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4篇
  免费   174篇
  国内免费   160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47篇
地球物理   112篇
地质学   421篇
海洋学   283篇
天文学   39篇
综合类   59篇
自然地理   16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近日出台条例,对昭通大山包自然区湿地资源实行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大山包自然区位于滇东北距昭通市区80余公里处,3000公顷面积内分布有数千亩高山湖泊、19万亩高山草甸、19处适宜涉禽鸟类栖息觅食的高原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单。条例规定,建立大山包湿地专门保护机构,制定整体规划和具体实施办法。加大湿地保护力度,有计划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开展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102.
马尔康-雅江-喀喇昆仑巨型锂矿带是一条Li-Be-Ta稀有元素超常富集带。该成矿带西段西昆仑和东段川西地区均已发现伟晶岩型锂–铍–钽矿床,但其间仍未发现此类型矿床。本文对该成矿带中段新发现的青海三江北段草陇(绿柱石–)锂辉石花岗伟晶岩开展了系统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研究。伟晶岩Li2O和BeO品位分别为0.95%~3.8%和0.05%~1.48%,显示了良好的含矿性。伟晶岩具有高SiO2含量(69.88%~79.77%)、低P2O5含量(0.05%~0.58%)、高分异指数(DI=93.7~97.5)以及低Fe、Mg、Ca、Ti含量等地球化学特征;微量元素表现为富集K、Rb、Th、U、P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Ba、Nb、Sr、Ce、Eu和Ti,Zr含量低(7.49×10–6~55.6×10–6),且Zr/Hf值(13~28)低和Rb/Sr值(2.4~76)高;稀土元素总量较低,富集轻稀土元素,轻、重稀土元素分馏弱,发育Ce、Eu负异常,显示出岩浆演化...  相似文献   
103.
104.
大量研究表明,蓝离散星的形成可能有多种机制,目前比较流行的形成机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类:密近双星系统的质量传输及双星并合、密集星场的恒星碰撞,以及包含双星系统的恒星间 (双星-单星、双星-双星)相互作用导致的恒星并合。与此同时,蓝离散星在各类恒星系统中的普遍存在,也使得研究这类恒星的形成及演化成为追踪恒星系统动力学演化、化学演化及积分光谱性质变化的有效指针。  相似文献   
105.
为探求黄东海平滑真刺水蚤(Euchaeta plana)是否存在分化,对南黄海、东海2个海域平滑真刺水蚤进行ISSR分析。利用筛选出的4个ISSR引物对平滑真刺水蚤进行PCR扩增。共获得18个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4个,所占比例为77.78%。利用POPGENE软件计算遗传距离为0.071 8,遗传相似系数为0.930 7,从而说明2个群体之间遗传分化很小,并推断为黄海暖流影响其分布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6.
不同恒星系统(银河系晕、疏散星团、球状星团、矮星系)中蓝离散星所表现出的观测特性各不相同,这与恒星系统动力学环境及相应的蓝离散星主导形成机制直接相关。因此,分析研究蓝离散星的不同观测特性,也就成为研究蓝离散星形成机制、恒星及双星系统演化以及恒星系统动力学演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7.
在本文中,我们讨论了由中子星和黑洞构成的密近双星系统的引力效应。首先,我们清楚地解释了引力辐射存在引起的轨道圆化,并估算了圆化的时间尺度。求解了围绕史瓦西黑洞作圆轨道运动的矢量进动方程,得到了一个精确解。由进动周期和中心黑洞的质量的关系,我们得到了估算中子星伴随的黑洞质量的方法。随后我们讨论了以中子星脉冲信号随自旋进动变化来寻找黑洞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8.
海草的种内差异是它在特定环境中形成生长策略的关键因素。本研究通过将现场实测数据和文献记录进行类比以探讨新村湾海黾草(Thalassia hemprichii)的生长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海黾草地下茎伸长速率的差异可以解释该海草生物量和生长的大部分种内差异;新村湾海黾草垂直地下茎和水平地下茎的伸长速率在夏季分别为2.38cm/yr和24.4cm/yr,在冬季分别为1.87cm/yr和29.2cm/yr。海黾草茎枝密度的变化范围是822shootsm^-2至941shoots m^-2,最大值出现在夏季而最小值出现在冬季,生物量的季节变化与此类似。新村湾海黾草通过交替调节垂直地下茎和水平地下茎的伸长速率以适应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季节变化,从而导致茎枝密度和地上生物量的相应变化。通过这样的生长策略,海黾草可以把夏季干旱和冬季光照强度下降对其生长造成的消极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相似文献   
109.
本病已知流行于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湖北等养鱼地区,其他省份可能也有此病流行,因随着省间鱼种运搬,病原体也可随之传播他处。据调查,1969年广东南海水产养殖场当时有600多万尾草鱼苗欲运往云南,因天气关系,飞机不能起飞,放到石井鱼苗培育组培育而发病,这可能是本病在广东地区较早的记录。现在已知,广东佛山、肇庆、惠阳、汕头、湛江等地区,都有本病流行,成为草鱼种常见严重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10.
借鉴国内外基于遥感手段监测植被的方法,利用MODIS-NDVI遥感影像数据,探讨如何对草地变化进行监测。提取青海湖流域典型草原遥感影像植被指数,并与野外调查获得的79个样方生物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建立了多个回归模型用于研究植被指数与草地产草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植被指数与草地产草量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但是不同的回归模型与草地产草量相关性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别,非线性回归模型优于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该方法的提出有助于监测青海湖流域草地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