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09篇
  免费   2672篇
  国内免费   2711篇
测绘学   1033篇
大气科学   2761篇
地球物理   4605篇
地质学   7291篇
海洋学   931篇
天文学   210篇
综合类   837篇
自然地理   524篇
  2024年   124篇
  2023年   393篇
  2022年   519篇
  2021年   582篇
  2020年   390篇
  2019年   506篇
  2018年   321篇
  2017年   358篇
  2016年   394篇
  2015年   420篇
  2014年   757篇
  2013年   631篇
  2012年   794篇
  2011年   725篇
  2010年   665篇
  2009年   744篇
  2008年   688篇
  2007年   692篇
  2006年   664篇
  2005年   659篇
  2004年   621篇
  2003年   606篇
  2002年   514篇
  2001年   513篇
  2000年   512篇
  1999年   510篇
  1998年   483篇
  1997年   438篇
  1996年   421篇
  1995年   414篇
  1994年   389篇
  1993年   339篇
  1992年   398篇
  1991年   391篇
  1990年   214篇
  1989年   165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9篇
  1975年   4篇
  1959年   4篇
  1954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81.
882.
短期气候预测及其有关非线性动力学的进展丑纪范(中科院院士,北京气象学院教授)气候问题最近非常热门,最重要的变化我理解是观念的转变。气候概念本身,八十年代以来有很大的变化。原来的气候是静态的概念,一个地方的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少年平均的状况,地球上可以分...  相似文献   
883.
绥中冰雹云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雹云过程是一种强对流过程,危害很大.尤其对农业的危害更大。从1989年到1991年,辽宁省人工增雨防雹办公室、中国气科院人工影响天气研究所和绥中县气象局联合在绥中进行冰雹云的探测工作,获得了17次冰雹云过程的探测资料。本文采用一维时变积雨云参数化微物理模式,对1989年和1990年发生在绥中的两次冰雹云过程进行模拟。  相似文献   
884.
本文论述了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7.3级地震对中国地震大趋势所产生的可能影响。作者认为,这次地震应属于中国大陆板内地震,它可能标志着中国大陆及边邻地区7级以上地震从本世纪以来第五活动期(起始于1988年)的相对平静时段转入活跃时段并可能步入高潮。它打破了近十年来中国大陆7级地震只分布于青藏块体的格局,但并不意味着本期主体活动区(青藏块体及边邻)的改变;同时,这次地震标志着东南沿海地区进入新的地震活跃幕;台湾地区7级地震活动也将增强。  相似文献   
885.
在对珠江三角洲电力系统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给出了电力系统中网络节点和架空线路的平均破坏率矩阵,并结合地震危险性定数法分析结果预测珠江三角洲电力系统的震害情况。  相似文献   
886.
张竞  杜修力 《华南地震》1995,15(3):47-51
基于珠江三角洲通信建筑物的调查资料,对典型的通信建筑物做了时程地震反应分析和单体震害预测;对另一些建筑物做了群体震害预测;并就通信设备震害预测问题做了简单评述。  相似文献   
887.
气压场剧烈涨落与四川强震爆发的基本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孕震系统在爆发前夕的外敏性及外力的非线性作用为物理基础,对大气扰动下的地震爆发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不仅归一化了四川省有关台站近30年来的气压数据,而且还分地震带归纳建立了具有灾用价值的气压发震指标,这些自然共性的提示,既是对外力效应的认证,也丰富了短临地震预报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88.
中国大陆原地复发强震的基本特征及其预测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罗灼礼  闻学泽 《地震》1995,(1):1-11
在印度板块与欧亚块相碰撞形成的喜马拉雅弧板块边界力作用下,中国大陆有自己独特的现代构造运动和地震活动基本格架。格架是两组近似于对数螺线的现代构造滑移线,即最大剪切应力和剪切应变集中释放的区,带。在这种格架控制下,强震和大震在原地或基本在原地重复发生是中国大陆地震活动的重要特征。本文还提出了i-f-j复发轮回模式和估计当前轮回强震复发时间的概率分布以及计算未来强震复发概率分式。为中,长期预测原地复发  相似文献   
889.
高国英  韩月鹏 《内陆地震》1995,9(4):357-362
对1880 ̄1993年新疆及邻区7级以上强震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研究时段内7级以上强震活动有明显的活跃与平静交替现象。研究时段内的强震活动经历了5个轮回,每个轮回包括一个平静幕和一个活动幕,每个活动幕都有相对的主体活动区,主体活动区和7级以上单个强震都具有沿西昆仑-南天山-北天山-阿尔泰地震带往返迁移的特征。各地震带6级以上地震活动也具有明显的由西南向北东整体迁移的特征,并且这种时、空、强  相似文献   
890.
浅议中国黄土磁化率的物理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的陆相黄土地层连续地记录了第四纪以来的古气候变化。基于中国黄土磁化率曲线与深海氧同位素记录具有可比性这一事实,磁化率作为一种气候替代性指标在黄土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磁化率的物理意义仍不清楚。本文作者对陕西榆林蔡家沟剖面末次间冰期以来的风成沉积作了研究,指出黄土、古土壤的磁化率差异不仅与前人提出的碳酸盐淋失、空隙度变化、“就地”新生成磁性矿物等作用有关,而且还可能与有机质有重要关系。有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