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5篇
  免费   285篇
  国内免费   397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174篇
地质学   766篇
海洋学   69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75篇
自然地理   16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48年   1篇
  192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北极楚科奇海及其附近海域海底底栖贝类遗壳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采自北极的23个站的底栖贝类遗壳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这些贝类遗壳计有17个种,其中双壳纲13种,腹足纲4种.根据鉴定到种的13个种可将所鉴定的软体动物分为两个区系:北极和环北极寒温带种,它们是Astarte montagui,Liocyma fluctusa,Macoma calcarea,M.moesta alas-kana,Mya pseudoarenaria,Nuculana pernula,N.radiata,Nucula bellotii,Serripes groenlan-dicus和Turritella polaris,共计10种,它们是北极水域软体动物区系组成中的主要成分;北极北太平洋寒温带种,它们是Argobuccinum oregonense,Cyclocardia crebricostata和Trichotropis cor-onata有3种.根据食性又可将它们分成滤食性、肉食性和碎食性三种,其中摄食沉积物中有机碎屑的碎食性种类占优势,包括双壳类中的Macoma calcarea,M.moesta alaskana,Macoma sp.,Nuculana pernula,N.radiata,Nucula bellotii,和腹足类的Trichotropis coronata,共计7种,它们不仅种类多,丰度高,而且在调查区的分布同细颗粒的沉积物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92.
天然气水合物物理化学状态平衡及其在冲绳海槽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自由能优化算法计算了气、水、盐、水合物的平衡态(稳定态)条件,建立了天然气水合物的状态方程和(水合物、液态溶液和气体)相平衡模型,编制了计算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厚度的计算机软件;并针对研究内容收集了冲绳海槽和东海陆坡的热流、地温梯度、地形(水深)、地貌等资料,根据这些资料模拟计算预测了该区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厚度、分布有利区带和BSR底界深度,进而编绘了相关图件。  相似文献   
993.
在Macer采集器的基础上,经修改制成一种新型的底上生物群落分级定量采集器。4个标准WP2浮游生物网(网目0.5mm)嵌接在不锈钢架上,网口与海底距离分别为10—40,45—75,80—110,115—145cm。每个网均装有1个水流计及两扇活动门。这些门通过1个杠杆装置控制其开关,当采集器与海底接触时使门打开。使用这种新型采集器在法国近岸海区及北大西洋深海海底进行了一百多次成功的采样,对各种软、硬底质均可良好运作。  相似文献   
994.
硇洲岛潮间带不同生境底栖软体动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硇洲岛潮间带(岩石、砾石、泥沙滩)3种不同生境的11个样方的底栖软件动物进行了生物多样性调查,共鉴定底栖软体动物21科41种。研究结果表明,硇洲岛潮间带底栖软体动物动物种丰富度指数砾石滩最大(平均为9.236),岩石滩次之(平均为6.494),泥沙滩最小(平均为3.788),多样性指数砾石滩(平均为2.154)大于泥沙滩(平均为1.506)大于岩石滩(平均为1.334)。对上述样方进行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底栖软体动物的种类及数量分布受底质、浪击、污染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5.
雷州半岛红树林海区底栖动物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7~9月,对雷州半岛7个主要红树林区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采集到底栖动物共188种,其中软体动物有110种,节肢动物门48种,鱼类18种,星虫门3种,多毛类8种,腕足动物门1种。高潮区以甲壳类为优势种,中低潮区以软体动物为优势种类。总平均生物量和总平均栖息息密度分别为106.8 g/m2和320个/m2;底栖动物的种类、生物量和栖息密度与底质和潮位线有密切的关系,与平均盐度呈正相关。并提出一批经济价值高和可开发利用的种类。  相似文献   
996.
黄河口水下底坡不稳定的水动力机制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河口水下底坡不稳定性是指可导致海上工程设施环境灾变乃至重大灾害发生于河口海区底坡上的地质现象.近年来,我们在黄河口海区的多次调查1-8)表明,该海区水下底坡上存在着大量的不稳定现象,具体表现为沉积物的塌陷、滑塌、滑坡和冲沟等,如图1所示,其影响深度达几米,水平尺度则可达几百米至几公里.这些水下底坡上的不稳定现象严重地威胁着该海区的工程设施的安全,曾多次使该海区的石油平台的作业造成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997.
海南岛是我国的第二大岛,面积约32200平方公里。岛上沙质海岸占比例最大,另外泥滩、石砾、岩石海岸亦有所见。由于四面环海,所以海洋性气候较为显著。水温一般较高。与相邻的广东大陆沿岸相比,季节变化及年变化幅度均较小。基本上符合热带性气候的特点。但是,由于受季节风的影响,以及浅水区域较宽和接近大陆,沿岸水温和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较大,局部地区具有一些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海南岛的潮汐类型是混合潮,潮水幅度通常不超过3米。 1959年11月-1960年2月,作者参加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生物考查组到崖县的榆林、马岭,陵水县的新村,万宁县的港北港,乐东县的莺歌海,文昌县的抱虎角、铜鼓角以及海口市的盐灶、北港、苍头前等地进行了调查采集。为了使原有的材料得到更进一步的充实,1962年3-5月,又到崖县的榆林,陵水县的新村以及临高县的新盈,东方县的八所进行补充调查。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潮间带藻类进行定性及定量的研究,并结合各地区不同的潮汐类型、潮水幅度等环境条件的具体影响,进一步探索藻类分布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998.
坐底式波流测量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述了坐底波流测量仪计算海流和波浪反演的原理,并详细介绍了水槽率定及海上试验情况和结果。  相似文献   
999.
胶州湾北部水层-底栖耦合生态系统的动力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基于胶州湾1995年5航次的生态动力学综合实验观测,建立了一个水层-底栖生态系耦合的动力学箱式模型,其中水层亚模型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无机氮、无机磷以及DOC、POC和溶解氧7变量,底栖部分包括大型、小型底栖生物、细胞、碎屑及无机氮和磷6变量。模型考虑了海面太阳辐照度变化、海水及底泥温度变化,以及营养盐与DOC陆源流入的影响,利用该模型成功地模拟了胶州湾北部各生态变量的季节变化特征。同吴增茂等(1999)水层模型模拟结果相比可以看出,耦合模型的结果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000.
东海深海渔业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往,东海渔场的利用范围主要在水深120米以浅的大陆架渔场,由于酷渔滥捕与环境污染,导致大黄鱼、小黄鱼等主要经济鱼类资源严重衰退、恶化。因此,东海大陆架以外浩瀚深邃的深海渔业资源问题,遂成为我国水产主管部门与科技人员关注的焦点。关于东海水深120m~1000多m的深海生物组成及其渔业资源,以往不甚了解。日本“开洋”丸调查船于1967年首先在东海深海进行了一次试验性调查。1975年又对九州西南的大陆坡进行了一次短暂调查。1978年26°00'N~33°00'N、123°00'E~129°15'E(水深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