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30篇
综合类   49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锦南新城是杭州市委十届四次全会部署建设的"二十大新城"之一,是杭州市规划建设市域网络化大都市,实行"规划西进、交通西进、市场西进、产业西进"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2.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耕地急剧减少问题,实行了更为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提出要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粮食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同时,经济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建设用地为支撑,保护耕地和保障建设用地矛盾日益突出。婺城区正处于工业化加速推进时期。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建设、婺城新城区、金西开发区、制造业基地建设、产业集群发展、仙源湖旅游渡假区以及构建快速通道的公路建设,均需新增建设用地保障。如何妥善解决婺城区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用地量大与保障难的矛盾,如何来实现全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任务。为缓解经济发展和新增建设用地需求矛盾,迫切需要加快推进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33.
应急避难场所是为了人们能在灾害发生后一段时期内,躲避由灾害带来的直接或间接伤害,并能保障基本生活而事先划分的带有一定功能设施的场地。良好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和建设,是在地震发生时群众得以有序、有效避难和疏散的重要保障。本文简述了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需注意的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34.
通过舆论宣传、典型示范、政策引导、分步实施等措施,对枣庄市山亭区"空心村"的专项治理,村庄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村民居住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农村有效耕地面积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35.
三峡库区巴东新城区库岸三叠系巴东组层间软弱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摘要 巴东新城区发育有黄土坡滑坡、赵树岭滑坡、太矶头滑坡、童家坪滑坡等多处大型古滑坡,研究库岸斜坡岩体结构特征对滑坡的治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巴东新城区白土坡和西壤坡两段库岸深300余米监测剖面的地质勘探资料,根据岩芯颜色、岩性和结构将巴东组第三段划分为24段;通过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和岩芯精细测量分析库岸斜坡岩体处于滨海环境的海陆过渡相,岩性组合、岩层厚度、矿物组成及强度具有复杂的垂向分带特征;探讨了层间软弱带和大型滑坡的关系。研究表明:巴东新城区库岸斜坡巴东组第三段内发育有13层贯通的软弱带,表现为为富含泥质、结构破碎的泥质软弱夹层、构造碎裂岩、溶蚀改造带和软岩软弱带。在沉积成岩时经历了滨海相反复的海浸海退,软弱带多分布在沉积环境动荡的开阔台地(陆棚泻湖)和局限台地(潮间带)。巴东组第二、三段岩性及沉积环境属缓慢过渡,在构造作用下未发生明显的滑脱。沉积结构和后期构造共同作用形成了贯通软弱带,为大型滑坡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三峡水库全面蓄水后,软弱带在地下水长期作用下必将加剧库岸斜坡的深部形变。  相似文献   
36.
枣庄地区寒武纪-早奥陶世处于被动大陆边缘陆棚环境,沉积序列受海平面的周期性变化所控制.由寒武系底部不整合面和怀远运动间断面所限定的地层组合,可划分为A,B两个二级层序和12个三级层序,其中张夏组底界面与二级层序底界面一致,为一个由陆源浑水沉积环境向碳酸盐清水沉积环境演化的转换面.  相似文献   
37.
桃花山水泥用灰岩矿矿床位于枣庄市峄城城区,赋存于寒武纪九龙群张夏组地层中,呈层状产出,共分2个矿层,含5个夹石层。矿区分东、西2个矿段,西矿段矿石质量较好,无夹层;东矿段局部存在高镁、高碱夹石层。矿床平均有益、有害组分为Ca O 52.75%,Mg O 1.70%,R2O 0.269%,矿床属海相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38.
制度演化与区域经济弹性——两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比较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胡晓辉  张文忠 《地理研究》2018,37(7):1308-1319
区域经济弹性是后危机时代经济地理学一个热门研究议题。已有研究侧重于将区域经济弹性概念化成区域经济体在受到冲击或干扰后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应对能力和手段,但缺乏动态演化观。基于制度演化视角,将区域经济弹性概念化成一种制度演化过程,并根据制度演化的不同模式(如层叠、转化和替代等),提出了一种分析和理解区域经济弹性差异的方法。该方法将被应用到中国两个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山东枣庄和辽宁阜新)的经济弹性比较分析中。通过关注2000年后两地新产业的诞生过程和机理,结果显示:枣庄的经济弹性同制度良性层叠和转化这两种模式密切相关,这两种模式有利于促进区域产业更新和多样化;然而,阜新的经济弹性则表现出一种对原有制度的不断厚化过程,使得在产业上体现了较强的路径持续和拓展性。制度演化视角能结合区域经济弹性的过程、能力和结果这三个方面,有助于提升区域经济弹性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39.
枣庄市是山东省岩溶地面塌陷的主要发育地区之一,岩溶地面塌陷灾害连年发生,给当地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已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本文对该地区的地质条件、塌陷现状及岩溶地面塌陷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归纳,从中得出枣庄岩溶地面塌陷容易发生在:在第四系厚度为5~10m的地段,时间为每年4~9月份,地势低洼处。本文从压力差的角度,在简要分析岩溶管道的发育程度、盖层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地下水位在枣庄地面岩溶塌陷的控制作用,并以此为依据简要提出了几个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40.
通过舆论宣传、典型示范、政策引导、分步实施等措施,对枣庄市山亭区"空心村"的专项治理,村庄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村民居住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农村有效耕地面积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