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1篇
  免费   384篇
  国内免费   703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39篇
地球物理   155篇
地质学   1717篇
海洋学   518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10篇
自然地理   12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5年   3篇
  1951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8年   2篇
  193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7 毫秒
161.
胶东栖霞金矿床铅,氢,氧同位素特点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2.
在温度为200—420℃,盐度为0—10wt%,填充度为50%的条件下,完成了由NaWO_4·2H_2O+FeCl_2·4H_2O或/和MnCl_2·4H_2O组成的水溶液在带黄金衬套的不锈钢高压釜中合成黑钨矿(钨锰矿或钨铁矿)的氧同位素分馏作用实验研究。我们获得的结果表明,在310℃条件下,黑钨矿和钨锰矿或钨铁矿与水之间氧同位素分馏作用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在高温条件下(>370℃),黑钨矿与水之间氧同位素分馏值趋于相同,而在低温条件下(<870℃),随温度降低分馏值趋于增大。所获黑钨矿-水分馏方程式为: 1000 Inα_(黑钨矿-水)=0.21×10~6T~(-2)-2.91(370±—420℃) 1000 Inα_(黑钨矿-水)=1.03×10~6T~(-2)-4.91(200—370℃±)  相似文献   
163.
氨基酸分析结果与第四纪气候旋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样品采自陕西洛川、新疆新源坎苏黄土-古土壤系列和新疆柴窝堡盆地CK-(?)钻孔湖相沉积物。氨基酸分析结果与氧同位素记录进行对比,发现古土壤及湖相沉积层位的氨基酸总量偏高并与氧同位素的奇数阶段相对应,反映较为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反之,在黄土和洪积或冲洪积层位的氨基酸总量偏低并与氧同位素的偶数阶段相对应,反映相对干冷的气候环境。说明氨基酸总量在垂直剖面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有间接指示古气候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4.
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年在美国卡内基研究所,著名同位素地球化学家Zachary Sharp和James Oneil研制出了用于做硅酸盐和氧化物氧同位素分析的激光碳还原技术。 稳定同位素分析是能够获得制约各类岩石形成和变化条件信息的最有用的地球化学技术之一。然而,从硅酸盐和氧化物中萃取氧的方法过去25年一直保持不变(我国是在13年前研制成的)。由于这种分析必须有较大的样品量,很细小空间上的分辨能  相似文献   
165.
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及其地幔包体的氧逸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地幔环境的氧逸度与温度和压力一样,是控制许多地幔过程的一个重要参数。本文计算了中国东部几个具有代表性地区的玄武岩和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的氧逸度,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的氧逸度变化不大,均位于1og(fo2)=log(fo2FMQ)+0.0左右,而各地区玄武岩的氧逸度却变化很大,其平均值从尚志地区的log(fo2FMQ+0.6到长白山地区的log(fo2FMQ)+3.3左右(其中东北地区钾质玄武岩的氧逸度比除尚志以外其它地区的低),并且总体具有比地幔橄榄岩高得多的氧逸度。推测钾质玄武岩和尚志地区破性玄武岩的氧逸度比中国东部其它地区玄武岩的氧逸度低的可能原因是,前二个地区的玄武岩来源于更深部的(金云母)石榴石二辉橄榄岩,而其它地区的玄武岩来源于略浅部的尖晶石二辉橄榄岩。  相似文献   
166.
The Baishitouquan amazonite and topaz-bearing granite is one of the typical high-rubidium and high-fluorine granites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Mid-Tianshan belt. This intrusion is in sharp contact with Mid-Proterozoic schists, gneisses and marbles, and is composed of four zones transitional from the bottom upwards: leucogranite, amazonite granite, topaz-bearing amazonite granite and topaz quartz albitite. The Baishitouquan granite contains highly ordered K-feldspar, Li-rich mica, Mn-rich garnet, α-quartz and low temperature zircon and is chemically high in Si, K, Na, Al, Li, Rb, Cs and F, and low in Ti, Fe, Ca, Mg, P, Co, Ni, Cr, V, Sr and Ba, with Na2O<K2O. Amazonite from the amazonite granite zone contains 1867 ppm Rb. The F contents of bulk rocks are 3040 and 4597 for the amazonite granite and topaz-bearing amazonite granite zones, respectively. These two zones have δ18O values of 8.97–9.85‰ (SMOW) and show flat REE distribution patterns with strong Eu depletion. K-Ar and Rb-Sr ages of this intrusion are 226. 6 Ma and 209. 6 Ma respectively, with an initial87Sr/86Sr ratio of 0.987±0.213. The Baishitouquan granite is the product of crystallization of a low temperature, and water, rubidium and fluorine-rich magma, which may have been derived from partial melting of muscovite-rich crustal rocks. Consolidation of this granite involved two contrasting and successive stages: melt crystallization and hydrothermal metasomatism and precipitation. Various geological features of this granite were formed during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magmatic to the hydrothermal stage.  相似文献   
167.
兴神磷矿含磷岩系各类岩(矿)石Sr/Ba,Mn/Fe,Co/Ni,As,Ce/Ce“,Eu/Ell刮,异常Ce,6“C,61‘O等地球化学特点表明,含磷岩系沉积早期受冰)I淡水影响形成合锰白云岩;中期海馒规模扩大,水体加深,在半封闭的低能还原一弱氧化环境中.生物大量繁殖形成磷块岩堆积;晚期出现海退,在大气淡水影响下形成混合岩化白云岩结束整个成磷历史。  相似文献   
168.
五万年来渤海海平面变化初探王兆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七系,合肥230026)关键词渤海,有孔虫,氧同位素,海平面变化用渤海有孔虫的氧同位素研究并结合其它海洋地质的研究,将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关于渤海5万年以来海平面的演化过程,并为恢复其古地理变化,海侵、海...  相似文献   
169.
地壳流体—岩石氧氧同位素交换反应动力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矿物-流体体系氧同位素交换反应动力学模型主要分为5种:封闭、“封闭”、一般开放、流体缓冲体系以及岩石缓冲体系。交换机制主要为扩散控制和表面控制。层状辉长岩上部、下部岩系辉石往往表现出不同的交换速率和交换程度,流体的初始δ^18O值也显示出较大的不均一性。花岗岩-流体氧同位素交换反应绝大多数为开放体系不平衡类型。中深成岩基与浅成岩体在有效反应时限、流体标准化渗透率方面不同。前寒武纪条带状硅质铁建造分  相似文献   
170.
埃滕德卡(纳米比亚)和巴拉那(南美洲)白垩溢流玄武岩区硅质火山岩中辉石斑晶的氧同位素比值,被认为可反映原始岩浆岩浆的δ^18O值。据我们识别,这两个地区的南部石为高δ^18O型(δ^18O辉石~-+10‰),北部岩石为低δ^18O辉石~+6.5‰)。这两个流纹岩类型的其它差别,包括低δ^18O型岩石中不相容元素的含量高、初始87Sr/^86Sr比值低。我们认为,流纹岩类型的区域分布反映了源区组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