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0篇
  免费   364篇
  国内免费   467篇
测绘学   380篇
大气科学   715篇
地球物理   321篇
地质学   526篇
海洋学   403篇
天文学   27篇
综合类   129篇
自然地理   22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61.
利用辽东湾近地层三轴风速仪资料分别计算不同稳定度的大气扩散参数及湍流强度。并将不同情况下的大气扩散参数及湍流强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在地形相对平坦的辽东湾 ,在不同的稳定度下 ,σy 和σz值均略大于同级布里格斯公式的计算值。在不稳定条件 (C、B类 )下 ,湍强值最大。  相似文献   
862.
截至 1999年 9月 ,台湾除 60多个实时加速度观测点外 ,还设有约 70 0个强震观测点 ,在城市地区已形成间隔约 3 km的高密度强震仪(加速度计 )观测网。台湾中央气象局 ( CWB)于 1995年秋开始建设加速度观测点观测值实时自动处理的地震信息快速传输系统 ,简称RTD,并于 1996年 3月 5日开始运行。RTD以快速发送地震信息为主要目的 ,地震发生后几分之内 ,通常在 1分以内发送信息。信息除通过因特网上的电子邮件、 WWW主页和 FTP发送外 ,还发送到可显示文字信息的PB机上。RTD的重点放在“地震发生后需多少时间才能发出信息”,由此可以感受…  相似文献   
863.
造山过程中的流体—岩石相互作用和质量传输的评述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刘伟 《地质论评》2000,46(4):371-383
在汇聚板块边缘,滑脱面的滑动和沉积岩系的逆冲堆叠,导致孔隙水被压实排出,流体润滑了脱面,从而引起增生楔的生长。流体对流体制是地壳深熔的先驱事件。碱性花岗岩在次固相下有丰富的岩浆水的出溶,并且促进了碱性长石的微组构重组织。上部地壳浅表流体的循环主要受岩浆侵位驱动。韧性剪切带Ti、Fe、Mg残留富集,Si、Ca、Sr带出,流体不混溶和相分离是Au沉淀的重要机制。断层带尤其深部断层带具有高的流体/岩石比  相似文献   
864.
氩同位素分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尽管40Ar和36Ar之间质量相差达1/10,但是受放射性成因40Ar的影响,一般认为难以进行氩同位素分馏研究.本文通过自行设计的一套氩扩散迁移实验分析系统,对比研究了氩在不同的扩散介质条件下扩散迁移前后氩同位素组成变化情况,证实氩在致密的扩散介质条件下以分子流形式从一个储库向另一个储库的迁移过程中,由于36Ar和40Ar的迁移速率不同,扩散后的40Ar/36Ar值比扩散前的值要小,也即发生了氩同位素分馏.氩同位素分馏的特征表现为最初的一段时间内分馏程度逐步增强,在一定时间后,由于储库之间压力逐渐达到平衡,分馏程度逐步减小.研究自然界中存在的氩同位素分馏,不仅可以判别油气田中油气运移的方向、增强油气远景评价和地球化学勘探,而且对深源岩浆的起源、迁移等研究也可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865.
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地震风险评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866.
具有预见期的洪水演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线性运动波方程数值解的数值扩散,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模拟扩散波物理扩散的观点来建立洪水演算方法,是一条不同于通过槽蓄理论建立洪水演算方法的新途径.本文采用一种新的差分格式,导出了一种新的本身具有预见期的洪水演算方法,不仅给出了用数值扩散模拟物理扩散的条件,而且给出了保证计算成果稳定性的条件.提供的计算实例表明,该法可取得具有一定预见期的令人满意的预报成果  相似文献   
867.
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传输函数模型,使信息传输研究从离散状态过渡到连续状态.引进了信息距离与信息场的概念,将站点的信息传输从单一方向推广到周围区域,最后利用聚类分析法进一步刻划了降雨的空间分布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868.
介绍了熵的基本概念及性质,并对熵的各种算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由熵的空间分布状况,研究了信息有向传输问题,初步揭示了降水在空间分布的结构特征,得到了一些符合实际的结论.研究显示,利用熵来分析水文水资源中的不确定性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69.
历史生物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生物地理学的理论主要是扩散和隔离分化的理论。到目前为止 ,形成了扩散学派、种系发生学派、泛生物地理学派和分支生物地理学派。除了扩散学派外 ,其它学派都有一些可操作的、规范的分析程序和方法。文中对它们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述评。作为南半球环太平洋分布的、且研究较多的植物例子 ,也简要介绍了南山毛榉属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70.
陆玉麒  林康  张莉 《地理学报》2007,62(4):351-363
市域空间发展类型区划分是新时期我国从空间管治角度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这一工作一方面是我国既有区划工作的延续,另一方面又隐含着重大的方法论创新的内在需 求,即需要由原来的基于均质区域背景的区划论升格为基于均质区域与功能区域并重的新的区划论。为此,我们专门开发了适合于空间发展类型区划分的信息系统(SPIS),以解决不同类型因子的空间赋值以及分值迭加问题,尤其是侧重解决不同等级、不同形态的服务设施, 基于路网结构的不同类型、不同方式、不同半径的空间扩散的技术实现问题,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了空间发展类型区划分的指标判别法和指标迭加法,并以仪征为例进行了空间发展类型区划分的有效尝试。由于以自己开发的专用软件为定量分析工具,故整个区划过程公开透明,提供了从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系统处理、多方案比较的动态分析过程,从而为空间发展类型区划分的科学性、规范性,以及有深度的定量分析提供了方法论角度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