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70篇
  免费   2428篇
  国内免费   2654篇
测绘学   84篇
大气科学   47篇
地球物理   832篇
地质学   12143篇
海洋学   997篇
天文学   41篇
综合类   566篇
自然地理   342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257篇
  2022年   274篇
  2021年   338篇
  2020年   287篇
  2019年   361篇
  2018年   289篇
  2017年   254篇
  2016年   317篇
  2015年   357篇
  2014年   583篇
  2013年   434篇
  2012年   527篇
  2011年   555篇
  2010年   490篇
  2009年   503篇
  2008年   555篇
  2007年   489篇
  2006年   451篇
  2005年   485篇
  2004年   439篇
  2003年   426篇
  2002年   456篇
  2001年   498篇
  2000年   473篇
  1999年   537篇
  1998年   486篇
  1997年   474篇
  1996年   511篇
  1995年   478篇
  1994年   491篇
  1993年   389篇
  1992年   368篇
  1991年   385篇
  1990年   332篇
  1989年   234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6篇
  1958年   5篇
  1948年   6篇
  1945年   5篇
  1943年   8篇
  194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青藏高原东缘晚新生代大邑砾岩的 物源分析与水系变迁*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成都盆地晚新生代碎屑沉积物的快速堆积是青藏高原东缘强烈隆升的产物,同时为青藏高原东缘晚新生代的隆升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文章以盆地底部的大邑砾岩作为研究切入点,详细研究了它的物源区,以深化对青藏高原东缘晚新生代隆升过程的理解。通过砾石成分统计、砂岩薄片鉴定、重矿物分析以及古流向恢复等方面的研究表明,成都盆地北部和南部的大邑砾岩分别受不同的物源区和河流所控制。其中北部的大邑砾岩受控于出口在都江堰南约4km处向南流的河流所控制,其物源区为玉堂镇以西、汶川-茂汶断裂以东的流域范围内。而南部的大邑砾岩则主要受向东流的古青衣江的控制,其物源区即为现代青衣江流域。大邑砾岩的物源分析表明晚新生代期间岷江和青衣江都曾发生河流改道。  相似文献   
992.
打滑地层新型孕镶金刚石钻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分析打滑地层特点的基础上,指出了钻进该地层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用于打滑地层钻进的新型孕镶金刚石钻头的设计思路,在钻头工作层中采用主、辅两种磨料,并对这两种磨料的工作机理、处理工艺以及该新型钻头的制造进行了阐述.钻头的室内钻进试验结果表明:在钻进极坚硬致密的锆刚玉时,相对于普通金刚石钻头,新型孕镶金刚石钻头的钻进时效提高1.93倍,平均磨损量增加38%,具有高时效、相对寿命长的优点,是打滑地层钻进的理想钻头.  相似文献   
993.
青海省同仁地区处于祁连和秦岭造山带的接合部,构造演化历史悠久。本次工作在该地区隆务河一带发现较好的二叠—三叠系剖面。将该剖面从下而上划分为上二叠统石关组、下三叠统果木沟组和江里沟组,其中江里沟组又进一步划分为下部的浊积岩段和上部的风暴岩段,初步确定了二叠—三叠纪的界线。沉积序列、沉积相和沉积物表明上二叠统石关组和下三叠统果木沟组为一套陆源碎屑浊积岩,下三叠统江里沟组下部为一套不纯的内碎屑浊积岩,而下三叠统江里沟组上部为风暴岩沉积。根据沉积相和火山岩夹层的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该地区上二叠统石关组和下三叠统果木沟组处于半深海的活动大陆边缘,下三叠统江里沟组早期的浊积岩段处于较稳定的半深海大陆边缘。根据沉积相和遗迹化石,恢复了晚二叠世—早三叠世的海平面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994.
井震结合对川西白马庙气田蓬莱镇组进行了多级次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首先对不同级次层序界面进行识别,然后依据相序、岩石的物理性质、地层的接触关系等特征并结合地震层序界面追踪,进行单井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层序识别划分,划分出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级次的基准面旋回。选取密集井网的联井剖面,依据等时地层对比法则并利用地震资料约束进行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层序的联井对比,建立高精度的等时地层对比格架,在等时地层格架内进行了单砂体的对比。最后在等时地层格架内分析了储层的时空展布。  相似文献   
995.
洋岛地层序列在造山带地区往往十分发育,它们在时间上、空间上具两大特点,时间上往往失序,空间上移位。东昆仑万保沟岩群也有洋岛地层序列通常具有洋岛型火山岩基底和碳酸盐岩盖层的双层式结构,具有低分异度、高丰度和地方性色彩的生物群面貌,因而温泉沟岩组和青办食宿站岩组在时间上具先后、空间上具紧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6.
非补偿沉积表现为无明显的沉积间断面,单层暗色泥岩厚度大,分布范围广,沉积剖面以退积为特点。通过对廊固凹陷古近系基底地层、物源体系的研究,结合沉积物组合特点、沉积剖面序列和构造发育阶段特征,分析了非补偿沉积盆地的层序发育样式,总结了非补偿盆地层序边界发育特征,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共划分了1个一级层序、3个二级层序、11个三级层序。研究了不同沉积、构造背景下各层序组内体系域的样式,将一个完整的层序划分为湖泊充填体系域、湖泊扩张体系域、湖泊稳定体系域及湖泊萎缩体系域(下降体系域)等4个阶段,使体系域的叠加与层序的演化相关联。建立了非补偿型陆相盆地有利体系域沉积模式,认为物源的演替是其主控因素,复杂的断裂系统仅是一种控制沉积作用的一种表象。  相似文献   
997.
西藏羌塘盆地侏罗系白云岩储层中油砂资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藏羌塘盆地是一个烃源岩发育厚度大、分布广的大型中生代海相沉积盆地,构造活动对早期形成的油气藏破坏和改造强烈,为油砂富集成矿提供了条件。通过对盆地中发现的隆鄂尼和昂达尔错两个矿点进行勘察。矿点油砂主要富集于中侏罗统布曲组,分析认为其形成和分布受燕山晚期形成的大型古隆起带的控制,早期形成的古油藏带在后期构造过程中遭受破坏和抬升,使顶部布曲组含油白云岩被抬升剥蚀风化形成现今的油砂矿。采用含油率法对油砂矿带进行了资源量的计算,结果表明两个矿带的油砂地质资源总量为93 099.76×104t。通过类比认为整个盆地油砂资源潜力巨大,可以成为油砂资源主要的勘探地区。  相似文献   
998.
陈留勤 《西北地质》2007,40(4):58-66
志留纪末期的加里东运动使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基本上拼接联合为统一的华南板块,由于古特提斯洋北支向东扩张,泥盆纪时龙门山地区形成华南板块西北缘的被动大陆边缘。在这个比较稳定的构造背景下,以桂溪剖面为代表的稳定类型泥盆系大致可以划分为18个三级沉积层序(DS1-DS18),进一步可以归并为2个二级构造层序,对应于两次海侵高潮。层序地层划分表明龙门山地区在泥盆纪经历了一个从海侵作用初期的海侵碎屑岩沉积(DS1-DS9)到高水位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混合沉积(DS10-DS12),再到海退期清水碳酸盐岩沉积(DS13-DS18)的有规律的沉积演变过程,从而形成了一个复杂而有序的层序地层序列。这种沉积演变规律及海平面变化与隔陆相望的滇黔桂地区的泥盆系具有相似性。但龙门山地区的泥盆系比滇黔桂地区发育齐全,厚度更大,所以后者的泥盆系只能划分出13个三级层序。  相似文献   
999.
符学兵 《江苏地质》2007,31(4):370-372
从水泥土的固化机理出发,结合水泥搅拌桩桩身标准贯入试验和水泥土配合比试验,分析讨论了土性指标、土质条件和地层性质对水泥搅拌桩成桩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扬子地块西南缘大面积低温成矿时代   总被引:36,自引:5,他引:36  
中国西南地区(川、滇、黔、桂、湘)发育有世界上很典型的低温成矿域,其面积之大(约90万km2)、包含的矿种之多(Au、Hg、Sb、As、P、Pb-Zn、U、Ni-Mo-PGE、重晶石、冰州石和分散元素等)、矿床组成和组合之复杂,在全球十分鲜见。扬子地块西南缘是中国西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作者采用Rb-Sr、Sm-Nd、Ar-Ar等多种同位素定年方法,对扬子地块西南缘产出的磷矿、金矿、锑矿等低温矿床的成矿时代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文章总结了这些研究成果,并结合前人的资料,初步拟定出该区存在三期大规模低温成矿作用,它们分别相当于晚元古代—早古生代(晚震旦世—早寒武世)、晚加里东期(晚志留世—早泥盆地)和燕山期(晚侏罗世—中白垩世)。该区的磷矿、重晶石矿和黑色页岩中的镍钼铂矿主要形成于晚元古代—早古生代,同位素年龄主要为585~540Ma;赋存于前寒武纪浅变质碎屑岩中的金-锑-钨矿床主要形成于晚加里东期,同位素年龄主要为435~380Ma;产于寒武系以后地层中的锑矿床主要是在中燕山期成矿,同位素年龄主要为160~140Ma;而该区的卡林型金矿和汞矿主要在燕山中晚期大规模成矿,同位素年龄主要为170~80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