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1篇
  免费   344篇
  国内免费   488篇
测绘学   236篇
大气科学   614篇
地球物理   246篇
地质学   457篇
海洋学   401篇
天文学   31篇
综合类   136篇
自然地理   17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3篇
  1954年   3篇
  1942年   4篇
  1941年   3篇
  1936年   3篇
  193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211.
福建安海湾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现代沉积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福建安海湾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分析和对比,应用系统聚类分析、粒径趋势模型和切应力计算公式,探讨了研究区粒度的分布特征、沉积环境分区、表层沉积物输运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包括6种表层沉积物类型,以黏土质粉砂和粉砂为主,沉积物大体呈现自海湾两侧潮滩向潮汐通道变粗的分布趋势.表层沉积物粒度的分布特征与水动力条件和物质来源密切相关,湾口附近及湾内深槽内,细颗粒的沉积物被再悬浮带走,粗颗粒的含量增大;在湾内潮滩上,悬浮物质因水动力作用逐渐减弱发生分选沉降,形成向岸变细的横向分异.海湾外泥沙随潮流不断地向海湾东侧岸滩运移,海湾周边陆源来沙由湾顶部往湾口方向下泄,两者是导致表层沉积物出现明显的顺时针方向汇聚趋势的原因之一;表层沉积物的输运趋势、悬浮泥沙的输运、潮滩植被与湾口沙嘴的遮蔽效应共同影响了研究区内浅滩地形的形成和变化.研究区可分为四类沉积环境区,以潮滩和潮汐通道环境为主,不同沉积区内的粒度参数、粒级频率和敏感粒级均有差异,动力条件差异和不同物源的影响程度是现代沉积环境格局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12.
海岸线及其测绘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岸线是人类所使用的最古老的边界线之一,然而,由于其动态特征,加之当今社会对海岸带的需求越来越多,这条边界线的位置存在争议,因而,如何使用客观手段测绘海岸线尤为重要。文中针对海岸线定义及其位置确定不明确的现状,指出海岸线定义存在的问题,给出完善定义的意见;分析海岸线常规的测绘方法,探讨海岸线精确测绘的新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213.
综迷:气温偏高,降水偏多2019年,我国气温偏高,降水偏多。全国平均气温10.34℃,较常年偏高0.79℃,为1951年来第五暖年。全国六大区域气温均较常年偏高,其中东北偏高1.1℃,为历史次高;华南偏高0.7℃,为历史第三高;四季气温均偏高,春秋明显偏暖,秋季气温为历史第三高。全国平均降水量645.5毫米,较常年偏多2.5%,为2012年以来连续第八个多雨年。  相似文献   
214.
为提高大白菜等小粒径精密播种机的机械化水平,设计了一种小粒径气吸式排种器.首先利用JPS-12排种器性能检测试验台对排种器进行测试,得到不同参数组合下的性能指标与最优参数组合.然后使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CFD),借助FLUENT软件分析了吸种器内部流场的分布,得到了吸种器内部压力分布云图和吸种孔截面云图.最后基于离散元法(DEM)建立大白菜种子颗粒模型,对排种器仿真模型进行简化和网格划分,完成了小粒径气吸式排种器DEM-CFD耦合仿真实验.对比台架与仿真试验结果,得出如下的结论:当排种盘转速为20 r/min,真空度为2.2 kPa时,排种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215.
基于TIGGE资料的地面气温延伸期多模式集成预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TIGGE资料中心提供的CMC、ECMWF、UKMO及NCEP四个集合预报中心2008年7月1日-9月30日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地面气温10 ~ 15 d延伸期集合预报产品,首先采用Tala-grand分布及离散度—误差关系评估了单个预报系统的预报性能,然后分别利用多模式集成平均(Ensemble Mean,EMN)、消除偏差集成平均(Bias-Removed Ensemble Mean,BREM)及多模式超级集合(Multi-model Superensemble,SUP)对地面气温进行多模式集成预报试验.由于逐日的延伸期预报准确率相对较低,因此人们更关注延伸期预报对天气过程的预报准确率.对各个集合预报系统的逐日预报资料以及逐日“观测”资料做滑动平均,并对处理后的资料进行多模式集成,最后对超级集合预报的训练期长度进行调试,以获得最佳训练期长度.结果表明,四个集合预报系统的离散度相对于均方根误差都偏小,ECMWF预报效果最好,NCEP次之,UKMO预报效果最差.EMN、BREM及SUP三种多模式集成方法的预报效果均优于单个系统且SUP对预报效果的改善最明显.滑动平均后,预报误差进一步降低,且滑动步长越长,误差越小.对于SUP的训练期,逐日预报和3d滑动平均10~12 d预报最佳训练期长度为75 d;13 ~ 15 d预报最佳训练期长度为35 d;5 d及7d滑动平均其训练期长度在各个时效均以35 d为宜.  相似文献   
216.
选取伊春市1971-2010年的气温观测资料,进行气温因子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伊春近40a的年平均气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平均上升0.39 ℃/10 a.1971-1987年处于偏冷期,1988-2010年为增暖期,气温增幅明显.伊春近40a的高温天气日数呈上升趋势,低温天气日数呈显著下降趋势.年平均气温逐年代上升,幅度较大,71-80年代气温非常寒冷,近代变暖显著.  相似文献   
217.
长春市气溶胶质量浓度变化特征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大气气溶胶是指大气中悬浮的固体或液体粒子。气溶胶质量浓度是单位体积大气中所含气溶胶的质量,单位为mg/m^3。其中PMl0(粒径小于等于10μm)和PM2.5(粒径小于等于2.5μm)的质量浓度是衡量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18.
基于TIGGE多模式集合的24小时气温BMA 概率预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TIGGE(THORPEX Interactive Grand Global Ensemble)单中心集合预报系统(ECMWF、United Kingdom Meteorological Office、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和NCEP)以及由此所构成的多中心模式超级集合预报系统24小时地面日均气温预报,结合淮河流域地面观测率定贝叶斯模型平均(Bayesian model averaging,BMA)参数,从而建立地面日均气温BMA概率预报模型.由此针对淮河流域进行地面日均气温BMA概率预报及其检验与评估,结果表明BMA模型比原始集合预报效果好;单中心的BMA概率预报都有较好的预报效果,其中ECMWF最好.多中心模式超级集合比单中心BMA概率预报效果更好,采用可替换原则比普通的多中心模式超级集合BMA模型计算量小,且在上述BMA集合预报系统中效果最好.它与原始集合预报相比其平均绝对误差减少近7%,其连续等级概率评分提高近10%.基于采用可替换原则的多中心模式超级集合BMA概率预报,针对研究区域提出了极端高温预警方案,这对防范高温天气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19.
Hα全日面太阳图像对太阳物理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其观测过程中可能受天气的影响,导致观测图像含有云层覆盖的污染。主要通过对这种Hα全日面太阳图像的云污染进行处理,从而得到较为清晰的太阳活动细节。具体算法为:首先将含云污染的图像扣除模板图像的标准临边昏暗轮廓,然后对其进行中值滤波获得云层图像,最后在原始图像上扣除云层图像得到修复后的全日面图像。实验证明此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Hα全日面太阳图像上的云污染,并对太阳活动区域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20.
宋其武  吴德金 《天文学报》2004,45(4):381-388
由磁绳结构主导、平均尺度约二、三十个小时的行星际磁云是日冕物质抛射在行星际膨胀、传播的体现。最近,Moldwin等人报道在太阳风中还观测到一些尺度在几十分钟的小尺度磁绳结构,并认为太阳风中的磁绳结构在尺度分布上可能具有双峰特征,在全面检视了WIND卫星(1995年-2000年)和ACE卫星(1998年-2000年)的观测资料后,发现了在行星际太阳风中一些尺度为几个小时的中尺度磁绳结构,利用初步整理的其中28个中尺度磁绳结构事件,认为太阳风中的磁绳结构在尺度分布上可能是连续的,这对行星际太阳风中磁绳结构物理起源的研究可能提出重要的物理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