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7篇
  免费   339篇
  国内免费   839篇
测绘学   33篇
大气科学   62篇
地球物理   164篇
地质学   1368篇
海洋学   812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93篇
自然地理   160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研究了溶液pH值、离子强度、氨基酸和微量金属元素对珠江口悬浮物电泳淌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溶液pH值的升高,电泳淌度(负值)的绝对值开始逐渐增大,至pH值为8左右开始下降;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大,电泳淌度的绝对值也相应增大,至10-2时趋向平稳;氨基酸对电泳淌度无影响;而微量金属元素(Fe)对电泳淌度的影响取决于该元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重点讨论近岸海域海洋资源开发过程中所诱发产生的次生悬浮颗粒物的产生机制,及其对近岸海域水体中生命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的行为,过程和内循环等诸环节的效应。该物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海域水体中的生命元素的存在形态,含量水平。因此,可能成为近岸水体富营养化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13.
分别于1989年,1992年,1991年8月,1991年5月对大辽河口、鸭绿江口、滦河口、东村河口水体中总汞进行了取样和分析,其中又对大辽河口和东村河口进行了溶解态汞的分析。大辽河口和东村河口溶解态汞的含量分别为85~460ng/L和180~500ng/L,平均值分别为210和324ng/L;总汞含量分别为95~550和400~1000ng/L,平均值分别为310和640ng/L。大辽河河流段和河口段溶解态汞和颗粒态汞是主要存在形式。河口溶解态汞和颗粒态汞随氯度变化趋势相似。东村河口溶解态汞约占50%。鸭绿江口和滦河口总汞含量分别为30~2500和3700~6700ng/L,平均值分别为700和5700ng/L。鸭绿江口总汞随氯度变化趋势与随浊度变化趋势一致。而在滦河口总汞含量随两者变化趋势则不同。还讨论了滦河口、东村河口、鸭绿江口和大辽河口汞的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14.
使用无机离子交换法研究珠江口水体中铜与悬浮颗粒物的相互作用,测出钢与悬浮颗粒物相互作用的pH曲线呈S形,其分级离子交换等温线是一种新的“台阶”型;从分级离子交换理论求得分级平衡常数K1为5.0,K2为78.1,珠江口水体中铜的表观络合容量为0.92μm及其条件稳定常数为3.5×107。  相似文献   
15.
前人利用重矿物的岩石学特征来确定沉积物母岩区而进行物源研究已取得许多成果,如早期的Krynine(1946)、Feo-Codecido(1956)以及近期的Morton(1985,1999)等.其中许多研究表明由于沉积物沉积过程中发生的搬运作用、风化作用以及溶蚀作用影响,单纯的重矿物组合并不能精确的解释沉积物的物源区分布.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0010号台风“碧利斯”影响期间及其随后的恢复期中,厦门港湾中九龙江口和西港海域站表层海水总溶解砷(TDIAs)、As^3 含量和As^3 /As^5 值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观测期间两站TDIAs和As^5 含量均比非台风时期呈数倍增加,经10d后仍未恢复到非台风时的水平。As^3 含量也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波动较大。文中还对观测期间影响溶解无机砷含量的因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根据1992年12月(冬季)和1993年7月(夏季)对大鹏澳海域24h定点连续观测和夏季大面调查,统计了该海域各种形态磷的变化范围和平均含量;计算了各种形态磷分别占总磷(TP)和总溶解磷(TDP)的百分比;讨论了各种形态磷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了影响TP和TDP分布的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8.
珠江口海域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黄小平  黄良民 《台湾海峡》2002,21(4):416-421
主要利用1998年在珠江口海域连续同步观测资料,研究该海域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含量和富营养化状况。结果表明,无机氮主要来自四个口门的径流,但深圳湾附近的陆源亦有一定贡献;无机氮的形态主要以硝酸氮为主,而在深圳湾附近海域则以氨氮为主;无机氮含量普遍超过0.30mg/dm^3的我国海水水质标准二类标准值,大部分海域已超过0.50mg/dm^3的四类水质标准值,径流对活性磷酸盐含量的贡献不显著,而深圳湾附近的陆源则有明显的贡献,从珠江口附近由沿岸流和涨潮流带来的活性磷酸盐亦有明显的影响;除深圳湾附近海域活性磷酸盐含量超过0.030mg/dm^3的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值外,其他海域基本符合0.015mg/dm^3的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值要求。该海域的N/P值普遍较高,而且北部海域的高于南部海域;最高值超过300,最小值也大小30;该水域的营养盐主要为磷限制。  相似文献   
19.
黄、渤海无机氮的收支模式初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根据黄、渤海无机氮的收支状况,首次提出了黄、渤海无机氮的稳态收支模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大气沉降、陆源输入和海底输入的无机氮通量分别占黄、渤海无机氮浮游植物总需求量的3%、4%和12%。无机氮的外部输入约占总需求量的1/5,其他部分则由水柱中的内部再循环(再生)供给。  相似文献   
20.
1 IntroductionKnowledge of suspended particle size and distri-bution is the key elements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the sediment transport processes ( Wang et al.,2004), primary production (Ning et al., 2004),water quality controlling and pollution predicti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