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1篇
  免费   1060篇
  国内免费   1220篇
测绘学   250篇
大气科学   323篇
地球物理   1823篇
地质学   2263篇
海洋学   1196篇
天文学   38篇
综合类   325篇
自然地理   813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78篇
  2022年   314篇
  2021年   319篇
  2020年   282篇
  2019年   327篇
  2018年   203篇
  2017年   190篇
  2016年   197篇
  2015年   242篇
  2014年   372篇
  2013年   292篇
  2012年   379篇
  2011年   348篇
  2010年   319篇
  2009年   316篇
  2008年   328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220篇
  2005年   221篇
  2004年   180篇
  2003年   145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8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2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51.
于常青  王琪  卢振权  瞿辰  罗愫  周宇  谈顺佳 《现代地质》2015,29(5):1130-1137
首次在中国祁连山冻土区青海木里地区实施了针对天然气水合物的三维地震探测。根据工区内冻土层厚度、地层岩性、水合物储集空间类型和赋存深度等特 点,设计了三维地震数据采集方案,制定了地震数据处理流程,获得了良好的三维地震探测结果。结果表明,工区内天然气水合物赋存层段地震响应特征与国外冻土区的天然气水合物具有明 显差异;冻土层厚度、岩性、水合物储集空间类型等因素,对该区地震资料振幅、频率、速度等影响显著;水合物层段的地震资料存在低频、中等杂乱振幅等明显的特点,这些特征为该区天然气水合物探测和识别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52.
高采样率四分量钻孔应变同震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this paper, we adopt the observation data of two 10Hz YRY 4-component borehole strainmeters and one 100Hz FBS-3B broadband seismometer to study the responses of their observations to the April 11, 2012 Mw 8.6 earthquake off the west coast of northern Sumatra, and compare the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during the coseismic stage after preprocessing of the data. We analyze the spectrum's dynamic process during the coseismic stage with the S transformation method, and discuss the spectrum's details in different seismic phases. The S transformation results of the data of seismometer and borehole strainmeter at the same station show that the coseismic spectrum evolution of the two kinds of observation are similar to each other and can be cross-referenced in indentifying the wave signals, which proves that the borehole strainmeter measurements at high frequencies are reliable.  相似文献   
953.
通过卫星影像解译、野外实地调查与数字地形分析,研究了成都盆地南缘构造变形特征及与地貌的响应关系,重点为邛西构造和熊坡背斜的晚第四纪构造变形。结果表明:中更新世是成都盆地南缘地区一个较重要的构造变形阶段,邛西构造与熊坡背斜的发育与演化也主要集中在这一阶段,并导致了古青衣江数次改道,遗留下规模巨大的冲洪积扇——名邛台地。熊坡背斜亚流域盆地的面积—高程积分值(HI值)自SW向NE总体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反映了熊坡背斜主要受到来自南部的动力作用,并呈现自SW向NE扩展变形的过程,显示成都盆地南缘地区流域地貌对其构造变形存在着明显的反馈作用。  相似文献   
954.
深厚覆盖土层地震响应时域分析中阻尼矩阵形式的选取十分重要。本文基于滞后阻尼比和振型阻尼比构造了6种不同的比例阻尼矩阵形式,研究其对深覆盖土层地震响应的影响。以上海某一实际深厚覆盖土层为算例,分别以人工合成基岩地震波、汶川地震时上海佘山记录的基岩地震波为输入,得到6种阻尼矩阵形式下不同深度处的土层地震响应,并以频域解为基准解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阻尼矩阵形式对加速度结果的影响程度比位移结果要大,运用同一种阻尼矩阵形式所得结果误差和输入地震波频谱特性有关。地震波自身的频谱特征对阻尼矩阵形式的选取有一定影响,建议综合考虑地震波的频谱特征和场地土层特性来构建合适的阻尼矩阵以获得合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955.
采用2.5维有限元方法分析孔隙水压力对饱和路基地面振动的影响。根据Biot理论建立饱和多孔介质控制方程,采用双重Fourier变换将控制方程转换为频率 波数域表达式。采用2.5维有限元方法建立饱和路基模型,列车荷载在频率 波数域表示,轨道和路堤采用欧拉梁模拟,采用黏滞阻尼吸波边界减小有限元边界反射。分析列车速度、路基孔隙率和渗透系数对地面振动和孔隙水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车速较低时,由于饱和路基受孔隙水压力的影响,地面竖向振幅小于弹性地基;车速较高时,孔隙水压力急剧增加,对地面振动影响较大。列车运行速度较高时,饱和地基的孔隙率和渗透系数对孔隙水压力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56.
基于ANSYS LS-DYNA建立桥梁的墩-承台-桩-土有限元显式动力学模型,模拟桥梁的桩基础在承台上表面施加冲击荷载后完整桩和有断裂缺陷桩的竖向速度响应,分六桩-承台和八桩-承台两种桩基础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所要检测的基桩对应的承台上表面施加冲击力,产生的应力波通过承台到达下方的基桩后沿桩身向下传播,类似于低应变反射波法测桩的原理,应力波在到达桩底桩土交界面或者断裂面等阻抗变化较大处会发生应力波反射,在桩头处的竖向速度响应波形曲线中能识别出反射回的应力波,进而判别桩是完整还是存在断裂损伤;数值计算同时记录承台表面的竖向速度响应,发现承台表面的竖向速度响应波形比桩头处的竖向速度响应波形由于应力波在桩承台界面的多次反射而更加复杂,难以准确判断反射波。  相似文献   
957.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growth stages,spatial structures,quantitative fitting relationships among various parameters,growth pattern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ud cracks by field survey,core observation and SEM analysis.The study shows that:(1) Mud crack growth can go through three stages,i.e.the syndiagenetic stage,the burial diagenetic stage(including early diagenetic stage,middle-late diagenetic stage) and the epidiagenetic stage.(2) Quantitative fitting relationships among various parameters allow a great significance to describe the spatial structure,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and the growth environment of mud cracks.(3) Mud crack growth has three models,such as the unilateral growth model including the linear growth pattern,the curvilinear growth pattern and the bifurcation growth pattern,the multilateral growth model including the inteisectional growth pattern,the join growth pattern and the dispersed growth pattern,and the mixed growth model including the combination of any patterns listed above.(4) Modern mud crack growth usually undergoes four stages.Sand beds in sand-mud rhythmic strata can play a lubricative role on crack growth and provide enough sandy deposits for filling cracks.(5) Mud crack growth usually produces bifurcation and bifurcation angles which are mostly 120° or 90° that are related to sediment heterogeneity and released energy.(6)Factors affecting mud crack growth cover many aspects:clay content and salinity can control the number of mud cracks in different areas;terrain can control mud crack morphology;and different sedimentary cycles can control the growth patterns and filling models of mud cracks.  相似文献   
958.
最近的许多地震动预测方程(GMPE)都使用上30m土层的平均剪切波速度Vs30表示场地效应。然而,在一些研究发现V鹦。是表征场地效应合理参数的同时,另一些研究则给出了相反的证据。本研究使用日本的大地震动数据集对这两个场地效应参数的预测能力进行系统的比较。采用该方法的基础是使用场地周期(Ts,4倍剪切波从基岩到地表的走时)或Vs30对经验模拟场地效应的标准偏差和放大比振幅进行比较。模拟的场地效应除了包括地震动预测方程的场地效应项,还特别包括KiK-net台网的地表与井下记录之间的场地放大比。就KiK—net台网数据而言,对Ts〉0.6s的土层场地,Ts被确定是比Vs。。好的预测参数;而对T。〈0.6s的场地,这两个参数对放大比产生了相似的变异性。在所有场地类别的多数周期上,由地震动预测方程获得的场地效应,Vs30和Ts在统计上相等;而在一些谱周期上,Vs30产生了比Ts小的变异性。KiK-net台网地表一井下记录与地震动预测方程结果的矛盾可能由地震动预测方程中包括震源变异性、路径变异性和场地变异性的大变异性所致。相比之下,KiK-net台网地表一井下数据对的变异性小多了。虽然VS30。和Ts对地震动预测方程的数据产生了统计上相似的标准偏差,但瓦仍然获得了比Vs30更好的中值放大比。  相似文献   
959.
<正>在气候变化的驱动因子中,气溶胶和云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仍然是不确定性最大的部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一工作组(WG1)第五次评估报告(AR5)总结了有关云和气溶胶对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从观测、理论以及模式角度评估了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与响应~([1]),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相似文献   
960.
瞬变电磁传感器阻尼特性的标定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传统瞬变电磁法(TEM)认为临界阻尼匹配时传感器响应快、无振荡,为最佳匹配方式.本文通过建立基于标定环的TEM系统标定模型,理论证明当略欠阻尼匹配时传感器响应最快、时域畸变最小,为最佳匹配方式.本文采用基于实测数据的背景场剔除方法将一次场和大地响应剔除,通过对不同阻尼状态下标定环早期响应畸变的定量评价,实验证明传感器在略欠阻尼匹配状态下二次场响应畸变最小.本文理论和标定实验均证明,在纯二次场观测方式下,采用略欠阻尼匹配方式能够显著降低早期响应畸变、提高系统浅层探测能力,是浅层探测时传感器最佳匹配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