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36篇
测绘学   215篇
大气科学   39篇
地球物理   48篇
地质学   50篇
海洋学   39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王志春  李毅  包云辉  陆海云  安新宇 《气象》2006,32(S1):52-55
气象等值线图应用广泛,以Bowyer-Watson算法的思想为基础,对已有等值线生成方法进行了优化和改进,实现了由任意离散点生成Delaunay三角网格的算法,讨论了等值线自动生成与追踪技术及等值线平滑方法的原理、不同方法间的优劣性,解决了等值线曲线化后拓扑关系的保持问题,提出了等值线端点向边界延伸的方法,探讨了等值线的填充方法,很好地解决了三角网格等值线绘制技术中的难点问题,大大提高了三角网格等值线绘制的速度和质量,最终通过编程实现了快速、客现、便捷、美观的气象等值线的给制,达到了等值线的自动分析、生成、输出的业务化需求。  相似文献   
22.
介绍了沿着有非均匀摩擦力的断层的索米格连纳位错传播的二维模式。断层滑动是由随时间缓慢增加的均匀的外界剪应力驱动的,位错在断层平面上的最小摩擦区成核,此区域被周转较高摩擦区(凹凸体)所限制。所研究的情况是具有平滑边界具有恒定摩擦梯度特征的凹凸体。对于弱带摩擦的外界剪切应力值来说,由于出现凹凸体,位错的传播被缓慢降下来,只是当它越过边界时,位错前缘才以逐渐增加的的速度前移。模式表明:在给定的外界剪切应  相似文献   
23.
气候突变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候数据是时间序列,是一类有序样品.本文给出了一种新的有序样品谱系聚类算法,先对数据进行平滑拟合,然后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北半球的气候资料,证实了1920年为气候突变点.同时也找到了较低的各个层次上的突变点.  相似文献   
24.
电离层误差是影响长距离GNSS定位性能的主要因素,通常采用无电离层组合消除电离层误差的影响,但无电离层组合存在观测噪声放大、在多系统多频数据时无法对单个频率的观测值进行单独处理,直接消除电离层参数使得无法对电离层参数施加约束,而电离层的先验信息,时空约束信息更易获得,为此本文对非组合定位模型中电离层误差的时变特性进行研究。在非组合定位模型中电离层参数常被估计为随机游走,功率谱密度决定了随机游走的过程,也表达了电离层误差的时变特性,通过对功率谱密度的研究,对电离层参数进行合理的约束来改善定位的性能。不需要经验模型及人为的给予电离层参数时变约束信息,而是通过顾及电离层实时特性的电离层观测值确定功率谱密度值,提供了简单实用的电离层时变约束方法。通过试验验证采用Vondrak平滑方法进行电离层延迟的最佳平滑,能在削弱观测噪声的同时反映电离层实时变化,求得的电离层功率谱密度能显著提升整周模糊度收敛时间,使定位性能达到最优。对电离层时变约束的BDS三频观测数据长距离RTK定位试验表明:静态和动态定位模式下均能实现模糊度的快速固定,可满足高精度实时定位的需求。  相似文献   
25.
使用GRACE反演地球表层的质量异常,其结果取决于构造的平滑函数即滤波方法。本文阐述了两种在经典高斯滤波基础上构造的Fan滤波和Non-isotropic Gaussian(Non)滤波,两者均对GRACE的阶和次起作用。在同一阶下,两者的权重随着次数的升高而衰减,但衰减的趋势不同,比如在20阶时,Fan滤波呈抛物线变化,而Non滤波则为线性衰减;在40和60阶,两者均呈抛物线变化。使用CSR发布的GRACE Level-2 RL05数据反演地表质量异常,两者的结果相近。  相似文献   
26.
在Qt平台上,基于QSSP软件,利用C++进行地震破裂过程反演方法研究。采用按阶段反演的方法,第1阶段反演采用热浴算法进行全局搜索,先按断层区域的构造背景等初始条件对参数范围进行划取,在该范围内随机给定一组初始值开始迭代,使波形初步拟合避开局部最优解;第2阶段反演使用拟牛顿法进行快速收敛,提高波形拟合程度,迭代至目标函数小于误差条件时停止,输出满足误差条件的待解模型参数。为避免模型参数出现病态问题,使用拉普拉斯方程建立平滑矩阵并引入平滑因子对断层模型进行平滑约束。使用棋盘模型验证该方法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最后,将全国13个台站的重力数据积分后对2013-04-20芦山7.0级地震的破裂过程进行反演,并与其他研究结论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7.
三线阵影像外方位元素平滑方程自适应光束法平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建荣  王任享  胡莘 《测绘学报》2018,47(7):968-972
外方位元素数据是影响光学卫星影像几何定位精度的重要因素,其精度不仅取决于姿态和轨道测定系统的精度,还与卫星平台稳定度紧密相关。在实际卫星工程中,姿态测定系统存在突变现象,导致处理航线中上下视差发生较大变化。本文在全三线交会EFP光束法平差理论基础上,提出在光束法平差中采用外方位元素自适应分段平滑策略及其数学模型。即根据立体影像上下视差差分数据,对立体影像进行自动分段;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段的外方位元素平滑方程赋予不同权值,共同参与光束法平差。通过实际卫星影像试验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抑制卫星姿态测定系统突变对立体影像无控定位精度的影响,尤其是高程精度改善显著。  相似文献   
28.
针对利用GPS观测数据提取TEC过程中最主要的误差来源硬件延迟问题,该文为了获取高精度TEC,在对双频观测数据处理时,改进了基于Hatch滤波的相位平滑伪距算法的使用方法,即双向平滑,取得较好的效果。研究采用了VTEC多项式和球冠谐分析模型来进行区域电离层建模及硬件延迟解算,经比较模型解算的硬件延迟与IGS发布值最大差异不超过1ns,其中VTEC多项式模型解80%差异值小于0.5ns,球冠谐函数模型解所有差异值均小于0.5ns。  相似文献   
29.
煤矿救援机器人在执行救援任务时,在获得任务指令后首先需要获得环境模型,再利用内置算法在该环境模型中规划出一条从当前位置到目标位置的无碰撞路径。为减少救援机器人的移动时间,通常要求该路径为时间最优,而目前使用较多的传统A*算法在栅格地图环境下规划的路径存在路径冗余点多、路径转折角度大等问题,导致该路径对于可沿任意方向灵活移动的救援机器人来说是“非最优”的。为解决这一问题,在传统A*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A*算法。首先,该算法在传统A*算法的基础上增加当前扩展节点的邻接点数量,以快速搜索获得初始路径;其次,通过设置距离阈值并重连路径点,去除初始路径的冗余点;根据步长分割路径获得间距更小的路径点集合,并再次去除冗余点;最后,为进一步对所得路径的转角进行平滑处理,采用5次B样条曲线进行拟合,最终得到路径点更少、路径代价更小、累计转折角度更小的优化路径。在5种不同尺寸、障碍物覆盖率为20%的栅格地图环境中利用MATLAB对上述改进A*算法进行仿真实验,并将改进A*算法的仿真结果与传统A*算法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A*算法,改进A*算法通过扩展邻接点、去除路径冗余点及路径平滑等操作,有效改善了传统A*算法的路径冗余点多和路径转折角度大等问题;此外,改进A*算法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生成初始路径时的扩展节点数量,降低系统内存占用。   相似文献   
30.
多卫星导航系统组合伪距差分定位可有效提升低成本车载单频设备精度。首先对伪距差分定位原理和数学模型进行阐述和推导,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单频的窗口化相位平滑伪距定位技术。针对单卫星导航系统在遮挡等环境下观测卫星少,卫星结构不稳定的情况,在统一多系统的时空基准基础上,选取一颗共同参考星,进行伪距差分定位。使用一组实测的多卫星导航系统单频卫星数据进行实验论证,结果表明:车载多卫星导航系统相位平滑伪距平面精度优于0.2m,高程优于0.7m,对亚米级北斗系统高精度应用具有实际工程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