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16篇
  免费   2323篇
  国内免费   1489篇
测绘学   1449篇
大气科学   1847篇
地球物理   5524篇
地质学   4137篇
海洋学   581篇
天文学   32篇
综合类   998篇
自然地理   160篇
  2024年   83篇
  2023年   354篇
  2022年   357篇
  2021年   474篇
  2020年   367篇
  2019年   449篇
  2018年   317篇
  2017年   334篇
  2016年   337篇
  2015年   412篇
  2014年   641篇
  2013年   581篇
  2012年   643篇
  2011年   618篇
  2010年   556篇
  2009年   603篇
  2008年   499篇
  2007年   490篇
  2006年   475篇
  2005年   503篇
  2004年   468篇
  2003年   439篇
  2002年   395篇
  2001年   459篇
  2000年   479篇
  1999年   389篇
  1998年   393篇
  1997年   331篇
  1996年   358篇
  1995年   307篇
  1994年   267篇
  1993年   240篇
  1992年   247篇
  1991年   227篇
  1990年   202篇
  1989年   179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7篇
  1975年   7篇
  197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海洋地质前沿》1994,(8):23-23
莫斯科“农业资源自动化信息控制系统”科学研究中心和沃罗湟日大学的专家们,在“黑海油气”公司基地首次进行了海面红外线热探测试验.试验的目的是研究已知的、产生在天然气田之上的海面负热异常效应.  相似文献   
42.
黑潮在吕宋海峡的形变及动力机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根据1990年以来对吕宋海峡和中国南海(SCS)北部的WOCE水文资料和其它海洋调查资料的分析,以及对同一海区的卫星遥测海表温度(SST)的资料处理,推断在吕宋海峡常年存在黑潮路径弯曲,西折进入SCS并又流出SCS的现象,作者将黑潮的这种变形称为“黑潮流套”。黑潮变形进入SCS的位置在冬季位于海峡中部、南部附近,范围较大;在夏季略向北移,较集中于海峡中部,范围较小。作者认为,黑潮流套现象可用位涡守恒理论作定性的解释:当黑潮在吕宋海峡失去西边界支持后,其流轴以西贴近西边界的一部分流体,因具有较大的相对正涡度,会脱离黑潮主体在南海东北部形成反时针旋转或顺时针旋转的环流,而黑潮主体会以顺时针旋转的形式在海峡以西的海域出现。整个黑潮以弯曲、扩展的形式在海峡处产生形变,在海峡东侧出现反气旋涡旋的倾向。吕宋海峡黑潮流套及南海北部的诱生环流之流型,会因黑潮本身以及副热带环流整体的变化而变化,也与海峡的宽度有关。总之,吕宋海峡黑潮流套的形成是由当地特殊的地形条件和地转β效应这些内部机制决定的,它的常年存在有其必然性  相似文献   
43.
由磁异常Z_α和重力异常g,利用样条函数的微、积分性质,从泊松方程出发,直接解得磁性体的磁化方向。该方法适用于任意形状磁性体的磁异常。  相似文献   
44.
资料显示,在整个台湾以东海区内磁异常几乎全为负磁异常,磁异常分块现象明显。通过对本海区的磁力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表明本海区的地磁异常表现为明显的条带状异常特征。由于受板块差异性运动的影响,以加瓜海脊为界,东西两侧具有不同的磁条带方向,在加瓜海脊以东,磁条带为NW-SE向(120°),而在加瓜海脊以西则为近东西向(80°)。加瓜脊以西地区的扩张时间为45~38Ma,相当于19~16号磁条带;而加瓜脊以东地区的扩张时间为40~35Ma,相当于17~13号磁条带。加瓜脊以西的磁条带相对于以东的磁条带要老,由此推断出加瓜脊以西相对于东侧发生了北向位移。  相似文献   
45.
格陵兰东南部和相邻大洋表层气温时序中记录了一个急剧的事件。这一事件大约出现在3100a(模拟年) ,持续约40a ,以温度降低3°C为特征。由于其峰值比平均值高6个标准偏差(σ)以上 ,可以认为降温是急剧的。如果该区域年平均表层气温时序正常排布 ,那么这种异常可能每数亿年出现一次,如此大幅度降温持续那么久的概率极小。如果将不足40a的变化从时序中去掉 ,那么事件高峰期表层气温低于平均值10~11σ。大气层较低层位的这种急剧降温源于海面温度急剧下降。大约3086a开始 ,格陵兰东海岸中部滨外发育了约0.5°C…  相似文献   
46.
深水钻井中浅水流灾害问题及其地球物理识别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深水钻井中,浅水流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中国正在进行深水油气勘探,十分有必要开展这方面的地质灾害研究。介绍了浅水流的形成机制及地球物理特性。目前用于识别和预测浅水流的手段有测井和反射地震两大类方法。主要介绍了几种用于参数提取的地震反演方法,如传统Dix反演、叠后振幅反演、层析反演、叠前振幅反演等。  相似文献   
47.
本文建立了无限水平柱体的总磁异常之解释方法。同传统的异常解释方法(特征点法和积分法)相比较,本方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所提出的特征点法和积分法适合于任意磁化水平柱体的总磁异常的解释。这一点对于海上磁法勘探的资料解释具有一定的意义。因为海上磁测通量是测得总磁异常.其次.所提出的特征点法可以用来确定与柱体中心位置相对应的在剖面上的带影点,也就是坐标原点。再者,所提出的特征点法和积分法可用来计算水平柱体中心的深度,而在积分反演中只用到磁异常曲线的一部分。这一点同其他积分法相比,其计算过程比较简单。最后,也作了理论模型的正反演计算。反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构能给出满意的反演结果。  相似文献   
48.
在南海北部利用地球化学方法作为油气勘探的一种辅助手段。在6个航次中采集了沉积物、底层海水及海面大气样品,测定了近50种化探指标,并采用稳健统计方法进行了数据处理和异常圈定。化探结果在油气藏上方发现了清晰的、具不同指标组合的综合化探异常,与邻近空构造形成鲜明的对照。圈闭顶部的块状异常和圈闭周绿的环状、半环状异常是下伏油气藏的良好指示,而剖面上呈锯齿状、平面上呈线状的异常则与断裂带有关。实践表明,建立已知油气藏上方的化探异常模式及解剖已知空构造上方的地球化学特征对于指导本区或邻区的化探异常评价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9.
本文通过计算和对比分析,得到1991年春、夏江淮地区特大暴雨形成的五个基本特征:西北太平洋上副高显著偏西、偏北;较弱的西南季风与东南气流汇合成强西南气流伸向江淮地区;偏东风与强西南风形成的辐合带在江淮地区维持;江淮地区对流层中下部为强上升运动、上部为辐散;130°E附近南半球向北半球的较强越赤道气流持续。  相似文献   
50.
本文统计分析了渤海气温异常月份与埃尔-尼诺过程的关系,结果得出:在埃尔-尼诺年及其前后一年,渤海气温异常冷月占优势;在埃尔-尼诺持续期内,春季渤海气温出现异常冷月的百分率高达73%。埃尔-尼诺与渤海气温异常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了在海-气相互作用过程中,二者互为因果关系的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