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49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66篇
海洋学   178篇
综合类   46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41.
将长江口、杭州湾及其邻近海域作为研究整体,建立该海区的三维Lagrange正压环流的分阶数值模式,综合考虑径流、东中国海背景环流、风应力和M2,S2,O1,K1 4大天文分潮的综合作用,运用"流速分解法"将环流分为正压梯度流、风生流、潮致余流及零阶环流的非线性耦合流等4个分量,模拟了冬夏两季长江口、杭州湾及其邻近海区的Lagrange正压环流结构.结果表明,零阶环流受东中国海背景环流控制;潮致余流是该海区一个重要分量;杭州湾内正压环流主要由风生流和潮致余流控制.  相似文献   
342.
为解决在淤泥质海岸建设人工海滨浴场涉及的水质维护问题,在调查了潮流、泥沙、水质及本底生物等基础上,提出了围堤分隔、沉沙碧水、引排换水、生态自净等水质维护总体方案,并开展了沉沙碧水试验、换水可行性及设施规模论证、生物净化措施研究和长期水质监测分析。结果显示:1)围堤分隔成围区可达到碧水沉沙效果,2 d后悬沙沉降率达93%,水体中总磷浓度削减率达70%;2)利用潮差和泵站、涵闸可实现海水浴场围区节能减排的引排换水功能,泵站和涵闸分别按单次补满或排空确定规模;3)生态自净系统构建需在本底调查基础上,按照食物网结构的营养动力学原理,投放适宜数量和规模的鱼、虾、蟹、贝、藻等;4)随着活动人群数量增加,水质有变坏趋势,并且呈明显季节性变化。最后,研究建议加强引排设施维护和生态系统监测,控制夏季人流数量,加强水体交换频次。  相似文献   
343.
近海特别是河口三角洲地区的沉积物中蕴藏着大量的甲烷。作为一种温室气体和海洋地质灾害因素,研究近岸海底沉积层中甲烷气体的赋存特征,可为海底浅层气的灾害防控、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等提供理论支撑。通过对杭州湾YS3、YS4、YS6和YS7四个沉积物钻孔(长约60 m)的地质与地球化学参数的分析,探讨了研究区沉积层中CH4气体的垂向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YS3和YS6孔均存在一个含甲烷气层,分别位于海底1.5~22.5和8~42 mbsf,而YS4和YS7孔均存在两个含甲烷气层,分别位于约5~11和23~47 mbsf。四个钻孔中甲烷主体埋藏于粉砂和黏土为主的沉积层中,CH4最高含量分别为5.66、1.73、1.96和2.12 mM,均为CO2/H2还原途径生成,生成后在海底原位沉积层中甲烷的扩散迁移和厌氧氧化作用达到了动态平衡。沉积物孔隙度、黏土含量、有机碳含量、沉积速率等是海底甲烷的含量、分布层数、分布深度和赋存厚度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