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111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位于雅砻江中游的楞古水电站工程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大型-巨型滑坡发育。以雅砻江楞古水电站夏日滑坡为例,在现场详细调查的基础上,采用试验测试和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了蓄水后滑坡的稳定性发展趋势。根据地貌形态、物质组成、钻孔资料以及现场调查,将夏日滑坡划分为三个区,其中Ⅱ区目前已经出现一定的变形破坏,稳定性最差。数值模拟表明,蓄水前,夏日滑坡整体稳定性较好,只在前缘局部出现变形;蓄水后,滑坡变形明显扩大,前缘沿先存的次级滑带滑动。提出在夏日滑坡前缘进行格构锚和抗滑桩支护,并利用InSAR技术对滑坡灾害隐患进行早期识别和监测预警。该研究为楞古水电站库岸滑坡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并对同类型滑坡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2.
基于1959-2013年径流量及气象数据,运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R/S分析、累积量斜率变化率等方法,分析了青海柴达木盆地巴音河上游径流的年际变化、年内分配、变化趋势及其周期性,定量评估了降水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巴音河上游径流量以0.2×108 m3·(10a)-1倾向率呈显著上升趋势,Hurst指数为0.78,存在20 a左右的丰平枯变化周期,21世纪流域进入丰水期;径流量变化以21~22 a的年代际变化周期最为显著,同时存在10~11 a的年际变化主周期;径流量年内分配不均匀,集中于夏秋两季,径流量呈现先增后减的单波峰分布特点,进入21世纪,年内最大月径流量呈现向后推迟的趋势,年内分配趋于集中;径流突变发生在2001年,降水对巴音河上游径流量增加的贡献率为83.06%,人类活动的贡献率为16.94%。因此,气候是影响巴音河上游河流径流变化的主要因素,人类活动的影响次之。研究结果对巴音河流域未来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3.
西准噶尔晚泥盆世新建岩石地层单位:塔克台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准噶尔塔克台高原周围一套碎屑岩地层曾被划为下石炭统和布克河组(洪古勒楞组的晚出异名),但其岩性组合、沉积环境与化石面貌均与和布克河组或洪古勒楞组的定义不符,也难以归纳到区域上其他已知地层单元中,故以此建立一个新的岩石地层单位:塔克台组,并分为上、下2段:下段为火山碎屑岩夹火山岩,上段为正常碎屑岩、火山碎屑岩、钙质碎屑岩夹少量灰岩、火山岩和薄煤层.该组与下伏文洛克统沙尔布尔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上未见顶,多门类动植物化石的发现限定了该组的时代为晚泥盆世,形成于水体逐渐变浅的滨、浅海至沼泽环境.塔克台组与邻区同期的朱鲁木特组、洪古勒楞组为同时异相关系,晚泥盆世研究区海水从西向东侵入并退出是造成这种同时异相关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4.
南天山北部上志留统巴音布鲁克组火山岩系以中基性喷出岩为主,并有辉长岩侵入,其矿物组合中都含有角闪石,岩层中爆发相火山碎屑岩极为发育。各种火山-侵入岩的LREE和LILE强烈富集、HFSE相对亏损,出现明显的Ta、Nb负异常,(La/Yb)N:2.92~5.21,Nh/La=0.22—0.33,具有岛弧岩浆岩的特征。zr/Nb=26~47、Hf/Ta=11.9—19.9,暗示其源区为类似于N—MORB的亏损地幔;高的Th、LREE含量和高于正常弧火山岩、低于洋岛玄武岩(OIB)的HFSE绝对丰度,较小的εNd(t)值(+3.23~+6.15)、较大的(^87Sr/^86Sr)。值(0.7044—0.7063),εNd(t)与(^87Sr/^86Sr)。间呈明显的线性负相关关系,并且分别与LILE/HFSE之间呈负相关和正相关关系。上述特征反映出巴音布鲁克火成岩的岩石成因中既有俯冲洋壳板片流体-沉积物的加入,也有板片熔体组分的贡献,在地球化学上具有正常岛孤玄武岩(IAB)与富铌岛弧玄武岩(NEAB)之间过渡系列的特征。该套火成岩与中天山南缘蛇绿混杂岩带紧邻,地层时代也与南天山洋俯冲-消减时代相当,它应当是南天山洋盆于晚志留世时发生的俯冲-消减所引发的岛弧火山-岩浆作用的地质记录。  相似文献   
95.
塔塔楞环斑花岗岩是柴达木盆地北缘一个古生代复式岩体。该环斑花岗岩在主量元素上, 具有富SiO2、K2O和FeO*, 高K2O/Na2O和FeO*/MgO的特点, 其平均值分别为72.86%、5.17%和3.35%,2.22和10.73;∑REE在279.1×10-6~300.3×10-之间,(La/Lu)N为11.32~13.14,δEu在0.28~0.38之间;Ba、Rb、Pb、Th等元素的含量高,而Sr、Cr、Ni、V等元素的含量低。与经典环斑花岗岩相比,二者在岩相学上相同,在地球化学上也有相似之处,即该岩体也表现为高钾、富铁和LREE,Eu亏损的特征,但部分微量元素与典型环斑花岗岩有一定差异。岩体的形成时代和区域构造背景的综合分析显示,该岩体可能是早古生代后碰撞或后造山伸展构造环境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96.
以分析青海巴音河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为目标,2016年8月,沿巴音河采集了23组地表水样、13组地下水样和9组泉水样,室内分析得到了其对应的主要水化学离子和氘氧稳定同位素数据,运用统计分析、Piper三线图、Gibbs图分析了流域水化学特征;以溶解性总固体(TDS)、氯离子(Cl-)和氧同位素(δ18O)作为示踪剂,定性分析了巴音河沿程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转化关系;基于质量平衡法,运用δ18O定量计算了巴音河沿程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的转化量。研究结果表明:TDS、Cl-、δ18O可用于定性分析巴音河流域不同河段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转化关系,定量评估其转换强度;巴音河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l-Ca·Mg,地下水水化学类型更为多样,地表水受控于岩石风化作用,地下水与泉水受到岩石风化与蒸发作用的影响;地表水与地下水水力联系密切,沿巴音河流向,二者相互转化频繁,上游河段,地下水主要接受地表水渗漏和沿途侧向径流补给,补给比例分别为65.33%、34.67%,至黑石山水库上游,地表水接受上游地下水和溢出泉水的补给,补给比例分别为49.54%、50.46%;中游河段,地下水接受地表水和北部山区侧向径流补给,补给比例分别为65%、35%;下游河段,地表水接受地下水和泉水补给,补给比例分别为53.12%、46.88%。研究结果有助于建立流域水循环模式、揭示水资源形成机制,可以为巴音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7.
在内蒙古银额盆地西北部洪果尔吉乌拉山间盆地内首次发现早白垩世叶肢介化石1属2种,包括:Diestheria yixianensis Chen,Diestheria longinqua Chen,植物化石5个属(种)Podozamites sp.,Equisetites sp.,Baiera sp.,Nilssonia sp.,Czekanowskia sp.。上述叶肢介化石均为热河生物群重要分子,植物化石也是中生代晚三叠世—晚白垩世的常见分子,确定这套地层时代为早白垩世,划归巴音戈壁组。上述化石的发现,丰富了银额盆地中生代生物地层学研究内容,为盆地内早白垩世地层对比提供了最新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8.
在电磁法数值模拟中,正演模拟是认识各种地电条件下的大地电磁响应特征的良好途径,模型正演得到的结论,对于资料处理、反演、解释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通过在巴音戈壁盆地开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量(CSAMT),结合巴音戈壁盆地已知钻孔资料,建立了初始地电模型,进行模型正演计算得出正演数据,通过对正演数据进行反演计算,确定合理的反演模型和反演参数,提高资料反演的准确性,最后根据对实测数据的反演计算、资料解释、综合分析结果,推断研究区铀储层巴音戈壁组的空间展布特征,解释结果得到钻孔资料的验证,在砂岩型铀矿勘查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
通过对西准噶尔地区洪古勒楞组多条剖面的综合研究,提出洪古勒楞组与上覆黑山头组以钙质碎屑岩的消失、暗色细火山碎屑岩的出现为界,其顶界为一套近岸浅水沉积的碎屑岩(含舌形贝的钙质粉砂岩、凝灰质砂岩、细砾岩或含介壳的砂砾岩),称之为“杨庄砂岩”,该界线在多条剖面上易于识别和对比。在洪古勒楞组上部和黑山头组下部发现三叶虫9属(亚属)14种: Omegops sp. , Pudoproetus sp. , Linguaphillipsia ? sp. , Belgibole sp. , B. abruptirhachis,Philliboloides sp. , Winterbergia(W . )sp. , W. (Eowinterbergia )? sp. , Weberiphillipsia sp. , Conophillipsia sp. 1 ,C . sp. 2, C . ? sp. 3, C. ? paucicostata,C. ? morganensis 。根据三叶虫生物地层学研究,认为西准噶尔地区存在泥盆系 石炭系界线,界线位置在 Omegops 的消失层位和 Belgibole Conophillipsia 组合带的首现层位之间,该界线与洪古勒楞组和黑山头组之间的界线基本一致。洪古勒楞组顶部的“杨庄砂岩”是泥盆纪末期海平面下降事件在西准噶尔火山岛弧背景下的沉积产物,也是泥盆纪 石炭纪之交Hangenberg事件在西准噶尔地区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0.
为了解高寒草原羊茅群落植物生态位特征,运用Levins生态宽度指数和Cowell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对巴音布鲁克羊茅群落植物生态位宽度及生态位相似性比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9种植物4个资源维上羊茅的生态位宽度最大,其次为黄花棘豆、委陵菜,说明羊茅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强.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羊茅和紫花针茅与其他物种生态位相似性比例最高,说明羊茅和紫花针茅与其他物种存在着较大的资源竞争.而生态位较小的物种与其他物种生态位相似性比例较小.放牧使得羊茅群落内物种发生变化,在放牧压力持续增大的情况下,以羊茅和紫花针茅为优势种群的草原将向以黄花棘豆和委陵菜占优的退化方向演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