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07篇
  免费   1540篇
  国内免费   1646篇
测绘学   3311篇
大气科学   996篇
地球物理   1497篇
地质学   4766篇
海洋学   1071篇
天文学   235篇
综合类   1011篇
自然地理   1106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266篇
  2022年   304篇
  2021年   335篇
  2020年   242篇
  2019年   381篇
  2018年   287篇
  2017年   260篇
  2016年   327篇
  2015年   432篇
  2014年   728篇
  2013年   583篇
  2012年   753篇
  2011年   661篇
  2010年   627篇
  2009年   677篇
  2008年   733篇
  2007年   592篇
  2006年   520篇
  2005年   522篇
  2004年   454篇
  2003年   492篇
  2002年   435篇
  2001年   379篇
  2000年   359篇
  1999年   304篇
  1998年   302篇
  1997年   299篇
  1996年   273篇
  1995年   242篇
  1994年   247篇
  1993年   199篇
  1992年   177篇
  1991年   140篇
  1990年   132篇
  1989年   127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7篇
  1973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3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91.
基于麦克斯韦理论的海底大地电磁探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克斯韦理论为海底大地电磁探测技术奠定了坚实基础。大地电磁场的测量通常测取Ex,Ey,Hx,Hy,Hz。大地电磁仪的设计要点包括:高灵敏度、智能化、同步采集数据、锚系硬连接、承压密封和合理的下沉速度所观测的数据经计算机处理后,可获得被测海域的地球物理信息。  相似文献   
92.
在高大建筑施工中,高精度的标高传递测量是施工测量的难点之一.本文以杭州湾跨海大桥高大索塔标高传递测量为例,提出了全站仪垂直向上测距法高差测量,较好地解决了高大索塔施工标高控制的问题,实践证明该法是恶劣环境下高大建筑物高程传递测量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可以满足施工的高精度要求和保证工期.  相似文献   
93.
ET0计算公式的最新进展与普适性评估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ET0计算公式研究进展的总结,分析了在世界上三个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计算蒸发腾发量(ET0)的主要公式:修正Penman(MP)公式、Penman-Monteith(PM)公式及标准ASCE-PM公式;以20世纪90年代末期和21世纪初期世界上最新的19个用Lysimeter实验值率定ET0计算值的实验成果为基础,对于不同气候条件下ET0计算方法的普适性分析评估认为:虽PM公式应用效果较好的地区较多,但也有不少地区效果欠佳,MP等公式在一部分地区较好,PM与MP公式并非普适性的,要特别关注标准ASCE-PM公式,总之,这类半理论(半经验)公式均有一定的地区性.仅通过MP、PM公式的计算比较,不能简单地评定哪种公式最优或哪种公式计算ET0值大(或值小),应针对不同地理及气候条件,要经Lysimeter的实验结果才能进行率定比较.文中也对今后研究提出相应建议,有助于ET0计算公式学科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4.
应用偏微分方程最优化控制理论,导出了二维浅水方程糙率自动率定的最优化系统,实现了二维水力学模型计算中分布式糙率参数的自动率定算法。结合实际应用的可操作性,按区块设定糙率,对恒定流和非恒定流两种流态分别进行了常数糙率和随水深变化的糙率自动率定实验。数值实验表明,在观测数据包含足够的信息时,该方法不仅能够准确地自动率定出相关的糙率参数,还能成功地将糙率随水深的变化关系式识别出来。但是,糙率水深变化关系识别迭代收敛速度显著变慢,因此,建议采用相应的实现对策来考虑变糙率的洪水预测问题。  相似文献   
95.
基于非等间距模型的建筑物沉降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清海 《测绘科学》2008,33(3):59-61
该文基于实测资料进行建筑物沉降预测。在灰色模型和泊松曲线模型理论的基础上,引入对非等间距数列进行变换处理的方法,从而建立了非等间距预测模型。结合建筑物沉降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两种预测方法均能较好地反映建筑物的沉降趋势。  相似文献   
96.
《浙江地质》2008,(7):34-35
福建省国土资源厅、省发改委、省经贸委、省建设厅近日联合发布《福建省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对福建省单个工业项目或单项工程及其配套工程在土地利用上进行控制,以提高建设用地管理水平。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和优化配置。据规定,除特殊工艺流程的项目以外,工业建设项目必须建设3层以上建筑物(不含地下层);  相似文献   
97.
第二次土地调查建库过程中数据质量的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正在广泛开展,其中数据库如实、高效、精确的建立是最主要的任务,而数据质量控制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数据库的建设状况。本文以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为例简要叙述了本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质量的误差来源及影响因素,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各阶段的数据质量控制方法与措施,从而对本次土地调查建库过程中的数据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98.
干旱区植被生态需水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植被生态需水的概念及其内涵,评价了植被生态需水的主要研究理论——生态适宜性理论、系统阈值理论、水文循环水量平衡理论、农业气象学理论,评析了各种理论在实践应用中的优缺点。指出在未来的植被生态需水研究中应加强生态体系健康标准建立、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数值模拟模型构建,研究中还必须注重植被生态需水的时空特性,充分利用“3S”技术手段和先进的科学试验设备,全方位、多角度获取不同研究区域的基础信息,为建立植被生态需水理论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9.
大洋碳循环与气候演变的热带驱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气候演变研究的最大突破,在于地球轨道变化驱动冰期旋回的米兰柯维奇理论。然而近年来学术界对热带过程和大气CO2浓度变化的研究进展,暴露了传统的轨道驱动理论存在着对低纬区和碳循环在全球气候系统中作用估计不足的严重缺陷。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大洋碳循环与气候演变的热带驱动"拟以南海与西太平洋暖池的深海记录为依据,进行全球性对比和跨越地球圈层的探索,通过观测分析结果与数值模拟的结合、地质记录与现代过程的结合,检验和论证大洋碳储库长周期变化机制的假说,对于不同时间尺度上低纬过程如何通过碳循环在全球气候环境演变中的作用,实现理论上的突破。同时简要介绍了该项目的目的、科学意义、关键科学问题及预期目标等。  相似文献   
100.
针对GPS技术在山区石油地震勘探测量中的工作方式,结合2007年度南盘江一桂中地区二维地震大剖面资料采集应用GPS的工程实例,介绍GPS技术应用的新进展。通过GPS静态测量和应用RTK技术放样物理点,从测前准备、数据处理、精度分析等方面,阐述提高作业精度、有效进行质量控制的方法,旨在最大限度地发挥GPS技术在山区施工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