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2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105篇
测绘学   454篇
大气科学   120篇
地球物理   176篇
地质学   194篇
海洋学   78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92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Uplift response of symmetrical anchor plates with and without grid fixed reinforced (GFR) reinforcement was evaluated in model test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by Plaxis. Many variations of reinforcement layers were used to reinforce the sandy soil over symmetrical anchor plates. In the current research, different factors such as relative density of sand, embedment ratios, and various GFR parameters including size, number of layers, and the proximity of the layer to the symmetrical anchor plate were investigated in a scale model. The failure mechanism and the associated rupture surface were observed and evaluated. GFR, a tied up system made of fiber reinforcement polymer (FRP) strips and end balls, was connected to the geosynthetic material and anchored into the soil.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using GFR reinforcement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uplift capacity of anchor plates. It was found that the inclusion of one layer of GFR, which rested directly on the top of the anchor plate, was more effective in enhancing the anchor capacity itself than other methods. It was found that by including GFR the uplift response was improved by 29%. Multi layers of GFR proved more effective in enhancing the uplift capacity than a single GFR reinforcement. This is due to the additional anchorage provided by the GFR at each level of reinforcement. In genera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uplift capacity of symmetrical anchor plates in loose and dense sand can b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the inclusion of GFR. It was also observed that the inclusion of GFR reduced the requirement for a large L/D ratio to achieve the required uplift capacity. The laboratory and numerical analysis results are found to be in agreement in terms of breakout factor and failure mechanism pattern.  相似文献   
92.
辐射雾局地爆发性增强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河北省高速公路专业气象自动监测资料以及天津市255 m气象铁塔梯度观测资料,对2010年12月21-22日发生在河北东北部沿海(以乐亭为代表站)和天津地区的一次历时短、局地性强的辐射雾爆发性增强原因及其边界层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乐亭爆发性大雾的形成是由于低层暖湿气流受切变线的阻挡作用形成了弱水汽辐合,加上短波槽前弱冷空气和入夜后辐射降温共同影响所导致;副冷锋南下逼近天津境内时,渗透进低层的锋前弱冷空气是天津大雾爆发性发展的直接原因;同时,由于副冷锋南压过程中,锋后较强冷空气过境导致雾天气由北向南逐渐消散。雾过程中,始终维持着近地层湿冷、上层干暖的温湿结构。雾爆发性增强前,气温呈整体下降趋势的过程中存在小幅上升的现象,对局地浓雾的爆发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3.
基于增强实景的地名地址普查移动终端的应用,在三维实景互动过程中,采用了增强实景(AR)技术,如图像实别、位置定位、目标识别与追踪等技术。根据跟踪和定位技术与标定技术共同完成对位置与方位的检测,并将数据传输给AR系统,实现被跟踪对象在真实世界里的坐标与虚拟世界中的坐标统一,达到虚拟物体与用户环境无缝结合的目标,从而实现实景与虚拟的信息实现连续地互动。  相似文献   
94.
王云  王振会  李青  朱雅毓 《气象学报》2014,72(3):570-582
为研究地基微波辐射计遥感温、湿度廓线的一维变分算法的反演能力,用北京地区2010—2011年00和12时(世界时)的多通道地基微波辐射计亮温资料进行试验。首先,利用同时次的地面观测资料、红外亮温(由地基微波辐射计自带红外传感器测得)及探空观测数据,给出提取无云样本的方案,得到432个无云样本;再以辐射传输模式计算得到的模拟亮温为参考,对无云条件下的观测亮温进行质量控制;然后利用探空数据进行模拟试验,结果发现,一维变分算法对3 km以下的温度廓线有较大调整。使反演结果更加接近探空,而对湿度廓线在0—10 km都有不同程度的优化;最后利用一维变分算法对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亮温进行大气温湿廓线反演,将结果与探空对比可以看出,温度廓线的均方根误差小于2.9 K,绝对湿度的均方根误差小于0.47 g/m~3;进一步与地基微波辐射计自带神经网络的反演结果比较表明,一维变分的反演结果更接近实际大气。  相似文献   
95.
中国雨季的一种客观定量划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琰  张人禾  龚志强  冯爱霞 《气象学报》2014,72(6):1186-1204
从客观分析角度出发,利用有序样本最优分割法对中国610个台站的气候平均(1961—2010年)候降水序列进行有序分割,给出中国不同区域的雨季定量划分。根据中国13个区域候降水量的气候平均值分布特征,并基于有序样本最优分割法的划分结果需同时满足分割段内波动小、段间差异大的要求,确定了各区域的合理分割数,通过制定3种雨季划分方案,对中国区域雨季进行了细致的定量划分。第1种方案将全年降水划分为雨季和旱季,结果表明,雨、旱两季差异明显的地区出现在华南西部沿海和新疆邻近区域;第2种方案将全年降水划分为雨季相对干期、雨季相对湿期和旱季3个降水阶段,这种特征出现的区域为华南大部分地区、江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南地区东部和南部,以及西北地区中东部;第3种方案将全年降水划分为春雨季、主雨季、秋雨季和旱季,出现这种特征的区域为长三角及淮河流域、黄淮和华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中部、内蒙古地区西部、青藏高原中东部及其以东地区。与已有的中国不同区域降水特征研究结果的比较表明,有序样本最优分割法不仅对中国雨季的划分客观有效,且其划分结果合理并具有明确的气象意义。  相似文献   
96.
宁婷  崔伟  马晓勇 《测绘通报》2022,(2):159-163
地形起伏度因子在宏观尺度生态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均值变点法是确定地形起伏度最佳分析窗口的常用方法,但其影响因素尚缺乏研究。本文以黄河流域(山西段)为例,基于DEM数据和均值变点法提取了研究区地形起伏度,并探讨了分析窗口样本数量、DEM分辨率和地貌类型3种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分析窗口样本数量对最佳分析窗口取值有明显影响。随着样本数量的增加,变点所在的最佳分析窗口面积也不断增加。②DEM分辨率对最佳分析窗口取值有一定影响。分析窗口面积取值范围一致时,基于30 m ASTER GDEM计算得到的最佳分析窗口面积小于基于90 m SRTM DEM的最佳分析窗口面积。③地貌类型对最佳分析窗口取值的影响不大。当分析窗口样本数量一致时,不同地貌类型区及整个研究区最佳分析窗口相同或接近。总体而言,分析窗口样本数量是最关键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7.
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观测值域综合改正数中存在粗差或周跳则不可避免地会影响精密单点定位(PPP)增强的定位结果. 针对综合改正数中可能存在的异常,对综合改正数质量控制方法开展研究并提出异常识别与控制算法. 该算法根据综合改正数特点,利用经过频间和二阶历元间差分后的综合改正数组合值采用中位数法进行异常识别与定位,并对使用该异常值的卫星采用模糊度重新初始化、降权或剔除方法进行控制处理,以减少异常值对结果的影响. 以平均边长为26 km的部分香港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组成的参考网以及科廷大学提供的零基线数据对该方法验证,结果表明:对30 s采样间隔的数据该方法能够有效探测出差分组合值中大部分1周以上的较大异常和部分1周以内的异常,有效控制部分异常值对定位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
利用省级北斗地基增强系统资源,结合自然资源行业生产的需求,基于时空信息技术开展“虚拟格网技术”和“大规模并发用户的位置服务响应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研发福建省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位置服务平台,集成了系统运行维护、公共服务、成果展示和数据共享等功能,提升了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能力,满足了大规模实时位置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99.
近日,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建西北院”)申请的专利技术“预制纤维增强混凝土耗能墙“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预制纤维增强混凝土耗能墙由工程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ECC)预制而成,其延性、耗能能力是普通混凝土墙的2倍~3倍,可作为抗侧力耗能构件安装于主体结构所需部位。由于耗能墙在主体完工后安装,不承担竖向荷载,其截面尺寸较小,具有布置灵活、不影响建筑美观及使用功能、价格低廉、低碳环保的优势,能够有效地解决混凝土结构设计过程中诸如结构扭转不规则、竖向不规则、剪重比不足、框架一剪力墙(核心筒)结构中外框分配剪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可作为屈曲约束支撑的中端替代产品(价格约为屈曲约束支撑的1/3),应用范围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00.
张明义  寇海磊  白晓宇 《岩土力学》2014,35(4):1069-1076
抗浮锚杆作为一种竖向锚固技术在我国许多地区广泛应用,锚杆作为抗浮结构的核心其性能受到极大关注。但因钢材易腐蚀,传统金属锚杆的耐久性受到质疑,特别是地铁等地下工程存在杂散电流,限制了金属抗浮锚杆的应用。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GFRP)抗浮锚杆是一种由树脂基体和玻璃纤维复合而成的新材料,与金属锚杆相比,它具有耐腐蚀、抗拉强度高、自重轻等优良特性。通过植入式裸光纤传感测试技术对GFRP抗浮锚杆的界面应力分布、荷载传递规律及破坏机制进行了研究,论证了GFRP抗浮锚杆使用的适宜性。试验表明,GFRP抗浮锚杆破坏以杆体基体材料剪切破坏为主,?28 mm锚杆极限抗拔力为250 kN,能够满足工程需要;杆体轴力沿深度方向逐渐递减,并且超过一定长度后杆体不再受力。结果显示,中风化岩地区,当锚固段长度为3.956.95 m时,轴力影响深度范围约为3.7 m,说明GFRP抗浮锚杆同样存在临界锚固深度问题。锚杆界面剪应力呈不均匀分布,剪应力峰值随荷载的增加逐渐向下转移,同时0值点也向杆体深部转移。研究成果可为GFRP抗浮锚杆应用于工程实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