩石、土壤、底泥以及地表水、地下水中天然放射性核素U、226Ra、Th、40K及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调查,结果表明,工程涉及区属于天然放射性低背景区,地表及地下水水质较好,能满足引水工程的要求,该引水工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3.
鹤庆—洱源断裂位于滇西北,呈NE-SW向延伸,南端与红河断裂带斜交,是一条晚第四纪以来仍在活动的断裂。通过对鹤庆—洱源断裂的野外露头的特征分析,揭示了该断裂在晚第四纪以来具有左旋走滑特征,同时又伴有张性正断性质,结合该断裂带附近的地震活动特征分析,认为该断裂对滇中引水香炉山隧洞工程有重要影响,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4.
龚伦  仇文革 《岩土力学》2006,27(Z2):779-783
结合云南省盐津县白水江三级电站引水隧洞下穿内-昆铁路手扒岩隧道的工程实际,采用数值模拟计算及现场测试对既有铁路隧道受下穿引水隧洞施工产生的振动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验公式的计算结果作为预测及警示是偏于安 全、可行的,数值模拟分析结果比经验公式更接近工程实际;引水隧洞的掌子面距铁路隧道前后4D(D为引水隧洞开挖洞径)范围内施工时,需对铁路隧道交叉点处的振动速度进行监测,重点是竖直方向的振动速度;引水隧洞在铁路隧道正下方爆破施工时,爆破施工所采用的最大段装药量不得大于2.5 kg,以满足振动速度控制标准;施工过程中进行的爆破振动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爆破参数,是此类地下近接工程成功修建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95.
针对锦屏II水电站深埋引水隧洞高地应力、强渗透压的复杂赋存环境及硬脆性岩体的特点,采用凝聚力弱化-摩擦强化(CWFS)模型反映岩体的脆塑性变形特点。采用黏弹性模型反映其黏性变形规律,基于现场的位移监测资料,通过遗传规划和粒子群算法的流变模型及参数识别方法得到黏弹脆塑性流变模型及其参数,利用大型岩土工程分析软件FLAC3D,模拟了隧洞群岩体的流变力学行为、喷锚支护型式及其与围岩相互作用机制以及工程结构体在高渗透压下的流固耦合效应。通过模拟结果的分析,采用位移、位移速率、应力、破坏接近度及支护结构的受力状况等状态信息的综合集成分析方法,对此工程围岩及结构体在复杂赋存环境中的长期稳定性状态进行了评价,并论证了现有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为指导工程设计和施工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6.
海草床是近岸重要的“蓝碳”生态系统,有机负荷升高导致的硫化物胁迫是海草床衰退的重要诱因;外源铁(Fe)的添加可有效改善高有机负荷沉积物中海草的生存状态。本研究在日光温室内,通过向两种不同类型(钙质和硅质)沉积物中添加淀粉(5 g/kg)模拟海草床高有机负荷,同时添加不同量的Fe(II)(0.00、0.05、0.15、0.50 g/kg),探究了泰来草(Thalassia hemprichii)叶片光合色素(Chl a、Chl b、Cx)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FmFv/FmFv/F0ΦPSII、ETR)及抗氧化酶(POD、SOD、CAT)活性对Fe添加的响应特点。结果表明,培养过程(30 d)〖JP2〗中,两种类型的沉积物中外源Fe添加均能有效提升泰来草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水平和抗氧化酶活性,且当Fe(Ⅱ)添加量为0.50 g/kg时效果最优。Fe添加量对间隙水Fe2+浓度、S2-浓度、泰来草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及抗氧化酶活性均存在极显著(P<0.01)影响,底质类型对Fe2+浓度、抗氧化酶活性存在极显著(P<0.01)影响,底质类型与Fe添加量的交互作用对光合色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总体而言,Fe添加对泰来草光合作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高于底质类型。本研究表明外源Fe能够有效改善钙质、硅质沉积物中泰来草生理生态指标。  相似文献   
197.
2022年我国长江流域经历了长期的高温干旱,对湖泊水生态环境和湖内藻情态势产生了深远影响。但目前关于干旱环境下湖泊水华的响应特征研究较少。以太湖为例,基于2005—2022年湖体营养盐与叶绿素a浓度的长期监测数据,结合卫星遥感影像反演的蓝藻水华面积变化,探讨了2022年高温干旱对太湖蓝藻的影响特征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2022年蓝藻水华高发季节(5—9月),太湖蓝藻水华的平均面积和最大面积均明显下降,其中5月的水华面积仅为近5年同期平均面积的20%;水样采集分析获得的水体叶绿素a浓度和微囊藻生物量在春季也明显下降。营养盐方面,2022年太湖的总氮和总磷均值分别为1.41和0.084 mg/L,较近5年均值分别下降了30.6%和27.3%,均为2005年以来的最低值。氮磷浓度空间分布的克里金插值显示,除西北湖区(竺山湾)受河流入湖影响外,大部分湖区的溶解态氮磷也都处于较低状态,冬季溶解性总磷浓度小于0.02 mg/L的水域面积占全湖面积的79%。随机森林分析表明,总磷、水温和风速是影响春季微囊藻和藻类生物量的关键因子。冬季湖体磷水平低,加上春季外源负荷较少,致使2022年春季太湖大范围湖...  相似文献   
198.
朱伟  薛宗璞  刘环  程林  张昱  赵帅  冯甘雨  王若辰 《湖泊科学》2022,34(4):1175-1185
“新孟河引水”作为“二引三排”格局的关键组成,将长江水直接引入太湖的竺山湖区,在新的引排格局下,“新孟河引水”对太湖水环境尤其是总磷会有怎样的影响?针对“新孟河引水”工程,如何设计出水路线才能趋利避弊,改善太湖总磷?本文实测并收集了2007—2020年太湖的水文水质数据为基础,模拟了不同路线对太湖分湖区总磷的影响,力求将“新孟河引水”对太湖的影响进行一个清晰的分析,并为形成最为合理的出水路线提供支撑.结果表明:太湖不同湖区对出水路线的响应不同.从单一出水路线的角度来看,新孟河引水后,太浦闸增加出水会使得太湖西北部浊水加快来到太湖东南部,对太湖东南部有不利的影响.而梁溪河或新沟河出水的西北小循环是“新孟河引水”工程优化出水路线,在降低竺山湖、梅梁湖总磷的同时,没有恶化太湖东南部水质,对太湖总磷也有降低的效果.在应用中可以组合各种出水路线,形成联动方案.从物料平衡的角度看,太湖底泥目前仍是磷汇.引水后4种出水路线年均滞留量为1435 t,其中出水河道设置在东太湖(太浦闸)磷滞留量最大,年滞留1513 t;出水河道设置在梅梁湖(新沟河、梁溪河)磷滞留量最小,年滞留1404 t左右.  相似文献   
199.
通过对杭州西湖综合保护工程钱塘江引水范围内多个湖区水体和底泥中铝盐含量的调查分析,研究了工程絮凝剂余铝对西湖水体、底泥铝盐及沉水植物附着物的影响.结果表明:(1)引水工程输入的絮凝剂残余铝盐导致各湖区入水口水中铝离子含量普遍高于湖心,高出7.86%~288.55%不等,但底泥中Al_2O_3含量在整个湖区分布较为均匀;(2)约0.04~0.20 m/s流速下,沉水植物很容易成为残余铝盐絮凝物的附着受体;(3)秋、冬季水体中铝离子浓度较高,对西湖水生生物存在更大的生物潜在危害,有必要重视秋、冬季的沉水植物恢复工作.引水工程对西湖水体的影响是长久且难以预见的,在引水的同时应尽量减少其负面影响,可减少絮凝剂的使用或选择环保型絮凝剂,并选择合适的水生植物.  相似文献   
200.
江湖连通方案的最佳引水流量研究——以湖北磁湖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湖连通工程能够在短期内达到改善湖泊水质的目的,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在保证改善效果的前提下,如何尽量节约投资和运行费用、确定合理的引水流量尚未得到充分的研究.以水环境质量改善后降低的污水处理费用作为工程经济效益指标,提出了成本和效益评估方法用以评估计算引水流量与工程经济效益、工程运行成本、净效益的定量关系,最后分析得到合理的引水流量范围和最佳引水流量,并利用基于DEM的二维水量水质数学模型来模拟分析水质改善效果.该方法应用于湖北黄石磁湖,在其水体连通方案的基础上,模拟8种不同引水流量工况,分析引水流量与净效益的关系曲线,计算得到最佳引水流量.结果表明:随着引水流量的增加,净效益先增大后减小,每次引水的净效益最大值为4.05万元,相对应的最佳引水流量为10.62 m3/s.本研究为磁湖及其它类似水域的水污染治理和成本控制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