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94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147篇
海洋学   75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61.
地下水中半透膜采样方法的室内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菲  郑海涛  李琳 《矿物岩石》2005,25(1):113-116
利用含有三油酸甘油酯的半透膜装置进行室内模拟实验,得出有机氯农药在水相和半透膜之间分配的平衡时间和富集系数.平衡时间除δ—BHC为234h和p,p′-DDE、o,p—DDT为70h外,其余组分均为594h;α—BHC、六氯苯、β—BHC、γ—BHC、δ—BHC、七氯、艾氏剂、七氯环氧、p,p′—DDE、狄氏剂、异狄氏剂、p,p′—DDD、o,p—DDT、p,p′-DDT富集系数分别为:0.061,0.071,0.098,0.066,0.033,0.014,0.007,0.062,0.108,0.052,0.029,0.032,0.061ml/h。七氯、艾氏剂、o,p—DDT、p,p′-DDE以及p,p′-DDT组分在膜中的平衡浓度远小于它们在水中浓度,不适于用此种方法进行富集;异狱氏剂和p,p′-DDD组分在膜中的平衡浓度与水中的浓度相当.也不适于用此种方法;α—BHC、六氯苯、γ-BHC、δ-BHC、七氯环氧和狄氏剂的在膜中最大的富集浓度为2倍左右;β-BHC在膜中最大的富集浓度为4倍左右体现了对这些组分的浓缩作用.适合用这种方法进行富集。  相似文献   
162.
进样溶剂极性对地下水中有机氯农药色谱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地下水中有机氯农药分析时采用正己烷为进样溶剂,而考核样品的溶剂通常为甲醇。正己烷和甲醇分别是典型的非极性溶剂和极性溶剂。文章研究了正己烷和甲醇两种溶剂对地下水中9种必测有机氯农药(六氯苯、α-六六六、β-六六六、γ-六六六、δ-六六六、p,p′-DDE、p,p′-DDD、o,p′-DDT、p,p′-DDT)色谱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溶剂的极性对有机氯农药的响应值有显著的影响:甲醇为进样溶剂时,由于极性强,造成汽化室内活性位点的暴露,导致某些待测组分被活性位点吸附,甲醇相的待测物响应值明显低于正己烷相待测物响应值。  相似文献   
163.
我国南海海鱼中有机氯农药残留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凡刚 《岩矿测试》2010,29(3):241-244
建立了凝胶渗透色谱前处理,毛细管气相色谱测定我国南海海鱼中11种有机氯农药的方法。分析了油鲽鱼块、鲷鱼片、银鳕鱼、哈哈鱼块、海鳗鱼中的有机氯农药残留情况,发现在禁用20多年后,六六六(HCHs)、滴滴涕(DDTs)、狄氏剂、环氧七氯在鱼肉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其中滴滴涕的残留水平最高达到26.73μg/kg。研究发现我国南海海鱼中4种HCH的总残留量高于北京市场上的淡水鱼的残留水平;多数有机氯农药残留污染的平均水平也高于英国和巴西等国鱼类的水平。南海海鱼中有机氯农药残留水平具有指示环境污染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4.
研究了土壤中17种有机氯农药和8种多氯联苯组分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加速溶剂萃取技术提取,优化了萃取条件。提取液用固相萃取技术进行净化,采用20 mL含3%(体积分数)甲苯的正己烷-乙酸乙酯(体积比8∶2)进行淋洗,得到很好的净化效果。方法检出限在0.06~0.27μg/kg,线性范围在1.38~55.2 ng/mL,目标化合物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在65%~97%,相对标准偏差(RSD,n=6)小于17.11%。方法快速、灵敏、准确,适合批量样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5.
某岩溶水源地地下水中有机氯农药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某水源地的岩溶水是北方一大型城市的主要供水水源,为了解该区地下水中有机氯农药的分布情况,采用气相色谱法对某岩溶水源地76组地下水样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中检出10种有机氯农药组分,检出率最高的是β-HCH,为11.84%;有机氯农药的检出质量浓度为0.96~63.77ng/L,平均值为13.50ng/L,远小于饮用水水质标准。在丰水期,地下水中检出的有机氯农药组分较多,检出质量浓度总体上是丰水期高于枯水期、补给区高于径流区和排泄区,并且质量浓度会随着地下水位的升高而变大。地下水中的有机氯农药主要来源于早期使用的农药在环境中的残留,γ-HCH则可能来自于开采井附近农药厂排放的污水。  相似文献   
166.
声音     
《今日国土》2012,(4):5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是更好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的现实需要。——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4月6日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  相似文献   
167.
珠江虎门潮汐水道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入海通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采自虎门潮汐水道狮子洋4个采样点表层水样中的多环芳烃、有机氯农药进行了定量分析.洪、枯水期水体中多环芳烃总量(颗粒相和溶解相)分别是786~964 ng/L、11 360~19 603 ng/L;有机氯农药总量分别是9.68~26.29 ng/L、41.65~96.23 ng/L.根据4个采样点洪、枯水期有机污染物浓度的平均值估算多环芳烃、有机氯农药的年均入海通量.初步估算结果显示:多环芳烃的总入海通量(溶解相和颗粒相)为438.4×103 kg/a,其中颗粒相是52.5×103 kg/a;16种优控多环芳烃的入海通量为247.9×103 kg/a.有机氯农药的总入海通量是2.6×103kg/a,其中六六六的入海通量为1.1×103 kg/a,滴滴涕类的入海通量为0.3×103kg/a,其它有机氯农药的入海通量为1.2×103 kg/a.  相似文献   
168.
吴琪 《湖南地质》2011,(11):52-53
有机磷类农药因药效高、残留期短的特点成为目前我国使用最广泛的杀虫剂。但在施用过程中部分有机磷类化合物会残留于自然水体和土壤中。由于有些有机磷类化合物毒性较高,易发生人、畜急性中毒,且在环境中有一定残留期,故准确地测定环境中的有机磷类化合物残留,对维护环境安全、保护人和牲畜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9.
在2010年5月调查了沈阳市细河沿岸表层土壤中有机氯农药(OCPs)和多氯联苯(PCBs)的污染现状,评价土壤中OCPs残留的生态风险。沈阳细河沿岸表层土壤中HCHs浓度范围分别为2.32~15.90 ng/g,平均浓度为8.99ng/g。DDTs浓度范围分别为9.06~111.6 ng/g,平均浓度为37.08 ng/g。7种PCBs异构体总平均浓度为1.01ng/g,大部分采样点OCPs和PCBs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推断近期可能有林丹的使用但没有新的DDTs污染源输入,但个别地点土壤中的DDTs残留浓度对生态系统健康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大气蒸汽态HCHs浓度为18.97 ng/m3;DDTs浓度为42.27 ng/m3;PCBs浓度为20.59 ng/m3。研究表明大气长距离传输对该区域的OCPs污染也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初步运用逸度概念模型进行分析,发现HCHs和DDTs的逸出方向为从土壤向大气挥发。  相似文献   
170.
本刊编辑部 《岩矿测试》2011,30(6):文后I-文后XII
《岩矿测试》 2011年(第30卷)共6期的总目次。每一篇文献均可以在我刊网站首页的“过刊下载”中免费下载阅读。全年载文148篇,主编絮语6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